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卖书过程中那些有意思的人和事儿2

 安蓝2021 2021-03-08
《 陪你云开见月明 》
作者:安    蓝
出版:团结出版社
类型:陪读/ 家庭教育/ 成长
3,他,竟然是一位教育专家!

昨天上午,我在“日记文化”群里扔了一个《白银日报》发的《与孩子一起成长》链接。

其实,以前,我很少往群里扔链接,因为我知道扔到群里,也未必有人看,而且我羞于往群里发东西,尤其是白银的各群。

但是这两天,我的脸皮厚了起来,顾不得羞不羞了。这么怕羞,书怎么卖得出去?那可是大把大把的钞票印的啊!

扔完链接,我就忙自己的事儿去了。一直到中午快午休时,才看到“日记文化”群里有人@我,进去一看,是一位叫畅占亭的文友@我,并留下一串拱手作揖的表情和一句话:老师,我曾经是白银老乡。

出于礼貌,我赶紧也@了他,并回复:“你好啊。”

过了一会儿,他请求加我,通过后,他第一句话是:“感谢李明强老师。”

李明强老师是“日记文化”群的群主。我在这个群里一年多了,他的身份我前两天才得知,而且也是因为这本书。

有一天,我在群里分享了新书出版的消息,他留言,让我往某个地址寄一本书去,到时候给我发个收藏证。虽然我们从来没有聊过,但我竟也毫不犹豫地答应了,且第一时间便邮寄了一本。

过了几天,我接到一个河北保定打来的电话,问我给他邮一本书是什么意思?这一问,将我问得一头雾水,想了半天,才想起“日记文化”群里有位老师曾让我邮过一本书,便如实回答。他在电话那头笑着,说,“哦,可能是李明强老师。”

说来惭愧,其实我连群主叫啥都不知道。听他说李明强老师,我便回到群里找到李明强老师,并加上他,告诉他书已经邮到了。他便发来一份自己的简介,如此我才得知,他竟然是一位空军退役上校,是党员日记博物馆日记文化研究所所长。曾提出提高人生质量的系统工程——美好人生工程。

言归正传,对于畅老师的这句开场白,我不知怎样应答,只好说了两个字:是啊!

可不是吗,如果不是李明强老师,我们也不会相识啊,这句话没错儿。

后来,他又说,“我在平川呆过。”这句话一下子拉近了彼此的距离。但我忙着卖书,也没顾上回复他。

下午两点多的时候,我开车去给平二中的王老师送书,畅老师发来微信:给我快递一本书,请您签名,并发来了地址和红包。

送完书,我回复了他,并点开红包,发现不是58,而是88.88

这让我一下子不好意思起来,忙把多余的钱退了回去,并告诉他书价是58,我不能收那么多,谁知他说:“图个吉利,祝您好运。”又说,“咱们曾经是老乡。”

简单聊了几句,才得知,他原来在平川呆过几个月,后来调回了老家洛阳。他二哥曾经在红会一矿当过副矿长。根据他说的那个年份,我推断出他可能五十几岁吧,但头像看起来年轻而帅气。

因为又忙着去三元百设做桌牌,我只是说了几句话,就下了。一直到今天早上,我从睡梦中醒来,突然想起畅老师好像给我发过来一篇《心路历程》呢,我昨晚没顾上看。于是,点开浏览了一下,立时惊得坐了起来,原来这位畅占亭竟是一位名人大咖呀,是家庭教育专家!

当然,现在自吹自擂的人多了去了,所以我半信半疑地上网搜了一下,就看到了他和鲁豫对话的视频,哦,果真是一位家庭教育专家呢!

