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写好诗词并不难!掌握倒装三绝招,把气势和韵味写出来

 陋斋闲人 2021-03-07
图片
图片
图片

句句干货!倒装诗法之三种妙用

图片

今日谈诗,王和尚重点谈“倒装”。

倒装者,颠倒词句次序是也。比如,王之涣之“黄河入海流”,其正正常语序应该为“黄河流入海”。故打乱正常语序,是诗之修辞手法之一。

倒装之目的有三:协和音节、错综句法、加强语势。王和尚以为,因格律而倒装,为下下之法,不得已则不必用,诸如“天翻地覆慨而慷”之“慷慨”倒装,殊无趣味。而写诗之加强语势,错综句法之倒装,却有劲健之妙,诗家当熟参之。

如“黄河入海流”一句,“流”置于句末,音韵渐长,气势顿开,黄河之奔涌澎湃立见目前。

再如杜子美之“暂止飞乌将数子,频来语燕定新巢”,将“暂止、频来”置于句首,则可见杜甫草堂新成,“飞乌携数子暂止于此,语燕频来定巢”,作者内心喜慰之情不言而喻,其错综顿挫之美亦在句中矣。

可见,倒装之用,有着重强调之意,可以增加文气波澜,可使造语奇警,强化诗之气势。

宋朝吕本中曾论作文曰:“作文须用倒语,则文势自然有力”。

比如,《论语》中句“何哉,尔所谓达者?”一句,其正常语序应该为“尔所谓达者何哉?”然用此倒装,孔子对子张之问,避而不答,反而循循善诱,让子张阐述“达者”之义。如此来看,孔子情貌语气,性格与胸怀就呼之欲出了。

就作诗而言,善用倒装,也会产生很好的艺术效果,明朝李东阳曾有言:“诗用倒字倒句法,乃觉劲健。”而清朝洪亮吉也曾有言说:“诗家例用倒句法,方觉奇峭生动”。

然而,细推之,倒装之妙也有三个层次,曰:单句倒字,一联倒句,整篇倒插。下文分述其妙。

图片

 01:句中倒字,自生波澜,有文情生动之妙

倒字法最为常用,即所谓之颠倒正常语序。以杜甫诗为例,其“风窗展书卷”、“风帘自上钩”、“风江飒飒乱帆秋”等句“风”皆倒装,其正常语序均为“窗风、江风”,而“风帘”则既有倒装又有省略,即“窗帘受风而自上钩”之意。细察此三句,风均为重点,置于句首,自然有强调之意。

诗中颠倒次序,能使句式不平板,而有起伏跌宕之妙。宋人孙奕点评杜诗曾说“反倒著字,句自爽健”,即是此理。

写诗有“化俗为雅,化腐为新”之说,即将俗韵俗字点化为新雅之句,将俗语套语改造为新颖脱俗之句,其要点在于制造“陌生感”,而倒装能有助于此。

图片

比如杜甫之“水落鱼龙夜,山空鸟鼠秋”句,“鱼龙”为水名,“鸟鼠”为山名,而该句正常语序为“鱼龙水夜落,鸟鼠山秋空”,但是倒装之后,则有秋夜江水退潮鱼龙喧腾,秋山萧瑟鸟鼠无栖之意,比正常语序既有起伏之意,也有身世之悲。

杜甫更有其他绝妙倒装之句。道是“香稻啄馀鹦鹉粒,碧梧栖老凤凰枝”;“春酒杯浓琥珀薄,冰浆碗碧玛瑙寒”。此二例,可谓句中倒装之极致,宋朝沈括曾赞赏前句说“相错成文,语势矫健”。

王和尚试析之,前句意为“香稻是鹦鹉啄余之粒,碧梧乃凤凰栖老之枝”,如此省略加上倒装,更为奇警。而“春酒”一联,也颇绝妙,其意为“琥珀杯中春酒浓,玛瑙碗内冰浆碧”,若“琥珀杯,玛瑙碗”三字连用,则句意庸俗,而颠倒错综之下,“浓薄碧寒”四字节奏一致,更有互映生姿之妙。

图片

 02:联中倒句,先声夺人,有突兀奇警之妙

篇中倒句之法,则更有加强语势之妙。

先看一例,韩愈曾有诗描绘打猎的诗《雉带箭》,其结句为“将军仰笑军吏贺,五色离披马前堕”,此一联即上下倒装,将军一箭射中野雉,它坠落在将军马前,众军吏看到将军神勇,无不拱手道贺,而将军也仰面大笑,甚为得意。但是,倒装句法之下,先写军吏道贺将军仰笑,而后写野雉坠落,画面迅捷而有力,陡然勒住,而产生一种内蕴的冲击力。若平顺写出,则笔力尽失,了无神趣矣。

