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休闲观菌记(上)

 lyan63 2021-03-09

这个夏天,我躲在太行山里避暑,所以每天有时间观察一些东西,今天就把近期的观察给大家汇报一下。

一,乱了采蘑菇时间

雨后采蘑菇,那是南方的传说。

作为地地道道的南方人,我一向只听见说雨后采蘑菇,这个雨后,大致上是下雨后半天或者一天,但是,在北方,这句话十之八九不太成立。

北方的野生蘑菇,生长过程与下雨固然有关系,但那关系,却很远,远到你很难把它联系起来,因为完全可能是到另一个雨天之前,才采到上一次下雨出来的蘑菇,不分析的话,雨后采蘑菇也许就成了雨前采蘑菇了。

7月18、19两天,太行山区下大雨,许多县区皆遭灾,邢台最为严重。实际上在16日,这一带就下雨了,而我17日回到住地,好几天都却没有看见地上有蘑菇(俺有不良习惯走路乱看,指望捡钱的那种仔细),21日,闲逛在行道树边,却看见地面有些拱起的裂缝,然后发现一个个小蘑菇在缝隙里还没露头。21、22两天忙,没有时间,到23日,小蘑菇才多冒出一点点,一直到24日,最大的一个才达到采摘适合的大小,不过没等到第二天我去,就不见了,整窝到25日勉强可采,但26日早上就不见了。




一个城市里的小蘑菇三天的历程

大体算起来,从下雨条件开始,土层里的菌丝得以分化原基,到适合采收的成熟度,要经过大约一周,这其实很符合我们平常栽培的大部分蘑菇的生长周期。所以,在北方少雨的环境下,雨后采蘑菇,收获的可能不会很大。

这里面的原因,主要是因为土层干旱,不能分化,而雨后的水分,只是促进了分化的前提,并不是最快使蘑菇出头的因素,所以,雨后特别多采蘑菇的可能性是相对小的。当然在含水量高的地方,比如类似管涔山的茂密森林里,蘑菇可以自由生长,同样也无需雨后,而是每天都有可能的。如果记得的话,我在2013年离开易菇论坛之前写过一篇管涔山历险记(半途而废,最后没有写完),就是谈在那种环境下的采菇,那是根本没有时间限制的。

在南方,实际上野生的蘑菇本来就在生长,只是遇到雨水,成熟加快,然后突出到被人们看见的概率大为增加,所以雨后采蘑菇才成为一种观念,事实上,不是雨后同样可以采到蘑菇,而且南方雨水频密,本次雨后的蘑菇,更大可能是上一次雨水的产物。

手头没有资料,只能初步鉴定为蘑菇属(Agaricus),可能是野蘑菇(A.arvensis)。

(待续)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