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农民工工资的涨幅受哪些因素影响?

 素心馆801 2021-03-07

admin  2021-03-07 14:24:44

网友评论:

谢邀,“农民工”是经济结构转型,农业人口权衡收益和成本的选择,“农民工”工资是影响农民外出务工意愿的主要因素,一直呈现上涨趋势,本文对相关数据进行了分析:

农民工工资变化情况

根据公开数据查询,1995-2010年的农民工工资抽样调查数据分析显示,农民工月工资从1995年的495元增长至2010年1690元,年均增长率10%以上。2010-2020的专项统计数据无法从公开渠道收集,但是结合全社会收入情况和行业工资变化情况,可以对农民工工资收入情况有比较清晰的认识。根据网络公开资料查询,以2017年为例,农民工主要从事行业见下表:

从上表可以看出,农民工务工的主要行业几个业态,根据国家统计局历年统计年报数据,各行业平均工资见下表:

增长率对比

从以上数据,我们可以直观观察到,近10年,农民工主要从事的行业平均工资均呈现快速增长趋势,其中交通运输物流行业、批发零售业收入和制造业工资明显较其他行业高,其增长性也较其他行业尤其是住宿餐饮业表现较佳,各行业平均工资增长率普遍在10%以上,且近几年呈现较快上涨趋势。

影响农民工工资上涨因素

(一)人口结构发生变化是工资上涨的根本原因

经过对国家统计局历年统计年鉴的人口数据进行分析:

趋势对比

2010年-2018年,全国总人口微幅增长,但适龄的15-64岁劳动力人口自2013年后持续减少,且减少幅度呈现扩大趋势,劳动力人口与人口呈现背离,这一趋势我们同样从其他人口数据中证实,我们选取了2009年、2015年和2018年的具体年龄段人口进行了细化分析:

从上表可以看出,劳动力人口占总人口的比例自2015年后呈现减少趋势,占比较大的劳动力年龄逐渐增加,而新生劳动力占人口比例住建减少,2018年20-24岁劳动力人口仅占总人口的5.95%,说明劳动力人口减少趋势仍将继续一段时间。从教育部发布的历年教育人口数据分析,笔者选取了2010年-2019年初中至高等教育期间释放的劳动力数据进行分析:

从以上图表可以发现,在劳动力受教育过程中,专科以下教育程度的劳动力(即初中、中专或高中教育程度)从学校向释放的趋势自2013年起即呈现了快速下跌趋势,这与劳动力人口变化趋势是相符的,这说明全社会劳动力受教育程度正在逐步提高,在整体劳动力减少,形成劳动力周期变长的情况下,就业观念改变,未来“农民工”就业结构也将呈现明显变化,在个别工作环境较差的行业和岗位供需矛盾将愈加明显,新生代工人对待遇期待值的提高将推动工资的快速提升。

(二)消费生活成本的提升是工资上涨的内生动力。

前文已经说到,“农民工”的产生是农业人口权衡收益和成本后选择的结果,权衡收益的前提就是近年来生活消费成本的增长,物价上涨是短期工资增长的重要推力。公开数据标明,2010-2019年期间,我国城乡居民消费价格指数均在2%-3%左右,呈现平稳增长态势,为工资上涨提供了内生动力,本文不再进行详细分析。我们选取了2013-2019年农村人均收入情况和消费支出情况进行比较:

我们可以观察到,近些年来,随着国家惠农政策的持续发力,农村居民可支配收入增长率普遍较城镇居民增长率高,其消费支出增长率也同步呈现增长态势,物价消费压力是工资增长的内生动力。

(三)城镇化进程推动乡村就业环境改善提升务工期待值

趋势图

从上图我们可以观察到,近10年来,随着城乡一体化进程加快,就地城镇化以及就业市场变化,本地就业和乡村就业呈现蓬勃发展,乡村私营企业就业人员从2010年3346万人增长至2018年7423万元,个体就业人员从2540万人增长至5597万人。可见,随着农民收入的提升和本地就业环境的改变,进一步推升了外出务工工资期待值,而消费支出的增长尤其外出务工期间的消费增长都推升了农民工生活成本,如果外出务工工资待遇没有呈现明显的吸引力,缺乏务工的动力,这又进一步影响供需关系,推动工资上涨。

综上所述,我们可以明显的观察到,随着“人口红利”拐点的到来,市场无形的手正在对社会财富的分配进行修正,随着经济结构转型和产业升级,以及人工成本的提升,行业的选择和技术型能力将是决定个人工资的主要因素。

(本文原创,转载请注明出处) 

本文地址: http://www./zhineng/20200512/19713.html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