为了帮助儿子戒除网瘾,回到学习的正确道路上,2001年畅老师毅然辞职回家,长年累月泡在书里,试图找到挽救儿子的方法。如今看来,他不但找到了挽救自己儿子的方法,同时也找到了挽救其他网瘾孩子的好方法,因为他还有一个著名头衔——网瘾戒除专家。

写到这儿,我忽又想到另一件事,记得刚加入“日记文化”群时,也是李明强老师吧,他说让我做个自我介绍,然后我就介绍说自己爱好文学,曾在哪儿哪儿发表过什么作品,是省作协会员。

其实我丝毫没有显摆的意思,我向来不是个爱显摆的人,况且我也没有什么可显摆的呀,可是,过了一会儿苏木素老师给我发了个微信,我记得大概意思是:这群里都是大咖,老师,要低调一点,好好向人家学习之类的话,我听后顿觉羞愧万分,好像刚才出了洋相一般。

我之前也从来没有跟苏木素老师聊过天,他为什么会对我说那句话呢,或许他是怕我出洋相?总之,我非常感谢他,因为那句话,我退掉了那么多群,就留下了这个群,因为这个群,让我认识了畅占亭老师,以后可以好好向他学习家庭教育之道,更好地推广家庭教育了。

由此看来,一切都是最好的安排,这句话并不全是毒鸡汤啊。

4,唉!会宁……

时间过去了半个月,书卖了三分之二,订单来自全国各地。北到黑龙江,南至云贵高原,西起新疆、青海,东达山东、浙江。买书最多的是兰州和白银的读者,接下来是平川、靖远,最后,是会宁。

一本写满了会宁的书,一本对会宁满满的都是爱的书,一本会宁赞歌般的书,结果却受到了会宁的冷落和慢待。这不得不让我这个作者,再次感到自己对会宁是“自作多情”了。

也曾跟一位会宁文友交流过这个问题,为什么会宁那么重视教育,会宁那么注重宣传,但对于这本可以说非常有助于宣传和助推会宁教育、会宁文化、会宁旅游经济的书,却表现出了傲慢甚至冷漠的态度呢?

他发来一个捂脸的表情,紧接着说:我为会宁骄傲!

又说,会宁虽然重视教育,但会宁人穷啊!那些来自十里八乡的农村陪读大军们有几个能像你一样,租住在宽敞明亮的高楼里陪读呢!有几个能像你一样,成天看书写字画画的把日子过得跟神仙一样?他们一边工地上搬砖,一边供娃娃上学,他们一边土里刨食,一边打工挣钱,哪儿有闲时间看你的书,学习怎样做父母?

一席话说得我哑口无言。

“可是……可是……广场上那些……”

我想说那些陪读妈妈们有时间跳广场舞,难道就没时间读书学习?话到嗓子眼又咽了回去。我知道,很多陪读妈妈是不读书的。一来没有那个意识,二来没有那个心思,三来手机上各种轻松愉快的玩意儿随便就能打发走大把时间,谁还愿意捧一本书看?

可是,我还是不死心。我多想,将那些陪读妈妈们的目光从手机上拉回来,拉到我的书里来,我多么希望,她们能明白,多学习一点心理学知识,不仅能够改善跟孩子的沟通模式、亲子关系,甚至能够改善夫妻关系和家庭氛围,让整个家庭都受益啊。

但是,我也明白,世上最难的两件事莫过于把别人的钱装进自己的口袋,把自己的思想装进别人的脑袋。思想观念是最难改变的。大多会宁人的思想观念里,学习只是孩子的事儿,父母要做好的,就是保证孩子衣食无忧,然后能够专心学习,将来考上一所好大学。

这也无可厚非。毕竟,会宁真的穷。毕竟,生存是基础,其次,才是生活。

不管怎么样,我还是一厢情愿地爱着会宁。哪怕它对我不待见。



《陪你云开见月明》
内容简介

《陪你云开见月明》是我陪伴儿子在会宁一中读书时所写的陪读散记。该部作品以散文随笔的形式,用细腻,生动,温暖深情的笔触,朴实自然地书写了我在会宁的陪读经历,准确详实地解答了很多父母都会遇到的问题:

如何面对和化解孩子的叛逆,如何处理孩子因为学习上的压力而产生的焦虑、烦躁、压抑、苦闷,甚至轻生的念头,以及如何更好地与青春期孩子相处和沟通等等问题。在真实经历、真情实感的基础上,巧妙地插入了很多有关亲子教育和婚姻家庭方面的心理学应用技术,能够让读者在享受阅读愉悦的同时,学习到很多实实在在切实可行,行之有效的亲子教育知识和方法。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