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尤由:抱歉,唐僧取了个假经

 尤由频道 2021-03-08

不知道大家有没有感觉,平常见到的一些佛教徒,动不动运气不好或者开业之前,总要去拜一拜佛。

对于我们一些不信某种宗教的人来说,十分尴尬,而且凭感觉来说,这也不太真诚的样子呀。

所以造成这样的局面的原因是什么呢?我不喜欢长篇大论,核心其实是两方面的,一个是传教,一个是理解的难度。

1.传教过程中外来文化侵略

我们认为,中国最早引进佛教的人,是玄奘,但是佛教的发源地在印度,当时的印度跟中国,隔了一道喜马拉雅山脉,导致唐僧要从西藏绕去帕米尔高原,再去印度取经。

图片

但是当唐僧了解到佛教的时候,其实佛教本身已经发展了很久了,它本身在印度也被阿育王向四个方向传播。

其中,向南方和东方分别传播到了斯里兰卡和泰国缅甸,由于这几个个国家比较小,交通也非常不便,基本长时间都保留着原始佛法。

但是向西方和北方传播的佛法受到了来自波斯帝国文化和罗马文化的侵略,我们知道罗马帝国在吞并希腊帝国时,并没有将其文化彻底消灭,反而跟希腊文化融合。

所以以希腊众神文化为代表的的罗马希腊文化跟佛教融合,佛教演化出了众多的佛,欧洲的地理特征导致罗马的石雕文化强盛,所以佛教众佛被雕刻出佛像。

之后在中亚,各个文化汇合大月氏,中国的边疆游牧民族文化将佛教进一步演化成佛教众神祭拜文化。

这也是游牧民族的生活习惯决定,因为他们居无定所,大量时间都在迁徙,没有太多时间去静修,而且内心比较空虚,所以祭拜是最快捷的办法。

所以在传教的过程中,原始佛法已经演化成了其他的模样。

而且佛教在印度本土也演化成了中观和唯识两个派别,这两派论战不休,那么简单理解的话,中观更多的是实践派,而唯识是理论派(学术派)。

但佛法更重要的是实修实证,其实中观派更加接近原始佛法,而唯识派已经有些偏离原始佛法了。

而玄奘去取经去的就是印度的大学,回来创建了唯识宗,那我们就知道他去学习的唯识派的佛法。

所以非常可惜,如果玄奘当时去的泰国缅甸或者斯里兰卡,就可以取到“真经”但没有办法,当时的通讯条件有限,玄奘舍去性命去取得的佛经可能并不是最正宗佛经。

2. 理解有难度,后人能达到的境界不一样

宗教本身分三个境界,所有的宗教都是如此:

(1)迷信型:占到60%,功利性十足,求神拜佛,都会为了得到利益。

(2)信仰型:占到30%,认为某一个神具有超高的智慧,只要追寻他的脚步,就得到求得真理。

(3)智慧型:占到10%,无神论,追求真理实相。

结语:所以前面所说的尴尬的局面,也是有客观原因存在的,毕竟也缺少正确的引导,连玄奘这样的国家队都能被误导,何况平民百姓呢?

尽管如此,也一定要保持一颗追求真相的心。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