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同样的导演,不一样的武侠,精彩的江湖故事和儿女情长

 得心电影 2021-03-09

提到张彻导演,我们就会想到武侠电影,今天得心电影给大家分享4部经典的武侠电影,同样的导演,演绎出不一样的武侠,有精彩的江湖故事,也有缠绵的儿女情长。张彻导演之于香港电影,主要是武侠电影,相当于赵本山之于小品,新派武侠电影也不是张彻首先揭开的序幕,但是却是在他手上真正开始走向成熟化,类型化。看得重一点,可能如果没有张彻可能就没有后来风光无限新派武侠,没有张彻破纪录的《独臂刀》等作品。

原创声明:本文由得心电影编辑得心原创,感谢分享,文章未经允许严禁转载抄袭,发现必究!

在合适的时间,看一部合适的电影,你会收获很多;人生太短,等不及茶凉,若是常驻,得心愿奉上一篇最真实精彩的影评陪你走完这一场!

《五虎将》

条件限制张彻所排出的气魄远远低于黑泽明,五虎将的特色是更加符合我国大侠的风度,剧本中我看还有很多能够引申的阶级含义张彻或许是考虑到可看性,对此仅仅是一沾即走,但是内含经典。在其中我看到了七武士的影子,但这不是《七武士》,这是最好的张家班,张家班最好的几个男子,最好的张彻,扯的一章最好的闲篇。

张彻一贯的阳刚,热血,悲壮,偶尔的女性角色三娘子也是邵氏影视经典形象。虽然看得出是小制作。每个有台词的人物塑造都立体而用心,世外桃源般的村子,十几个有刀子的土匪却制得百十号壮丁瑟瑟发抖,风尘三娘子更是张彻电影里难得的一抹凄艳凌厉的艳色。不一样的张彻,在这里没有所谓的英雄,只有真正的普通人。

《十三太保》

以阳刚暴力美学著称的张彻大神的《十三太保》,把暴力美学渲染到相当的高度,一部70年的电影在今天我依然可以饶有趣味的看完说明其不愧为经典之作!片中的狄龙和姜大卫实在太夺人眼球了,这部影片中张彻展现了对大场面运镜卓越的控制力,篇幅浩瀚,气势澎拜,繁而不乱,非楚原所能及,胡金铨亦相形见绌。一场血气方刚的浪漫主义,请收下我的膝盖!群众演员何其多,也可称半部史诗片了。

七十年代的港产武侠片多有传统戏曲的程序式一板一眼,剧情亦不像现如今的套路满满,细看起来甚至有些幼稚。但张彻作为华语武侠片开山鼻祖,对电影制式、表演专业性、主题紧扣度有苛刻的要求,对后世导演如徐克、程晓东等影响颇大,历经几代导演的共同努力,推动华语武侠片步入高峰,尽叙家国情怀。

《保镖》

看张彻宠不宠爱一个演员,就看他在片中临死前滚多长时间,显然,姜大卫深受宠爱。张彻捅刀捅的真实在,每一刀都是鲜血泊泊而出。女人第一次在张彻电影中有了点实质性作用,且两个男主之间再也不是基情大于爱情。可以说这是张彻为数不多的言情路线作品了。当然不变的是张彻的红油漆和白衣染血的偏好。

抿着薄嘴唇的姜大卫气质非凡,这就是我心目中骄傲的江湖少年的样子,是骆朋友郁郁的薄剑,也是向师兄飘逸的白衣。张彻虽然让云飘飘做出了赎马赠马这么贴心的事,让云飘飘与骆逸之间有了真正朋友般的友谊,但他始终不认为女人能够了解男人,在张彻心里,知道男人心思的永远只是男人。

《独臂刀》

故事上几乎有中国传统武侠中所有常见的套路,严师争宠断臂名门忠义侠胆都是一板一眼的,整个灵性和纵深度比上胡金铨还差些,都是些表面的东西。场面上倒是超一流的,雪地砍手的那场戏,和最后拯救师门于危难的戏都拍得很过瘾,以静制动,重意不重形的思路在现在已经少有了。

这是我看过的最舒服的一部张彻的电影了,没想到张彻第一部新武侠就如此耀眼(当然是经过几次尝试后才终于摸到门路),商业上的成功也为邵氏之后的武侠道路奠定信心上的基础。王羽这个角色可以说是为以后的武侠乃至古装片提供了一个完美范本,除了江湖道义儿女情长,更多的还是角色的身不由己。潘迎紫在那个年代看来简直美得惊为天人。

60年代武侠萌芽期,张彻的武侠梦渐来清晰,独臂、断刀、残谱铸就新派武侠新面容,影片中少年人奋起打败敌人,拯救师父一家的情怀固然是张彻式的,而影片的精神——英雄从巅峰遭遇意外,沦为废人,而仍能重新振作,从头开始,战胜命运的主题,更是一次次地被后人借用。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