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扯淡的一刀切

 lyan63 2021-03-09
这两天遇到一个莫名其妙的问题,说是某地有一些香菇菌包灭菌完成后,因为管制禁止上班,不能及时接种,导致20多天后才开始完成接种,最后污染严重。
这个事情显然本身就相当不符合操作规范,所以污染严重也不一定是做得不好或者别的问题。问题是,中国什么时候才能不犯一刀切的错误?
从科学上说,集体进行接种操作,基本上不存在感染病毒的风险,因为严格正确的操作环境下,接种者都要带口罩(是那种可以防尘的),所以飞沫的情况基本上不会出现。其次,接种空间进行过一次消毒,病毒存活可能性极低。第三,当地工人基本上不存在外出和亲密接触外出者。
有这三项条件,比上街买一趟超市物品的感染概率要小得多,而且香菇接种不需要大量的搬运,始终是在小范围消毒环境下工作。如果为了安全起见,增加一些酒精擦手次数和缩短一次性连续工作时间,是完全没有什么风险的。
当然,不要拿什么“万一”来说事,因为有“万一”的故事是楼下住了个不该住的人。
每一次政府有动作,经常都被表扬:“初衷是好的”,其实如果做事不具备正常灵活的变通,以及特殊问题特殊对待,那样的初衷不过是官员们要完成任务,这种事情不仅不能说好,而且似乎实际上已经形成了一种沿袭多年的弊病。
食用菌生产环境,绝大多数情况不存在严重的人员扎堆,许多环节都存在消毒,实际上,如果地方政府的官员能够听取科学的意见,适当通过管理和用工调度,避免密切接触,是不存在超越日常生活感染概率的。
而如果利用生产中的消毒药物和环境必须,反倒相当于进行了超过普通人的整体消毒,在某种程度上说,增加了安全性。
好可惜的是,似乎没有听到有多少地方能够对食用菌生产实行机动的工作许可,这个例子让我感觉到的只有一种深深的悲哀。
农业生产本身就是季节性非常强的,食用菌生产自然不会例外,所以现在这样一刀切下去,相信受伤的不是一家一户,而是这个行业。消杀灭和医学防护行业都可以有特殊前提开工,风险极低的菌业却没有,是荒唐还是被无视?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