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孟子》导读(四)——梁惠王章句上(4-6)

 叶落无痕73 2021-03-09

一、梁惠王章句上

4.杀人以梃与刃,有以异乎

【原文】

梁惠王曰:“寡人愿安承教。”

孟子对曰:“杀人以(tǐng)梃与刃,有以异乎?”

曰:“无以异也。”“以刃与政,有以异乎?”

曰:“无以异也。”

曰:“庖有肥肉,(jiù)厩有肥马,民有饥色,野有饿(piǎo)莩,此率兽而食人也。兽相食,且人恶之。为民父母,行政不免于率兽而食人。恶在其为民父母也?仲尼曰:'始作俑者,其无后乎!’为其象人而用之也。如之何其使斯民饥而死也?”


【注释】

(1)安:乐意。

(2)梃:木棒。

(3)庖:厨房。

(4)厩:马栏。

(5)且人恶之:按现在的词序,应是“人且恶之”。“且”,尚且。“恶”,疑问副词,何,怎么。

(6)俑:古代陪葬用的土偶、木偶。在用土偶、木偶陪葬之前,经历了一个用草人陪葬的阶段。草人只是略略像人形,而土偶、木偶却做得非常像活人。所以孔子深恶痛绝最初采用土偶、木偶陪葬的人。“始作俑者”就是指这最初采用土偶、木偶陪葬的人。后来这句话成为成语,指首开恶例的人。

(7)象:同“像”。

【译文】

梁惠王(对孟子)说:“我很愿意耐心地接受您的教诲。”

孟子回答说:“用木棒和用刀子杀死人有什么不同吗?”

梁惠王说:“没有什么不同。”

孟子又问:“用刀子和用政治杀死人有什么不同吗?”

梁惠王回答:“没有什么不同。”

孟子于是说:“厨房里有肥嫩的肉,马厩里有健壮的马,可是百姓面带饥色,郊野外躺者饿死的人。这就等于是在上位的人率领着野兽吃人啊!野兽间弱肉强食,人尚且厌恶;作为百姓的父母官施行政治,却不能做到不率领野兽来吃人,那又怎么算是百姓的父母官呢?孔子曾说:'最初采用土偶、木偶陪葬的人,该是会断子绝孙吧!’这是因为土偶、木偶太像活人,却用来陪葬罢了。(用人俑陪葬,尚且不可,)又怎么可以让百姓活活地饿死呢?”

【解说】

在孟子提出一系列王道爱民政策后,梁惠王终于不得不虚心求教了。孟子此时提出了一个很尖锐的问题,爱民与杀民!孟子之举例,实际上就是批评梁惠王的霸权政策、行为方式就是在杀人。从现代考古所知,殷墟侯家庄大墓中的殉葬者,约四百人,仅武官村大墓中就有殉葬者近百人。其中有被反绑及砍下头的殉人。殷墟还发现有很多人祭的遗迹,在一批排葬坑及散葬坑中,有被杀的无头人骨架及人头骨。此外,宫殿建筑、宗庙以至一般居室的基址中,也都发现有人祭遗址。卜辞中亦有大量杀人祭祀的记载,其中最多一次杀祭者达五百人。人祭的手段包括砍头、肢解、焚烧等。被杀者多为俘虏,其中又以羌的数量最多,还有仆及少数的妾等。

这个陋习在周初已经改为用陶俑来代替不可或缺的劳动力资源,然而在春秋时期,这种用活人陪葬的风气又有死灰复燃,所以孔子不得不扼腕而叹:“始作俑者,其无后乎!”一开始制作陶俑的人,难道没有继承者吗?劳动力资源、人才资源,实际上是最宝贵的资源,一个国家靠的是什么?人民!没有人民的国家叫什么国家呢?而人民的拥护,就是一个国家赖以生存的最基本的要素,也是一个国家赖于繁荣和富强的最基本要素。后来的秦始皇用了大量的陶俑来陪葬,其实就是“始作俑者”的继承人。孟子表达了对殷商王朝和春秋战国时期用活人来陪葬的反对。

孟子借本章说明了劳动力资源的可贵,也以此来说明爱民的行为方式的重要性。作为人民的父母官,怎么能容忍让自己的子民饥饿而死呢?所以劝告君王要选择最佳行为方式才能真正做到爱民、护民、裕民。

一、梁惠王章句上

5.仁者无敌

【原文】

梁惠王曰:“晋国,天下莫强焉,叟之所知也。及寡人之身,东败于齐,长子死焉;西丧地于秦七百里;南辱于楚。寡人耻之,愿比死者一(xǐ)洒之,如之何则可?”

