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李鸿章摆鸿门宴,敌军8位将领高兴赴宴,筷子还没动,人头已落地

 无风起念 2021-03-07

很多人应该都听过“鸿门宴”的故事,它是指前206年(汉元年)十二月,项羽邀请刘邦参加一场宴会,并且计划在这场宴会上除掉刘邦,以绝后患。在这场宴会上,刘邦险象环生,最终靠借口上厕所而逃脱。自此之后,“鸿门宴”一词也被用作比喻“不怀好意的筵席”

历史上曾经有过多场“鸿门宴”,比如清朝的李鸿章占领苏州后,也设计了一场“鸿门宴”,最终将太平军八大将领一网打尽。

  太平天国是由洪秀全、杨秀清、萧朝贵、冯云山、韦昌辉、石达开组成的领导集团在广西金田村发动反抗清朝的武装起义。后建立“太平天国”,并于1853年3月攻下江宁(今南京),定都于此,改称天京。

太平天国历时14年,达到了旧式农民战争的最高峰,它不仅是中国历史上第一次在南方兴起而波及全中国的农民战争,也是世界历史上规模空前的一次农民战争。此次武装起义对清朝的统治影响重大,强烈地撼动了清朝的统治。

不过好景不长,后来的太平天国发生了严重的内乱,清政府也联合西方势力共同镇压太平天国,可谓是来势凶猛。李鸿章就是看准了太平天国内部争斗的混乱局面,打算借此消灭太平天国的核心势力。

  当李鸿章顺利地包围苏州之后,城内的慕王谭绍光马上就意识到了事情的严重性,为了博取李鸿章的好感与信任,很快就派人向李鸿章投降。其他各王见到这个情况,为了能够在战败之后给自己留一条后路,竟然残忍地杀害了慕王谭绍光,以此向李鸿章表达忠心。如此贪生怕死之辈自然不是李鸿章的对手。

李鸿章的目的不仅仅是要铲除慕王,还有苏州城内的另外八位王爷,因为他们都手握重兵,并且骁勇善战。

于是李鸿章借口与各王谈判投降的事宜,设下了盛大的宴会邀请各王参加。这些王爷为了讨好李鸿章,自然没有半点防备,全部都及时参与了此次“鸿门宴”。

同治二年十月二十六日(1863年12月5日),郜永宽、伍贵文、汪安均、周文佳、范启发、张大洲、汪怀武、汪有为等八名太平军降将到淮军营中见李鸿章。

果不其然,李鸿章随便找了一个理由,自己先离开了宴会,程学启率百余人突入午宴,将八名降将杀死。程学启提着八人首级入城,称“八人反侧,已伏诛矣!”太平天国的苏州城在失去了这八位王爷之后,更是不堪一击,苏州城很快也就被李鸿章攻下了。

太平天国失败后,在湘、淮军的去留问题上,曾国藩与李鸿章采取了不同的做法。曾国藩在攻下天京后不到一个月,就将他统率的湘军大部分遣散,当时,北方的捻军起义正如火如荼,曾国藩不顾清廷责成他再顾皖省军务的命令而毅然裁军,固然是因为湘军“暮气已深”,更重要的是,曾国藩担心功高震主,给自己带来杀身之祸。

而李鸿章则认为:“吾师暨鸿章当与兵事相始终,留湘淮勇以防剿江南北,俟大局布稳,仍可远征他处”,他并进一步看到“目前之患在内寇,长远之患在西人”,因此他主张保留湘淮军的用意,不止于“靖内寇”,更在于“御外侮”,显然比曾国藩高出一筹。

  此次诛杀八王事件我们可以看出,李鸿章绝对不是等闲之辈,玩起谋术鲜有人能够超越啊,连曾国藩也赞赏李鸿章“殊为眼明手辣”,其行事之果决,不得不让人感到敬佩。


参考资料:

西汉 司马迁 《史记‧项羽本纪第七》

《李鸿章苏州杀降事件还原》中国人民大学清史研究所

你可能还会喜欢:

英国要租香港100年,李鸿章却只肯租99年,如今才明白他有多聪明

李鸿章去世前,曾泣血告诫后人:中国要想强大必先灭此国,它是谁

李鸿章创办了一家公司,如今已是世界500强,名字听起来十分耳熟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