而杜甫也有倒装句之例。其《冬狩行》中有一句“草中狐兔尽何益,天子不在咸阳宫”,此意乃是写天子蒙尘,唐代宗不得已入陕避难,而当时各节度使每日以狩猎为乐,并无一人勤王,纵然将猎场的狐兔射杀干净又有什么勇武可言呢?如此倒装写来,讽刺和愤怒之意更加充足,而具有了反跌加强的作用。

图片

由上可知,倒装句先将结果写出,然后旁溢引申,加深诗意,就出现层叠不尽之妙。此种手法,最适合表露情绪。若置于律诗首联,则有先声夺人之妙。而在律诗章法中,“因果倒置”更是常用开篇之法。

清朝施补华在《岘佣说诗》曾说:“起处须有崚嶒之势”;即律诗首联在气势上宜做到“狂风卷浪,突兀高远”,如此则易直入主题,抓住读者心魂。

比如杜甫之“花近高楼伤客心,万方多难此登临”,诗中先不写登楼,而直接写“伤客心”,将情绪喷薄写出,然后交代登楼之事,如此因果倒置,自然起势不凡,而有沉厚突兀之妙。

唐人诸贤于此多有妙句,兹举几例:白居易有句,曰:“三分鬓发二分丝,晓镜秋容相对时”;李嘉祐有句,曰:“独坐南楼佳兴新,青山绿水共为邻”;高适有句,曰:“开箧泪沾臆,见君前日书”。诸君可自察其妙,于首联因果倒置,可提振文气,直入主题,且能突兀跌宕,而增加错综之妙。

图片

 03.篇中倒插,流转深曲,有余韵不绝之妙

对整篇来说,也有可用倒装之处,此可称为“倒插法”。所谓倒插,即打破正常时间线之铺排,而将题旨倒插其中,则文生波澜,更有婉转深曲之意。

先举两例。杜甫送别严武时,曾题诗《奉济驿重送严公》,其首二联为“远送从此别,青山空复情。几时杯重把,昨夜月同行。”细察诗意,“远送、青山”句为目下此刻,而“几时、昨夜”句则为回忆昨夜,送别挚友,青山再无一起欣赏的趣味,作者陡然想起昨夜乘月同行,一起感伤不知何日能共谋一醉。如此倒写,语用倒挽,方见曲折。如果按照时间线平平写去,又有何趣味可言?

唐人郑谷,在淮上送别友人,也有诗曰“扬子江头杨柳春,杨花愁杀渡江人。数声风笛离亭晚,君向潇湘我向秦。”按其诗意,本诗题旨仅在“君向潇湘我向秦”一句,若置于句首,则浅直无味,而用倒结,前三句不断铺排离别之景与愁绪,层层加深,则尾句作者与友人各自奔赴远方之凄楚则有低回流转之妙。

图片

可笑《四溟诗话》之作者谢榛竟然改成“君向潇湘我向秦,杨花愁杀渡江人。数声长笛离亭晚,落日空江不见春”,如此则了无诗趣矣。

金圣叹在论述《水浒传》之笔法时,曾点出“倒插法”,其意可移就于诗法,其说为“将后边要紧字,蓦地先插放前面”,即将情绪意象铺排于前,谓之伏脉,谓之渲染,谓之提纲挈领,如此后文续写,自然有文情生动之妙。

沈德潜在论述杜甫诗时,点出其“倒插法”之妙,可细参读。在《丽人行》中,杜甫在篇首极力铺排杨贵妃姐姐虢国夫人与秦国夫人及侍女之美艳奢华,而用“赐名大国虢与秦”一句结束,点出所写之重点。在后文,杜甫又极力渲染她们气焰熏天,旁若无人的骄横,然后用“慎莫近前丞相嗔”结束全文,笔力千钧,而讽刺亦暗含其中,更可称道者在于陡然截住,留下不尽余韵。

图片

由上可知,打乱正常语序和时间线,善于运用倒装手法,不仅能使文句有力,也能使开篇先声夺人,更有收束全文,余响不绝之妙。此即本文所论之“单句倒字,联中倒句,篇中倒插”之妙用。


图片

头条新闻


无诗词不端午!二十首诗写尽屈原的高尚与悲剧,魂兮归来!

苏东坡的快乐秘诀,他没有苟且,只有诗和远方!

如何写好诗?想张力十足,只须一个字,王和尚学诗心得

父亲节 | 20首诗词感受父爱如山,总有一首让你泪流满面

图片

不自矜 不自屈 不断读书

不崇古 不媚俗 不违初心


六不和尚

个人微信号 : tianxie142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