孟子对曰:“地方百里而可以(wàng)王。王如施仁政于民,省刑罚,薄税敛,深耕易(nòu)耨。壮者以(xiá)暇日修其孝悌忠信,入以事其父兄,出以事其长上,可使制(tǐng)梃以(tà)挞秦楚之坚甲利兵矣。”

“彼夺其民时,使不得耕(nòu)耨以养其父母,父母冻饿,兄弟妻子离散。彼陷溺其民,王往而征之,夫谁与王敌?故曰:'仁者无敌。’王请勿疑!”


【注释】

(1)晋国:韩、赵、魏三家分晋,被周天子和各国承认为诸侯国,称三家为三晋,所以,梁(魏)惠王自称魏国也为晋国。

(2)莫强:没有比它更强的。

(3)东败于齐,长子死焉:公元前341年,魏与齐战于马陵,兵败,主将庞涓被杀,太子申被俘。

(4)西丧地于秦七百里:马陵之战后,魏国国势渐衰,秦屡败魏国,迫使魏国献出河西之地和上郡的十五个县,约七百里地。

(5)南辱于楚:公元前324年,魏又被楚将昭阳击败于襄陵,魏国失去八邑。

(6)愿比死者一洒之:希望为全体死难者报仇雪恨。“比”,替,为;“一”,全,都;“洒”,洗刷。

(7)地方百里:方圆百里的土地。

(8)易耨:及时除草。“易”,疾,速,快;“耨”,除草。

【译文】

惠王(对孟子)说:“魏国曾一度在天下称强,老先生是知道的。可是到了我这时候,先是东边败给齐国,连我的大儿子都在那儿了;西边割让了七百里土地给秦国;南边又被楚国欺侮(夺去八个城池)。我为此深感屈辱,希望为死难者报仇雪恨,要怎样做才行呢?”

孟子回答说:“只要有方圆一百里的土地,行仁政就可以使天下归服。(更何况魏国呢?)大王如果对百姓施行仁政,减免刑罚,减轻赋税,让他们能够深耕细作,及时除草;青壮年在闲暇时能讲求孝顺父母、敬爱兄长、为人忠心、诚实守信的德行,在家侍奉父母兄长,出门尊敬长辈上级。这样,就是让他们举着木棒,也足以抗击那些拥有坚实盔甲、锐利刀枪的秦楚大军了。”

“秦国、楚国的执政者,(却相反)侵夺了他们百姓的生产时间,使他们不能够深耕细作来赡养父母。父母因此受冻挨饿,兄弟妻子东逃西散。他们让百姓陷在痛苦的深渊里,您去征伐他们,那还有谁来和您抵抗呢?所以说:'施行仁政的人是无敌于天下的。’大王请不要疑虑了吧!”

【解说】

孟子以爱民的道理来劝说梁惠王放弃霸权统治的行为方式。梁惠王想的是个人利益与私有利益,他是为自己的长子阵亡以及败于秦、楚、齐等国而想报仇雪恨,而报仇雪恨的基础就是要动员民众为他打仗。这就是只顾自己的利益而不顾百姓的利益了,因此也就不是最佳行为方式。所以孟子一针见血地指出:“彼夺其民时,使不得耕耨以养其父母,父母冻饿,兄弟妻子离散。”这不仅是指秦、楚、齐等国,其实也直指梁惠王。因为要打仗,要报仇雪恨,只有夺取民众的时间,使人民不能耕种来养育父母,父母受冻挨饿,兄弟妻子离散。而造成这种局面,又怎么能报仇雪恨而赢得胜利呢?所以孟子得出结论,只有采取爱民的行为方式的人才无敌于天下。

一、梁惠王章句上

6.天下(wū)恶乎定

【原文】

孟子见梁襄王。出,语人曰:“望之不似人君,就之而不见所畏焉。”

“(cù)卒然问曰:'天下(wū)恶乎定?’”

