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一、修辞立其诚。二、过而不改,是谓过矣。三、虽是搏兔,亦全其力

 我爱阅读图书 2021-03-10

一、修辞立其诚

【例文】“修辞立其诚”。孔子在《论语·季氏》中说“君子有九思”,提出从九个方面提高个人修养。其中“言思忠”,强调为人要坚持讲真话、重承诺;反之,空谈浮言、心口不一,就是不忠。这和他倡导的“民无信不立”的思想一以贯之。(解放军报《巧言令色,鲜矣仁》)

【典故】出自春秋孔子《周易·文言传》,子曰:“君子进德修业。忠信所以进德也。修辞立其诚,所以居业也。知至至之,可与几也。意思是,修辞者持中正之心,怀敬畏之情,对自己的言辞切实承担责任,采用恰当的方式进行表达。

【赏析】路遥知马力,日久见人心。这种人的真实面目一旦被人看清,就如衍太太般“没人再到她那里去了”,连“生存”都难,哪里还谈什么“进步”。诚真质朴的精神长期影响着后人,是中华传统文化的精髓。我们党更是靠求真务实、言行一致取信于民,夺取革命、建设和改革的一个个胜利,优良传统当代代相传。

二、过而不改,是谓过矣

【例文】“过而不改,是谓过矣。”部分党员干部只满足于口头上“说说”而已的应付,思想上不触动、脚底下迈不开,那么,即便批评再严厉,也只是嘴上说说,到头来,问题还是“藏着掖着”,一切还在原地“打转转”。

【典故】出自《论语·卫灵公》,子曰:“过而不改,是谓过矣。”意思是,有过错却不加以改正,这才是真正的过错!

【赏析】党员干部要真正抛开私心杂念,涵养虚心接受批评的胸怀和气度,胸襟开阔、诚恳接受,有则改之、无则加勉,善于从改正错误中汲取利于自己成长、进步的营养,真正直面问题,不断改过自新,勇于开拓进取,唯如此,我们的事业之树才能常青,梦想之花才能常开。

三、虽是搏兔,亦全其力

【例文】在现实中,善作善成的干部做事犹如狮子,“虽是搏兔,亦全其力”。其能力不是一蹴而就形成的,而是在持续升级、不断扩容,不断学习中形成的。他们坚持干什么学什么,缺什么学什么,在干中学、在学中干,不断提升学思践悟的境界和水平。(长沙日报《“比学赶超”显风采》)

【典故】出自茅盾《谨严第一》,狮子搏兔,亦用全力。意思是,狮子捕杀兔子仍然用全力,比喻对小事情也拿出全部力量认真解决。

【赏析】面对新情况新问题,既不能凭经验翻老黄历,也不能在教科书里找旧例子,而是要掌握工作创新的内在规律和诀窍,在“比学赶超”的实践中彰显干事风采。这就要求主动对标、抬高坐标、锁定目标,在“新”字上做文章、下功夫、展智慧。既要有新思路、新方法、新抓手,又要有新亮点、新作为、新气象。既要有“杀出一条血路来”的无畏气概,又要有“逢山开路、遇水架桥”的勇毅魄力,还要有“提了哪壶开哪壶”的本领担当。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