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昆山砍人事件里的“孙子兵法”

 邹玉杰律师 2021-03-08

『〇一』

孙子曰:上兵伐谋,其次伐交,其次伐兵,其下攻城。攻城之法,为不得已。

善用兵者,屈人之兵而非战也,拔人之城而非攻也。

从昆山砍人事件的视频中可以看出,碰擦刚发生时,宝马车里先出来的一男一女,处理的方式就属于上兵伐谋或伐交。他们以一种温和的方式,将自行车男子劝走,进而劝其不要报警,以一种息事宁人的态度来解决问题,按照孙武子的说法,就是一种比较高级的处理争端的手段。

之后,宝马司机的处事手段则完全不同。他下车后,想直接用武力来解决,先是用拳头,感觉不过瘾,又手持长刀砍杀对方。这完全是一种伐兵或攻城之法,显然属于一种比较低级的解决问题方式。

最后恰恰应了那句话:兵者,不祥之极也,玩火者自焚。

正是好勇反被斗狠误,反误了卿卿性命。

 『〇二』

孙子曰:昔之善战者,先为不可胜,以待敌之可胜。不可胜在己,可胜在敌。故善战者,能为不可胜,不能使敌之必可胜。故曰:胜可知,而不可为。

不可胜者,守也;可胜者,攻也。守则不足,攻则有余。善守者,藏于九地之下,善攻者,动于九天之上,故能自保而全胜也。 

视频中的自行车男子的做法,恰恰印证了孙子兵法里攻守转换的理论及方法。

自行车男子刚开始一直处于守势,不管是拳打脚踢还是长刀乱砍。他的应对方法均是左躲右闪,基本没有还手。

而当宝马男子的长刀脱手之时。自行车男子,立即抓住了这一千载难逢的攻守转换的宝贵时机。在那电光火石的一刹那,说时迟,那时快,“老实于”抢先一步,拾起了长刀。

此时,双方的胜负已分,结果已定!

正是:善守者,藏于九地之下,善攻者,动于九天之上。关键是要知道什么时候防守,什么时间进攻,这种火候尺寸的把握,才是一个高手与普通人的,真正实质性的区别。

『〇三』

孙子曰:用兵之法,高陵勿向,背丘勿逆,佯北勿从,锐卒勿攻,饵兵勿食,归师勿遏,围师遗阙,穷寇勿迫,此用兵之法也。

视频中的宝马车男子的行为,恰恰犯了孙子兵法中讲的兵法大忌:围师遗阙和穷寇勿追。

围师遗阙的意思是,如果你的兵力特别强大,远远优于对方,你在包围对方的同时,要留下一个缺口,让对方有逃跑的机会,进而产生逃跑的冲动,而不是负隅顽抗的冲动。

否则,他们就就会变成一个困兽,俗话说困兽犹斗,就是说即便是被大部队包围的一个野兽他也会用残留的最后一口气,去挣扎、去拼斗,如此的话,鹿死谁手确实无法预料。

而穷寇勿追的意思和围师遗阙的思想是一脉相承的。意思说,如果敌人已经被打败,已经落荒而逃的时候,那么我们是继续的追下去,还是先放一放呢?

孙武子所说的“穷寇勿追”,就是说这个时候,对于那些落荒而逃的敌人,千万不要穷追猛打,否则的话他们一看没了活路,很可能会激起他们拼命一搏的斗志。

而在昆山砍人事件中,就出现了类似的情况,其实,当初自行车男子基本就是穷寇的典型,尽管没有落荒而逃,但是在整体的气势和人员数量上,都是处于弱势的,在大多数人看来是注定要失败的一方,把此时,如果宝马男子,懂得孙子兵法中的这两大忌,那么,他就不会,对自行车男子继续穷追猛打、步步紧逼了。

恰恰是因为宝马男子的穷追猛打和步步紧逼,让自行车男子觉得自己如果不奋力一搏,那么将毫无生机可言。而最终的结果,恰恰印证了孙子兵法中的智慧,说明孙武子所总结的这些兵法智慧,确实就是真理。

作者:邹玉杰律师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