“吾对曰:'定于一。’”

“'孰能一之?’”

“对曰:'不嗜杀人者能一之。’”


【注释】

(1)梁襄王:梁惠王的儿子,名嗣,公元前318年至公元前296年在位。

(2)语:动词,告诉。

(3)卒然:突然。“卒”,同“猝”。

【译文】

孟子参见了梁襄王,出来以后告诉别人说:“远远望去,不像个国君;到了近前,也看不出哪一点值得敬畏。”

“突然开口问我:'天下要如何才能安定?’”

“我回答说:'天下一统,才会安定。’”

“他又问:'谁能一统天下?’”

“我又答:'不喜好杀人的国君,就能统一天下。’”

【原文】

“'孰能与之?’”

“对曰:'天下莫不与也。王知夫苗乎?七八月之间旱,则苗(gǎo)槁矣。天油然作云,(pèi)沛然下雨,则苗(bó)浡然兴之矣。其如是,孰能御之?今夫天下之人牧,未有不嗜杀人者也,如有不嗜杀人者,则天下之民皆引领而望之矣。诚如是也,民归之,由水之就下,(pèi)沛然谁能御之?’”

【注释】

(1)与:从,跟。

(2)七八月:这里指周代的历法,相当于夏历的五六月,正是禾苗需要雨水的时候。

(3)渤然:兴起的样子。渤然兴之即蓬勃地兴起。

(4)人牧:治理人民的人,指国君。“牧”由牧牛、牧羊的意义引申过来。

(5)由:同“犹”,好像,如同。

【译文】

“他又问:'那有谁愿意跟随他呢?’”

“我又回答:'普天之下没有不愿意跟随他的。大王您熟悉那禾苗的情况吗?当七八月间天旱的时候,禾苗就干枯了。这时,天上乌云密布,哗啦哗啦下起了大雨,禾苗便会蓬勃地生长起来。这样趋势,谁能够阻挡的住呢?如今各国的君主,没有一个不喜好杀人的。如果有一个不喜好杀人的国君,那么,天下的百姓都会伸长脖子期待着他来解救了。真这样的话,百姓归服他,就象水向下奔流一样,汹涌澎湃,谁能阻挡的住呢?”

【解说】

本章仍然是围绕着寻求最佳行为方式而爱民这一话题而展开。在梁襄王们等统治者的心目中,杀人是极平常的事,因为只有敢于杀人,才能使别人害怕和畏服你,只有敢于杀人,才能征服和战胜别国。不杀人而能使别人敬畏,则是他们不能想象的。所以梁襄王不理解,一个不喜好杀人的人,有谁能跟随他呢?认为要保住自己的既得利益,只有靠杀戳和掠夺别人、别国来使自己更加强大。现今的美国就是这样。而他们这种愚昧的思想,这种愚昧的行为方式,使他们不断走上恶性循环的道路。他们不懂得,人与人之间是相互对等的,我对你存有善意,你才会回报于善行。我对你有若兄弟,你才会将我当兄弟对待。若是只想你当我有如兄弟,而我不对你有如兄弟,这兄弟是做不成的,人与人之间相互亲爱的关系也是建立不起来的。按照人类间相处的对等原则,你投入了“爱”,才能得到爱的回报;你投入了“信”,才能得到诚实的回报。如果你对别人是欺骗,那么别人也会不诚实。所以,人如果不寻求最佳的行为方式,如果失去了爱心,那么剩下的还有什么呢?你用狠心来对待别人,别人也就敬而远之了。不恭敬待人就会同样受到不恭敬的对待,不宽厚待人就不会得到众人的拥护,这是人际关系中的对等原则;这些人际关系如果不能很好地处理、协调,也就谈不上治理国家了。所以,人际之间、国际之间的最佳行为方式就是建立相互亲爱的关系。

所以孟子又只好举了两个例子来说明,禾苗的生长遇到干旱,看着都枯萎了,但一场雨水就能使它们又恢复生机。后来的唐代诗人白居易《赋得古原草送别》有诗曰:“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就是形容这种谁也抵挡不住的力量。另一个例子是水的本性而往下流动,这也是一种无法阻挡的力量。而这种本性的力量其实就是最佳行为方式。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