分享

预防心血管“交通事故”,阿司匹林功不可没,药师教您合理使用

 用药探究 2021-03-07

心血管“交通事故”发生的一个环节,甚至可以称为关键环节,是软斑块破裂后继发血栓的形成。如果仅有斑块破裂而没有血栓形成,血管也不会阻塞,也就不会发生心肌梗死或脑卒中,即所谓的“无血栓,无事件”,因此,中老年人要防止血管斑块堵塞的重要措施是防止“血栓形成”。


1、阿司匹林功不可没

血栓形成过程中,血小板的作用是非常重要的。能够抑制血小板释放活性物质的药物,就可以预防血栓的形成。目前用得最多的药物是阿司匹林,由于价格便宜、疗效确切,已经成为广大老百姓防治血栓的一线药物。

研究表明,大剂量的阿司匹林治疗并不比小剂量更有效,还很可能引起或加重消化道的不良反应。每日75毫克的阿司匹林就足以发挥抗血小板功能,有效地预防血栓的形成。但是由于剂量偏小,大约需要几天时间才能发挥效果,所以对急性血栓形成的患者,比如心肌梗死的患者,第一次要服用160~325毫克的阿司匹林(最好是嚼服),才能在短时间内起效。

高血压患者,年龄在50岁以上,血压控制良好,在150/90毫米汞柱以下,并且因长期高血压已经损害了某些器官,如导致左心室肥厚、肾损害或蛋白尿,可使用阿司匹林75毫克/日。如果是高血压患者,应该在血压控制到理想水平后,再联合使用阿司匹林。理想水平的血压是指140/90毫米汞柱以下。试验结果表明,在满意控制血压的同时,每日睡前服用75毫克的阿司匹林,可以使心肌梗死的危险率降低30%,而不增加脑出血的危险。

已经发生过血栓的患者,如心肌梗死、心绞痛、缺血性脑血管疾病、外周血管疾病或动脉粥样硬化性血管疾病(除非存在禁忌),可使用阿司匹林75毫克/日,预防血栓再次发生。禁用于哮喘、胃、十二指肠溃疡、血友病、视网膜出血、消化道出血及其他出血性疾病的患者。糖尿病患者,有一项或者多项其他心血管危险因素的患者,如胆固醇高、吸烟、高血压,考虑开始使用阿司匹林预防(75~325毫克/日)。


2、服用阿司匹林需要注意的问题

高血压患者同时服用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药和阿司匹林时,后者可影响前者的效果,在不增加不良反应的前提下,可以适当增加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药的剂量,或者避免两者同时使用。由于阿司匹林属于非甾体类抗炎药,可以加重体液的潴留,所以,心力衰竭患者除非在必要的情况下,应该避免使用。

3、对阿司匹林类药物过敏者禁止使用

有些患者服用阿司匹林后皮肤会出现瘀点或者瘀斑,有的甚至出现嘴唇等部位的水肿,这些应该是过敏表现,在专科医生确认后应该停止使用该药。患有胃溃疡的人,尤其老年人应更加谨慎。在这种情况下,可以选用阿司匹林的替代药物,如氯吡格雷或者华法林。


4、抗血小板的新药

目前随着研究的发展,不断有新的抗血小板药物问世,它们作用在血小板发挥作用的不同环节,加强了抗血小板力度。对高危患者[症状逐渐加重的不稳定型心绞痛患者、经过冠状动脉内成形术(PTCA)后的患者及急性心肌梗死的患者]可以联合用药,以增加抗血栓的效果。

即便有了病变,也可以通过抗栓治疗预防斑块破裂形成血栓,预防出现血管“交通事故”。一旦因斑块破裂和血栓形成发生了血管“交通事故”,能够做的只是亡羊补牢,除积极治疗和减少损失外,下一步就是要防止再发生类似的血管“交通事故”。

除改变生活方式和控制危险因素以外,已经发生血管“交通事故”的患者应长期服用阿司匹林。未发生血管“交通事故”但存在高危因素的患者,也应采取适当的抗栓措施(具体需在医生指导下进行)。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