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金凤变金凤凰,重庆科学城到底啥时候能买?

 cqjiangyi 2021-03-10
2021年3月5日,西部(重庆)科学城“金凤凰”政策新闻发布会正式召开,针对人才、创新、产业、金融四个领域,重庆高新区分别梳理提炼出10条重点政策,共计40条发展政策。
 

图片


发展政策具体如下:
 

人才10条


围绕加强人才载体建设,对高校、科研院所、企业在西部(重庆)科学城独立或联合设立市场化运行的市级及以上新型研发机构,按建设实际成本费用的25%给予支持;

专业孵化器每孵化培育一家独角兽企业、规模以上高新技术企业,分别给予1000万元、50万元奖励;

高校、科研院所转化职务科技成果所获收益的95%划归参与研发的科技人员及其团队;

对牵头承担国家级重点(重大)项目的团队,按照项目实际到账国拨经费给予1:1经费配套;

规划建设国际人才社区,集中建设高端人才房(面积150-240平方米)和人才公寓(100平方米左右),可通过“免租、成本价购买、购房补贴、赠送”等形式保障供给;

打通一站式人才服务绿色通道,让各类人才享受医保、体检、疗养等健康服务和“专人对接”“全程代办”“一窗通办”“一次办结”等政务服务。
 

创新10条


针对科技企业在各个发展阶段中的需求,开展“科技型企业—高新技术企业—高成长性科技企业—高能级领军企业”的“一科三高”企业梯度培育工程,精准制定全生命周期扶持政策。

科技型企业强基工程,对成立时间在3个会计年度内且发展良好的科技企业,给予最高15万元一次性奖励;

高新技术企业提质工程,对经认定的高新技术企业给予一次性奖励、贷款贴息等支持,每家企业每年最高可达100万元(叠加重庆市级补助:高新技术企业认定奖励20万元);

高成长性科技企业跃迁工程,对经认定的瞪羚企业给予首次认定、贷款贴息等奖励,每家企业每年最高可达180万元

高能级领军企业树标工程,对经认定的高能级领军企业,给予首次认定、贷款贴息、采购补贴等奖励,每家企业每年最高可达900万元


产业10条


在“大手笔”扶持方面,政策中的集成电路设计企业投资奖励支持力度高于国内部分先进地区

检验检测服务相关政策在西南片区属首创

软件及信息服务、科技服务、数字文创领域部分条款奖励额度全国领先

科学城大健康产业整体支持力度更是在中西部位居第一

此外,重庆高新区还推出“四个一”保障产业政策落地。即:

一张产业政策清单,让企业更好地了解政策和动态;

一个政策推介平台,定期点对点精准推送符合企业实际需求的政策清单;

一项资金管理办法,明确奖补规定及时兑现,优化财政奖补审批流程;

一套网络申报审核系统,建立统一的扶持政策奖补申报系统,推行政策“免申报”兑现机制。


金融10条


一是构建政策体系,包括对金融机构设立奖励,创投风投机构投资项目奖励,企业挂牌上市全流程分步奖励、融资及再融资奖励,对金融机构、金融服务机构、企业三大主体全方位多角度予以奖励扶持。

二是坚持“软硬兼顾”服务措施,一方面通过人才落户、医疗服务、子女教育配套,给予企业高端人才基于年工资薪金的奖励等,优化创业“软环境”,另一方面通过对银行贷款损失补偿、创投风投机构项目风险分担等,强化金融“硬保障”。

三是加大创新力度,比如对创投风投机构投资重庆高新区企业前有5%投资奖励、后有最高50%风险补偿;对企业挂牌上市全流程全周期分步奖励,上市企业实现资本市场首次募集资金,再融资资金投资于高新区的,最高给予1000万元奖励

此外,为加快政策落地,科学城还将建设“一街一镇一大厦”,即科技金融街、创投基金小镇、创投大厦

打造西部VC/PE高地,助力西部金融中心、内陆国际金融中心建设;

完善股权投资体系,持续推进科学城产业发展和项目建设。
 
人才、创新、产业、金融这四环,缺一不可。
 
人才是创新的基础,没有人才出不了活儿;

但只有人才也不行,还要有激励人才动力的政策,科技成果所获收益的95%划归参与研发的科技人员及其团队这一政策绝对是激励人才的较大动力;

除人才外,还要有产业的集群,产业集群所带来的科技创新的爆发力绝对要大于单个人才的研发力量;

最后关键的一点,要有钱,没有金融资本力量的加持,科技创新很难产生好结果。
 
至此,杨一觉得重庆高新区的发展,目前才算是真正迈入了轨道。
 
杨一有一套判断新区能否起来的简单的发展逻辑,在这里给大家分享下。 

通过对中国19个国家级新区进行归纳总结后发现,新区普遍存在以下4类现象: 
 
第一、是规划面积大,现在所有新区都是按照行政区的架构来设计的,已经远超出了“城市”范畴。

比如南京江北新区,总面积2451平方公里,占南京市域面积的37%;
贵安新区规划面积1795平方公里,省直管园470平方公里,而贵阳两城区面积365平方公里、观山湖区305平方公里;
重庆高新区规划面积1031平方公里,直管园约310平方公里,比原来高新区73平方公里扩大了4倍。 
 
第二、一般沿着老城区边界向外扩张发展的基本是相对成功的新区。沿着城区边界扩张而形成的新区,随时间的推移,基本上产业集聚度较高、人气旺盛、形态紧凑,居住密度也有很大的提高; 

如上海浦东新区沿着黄浦江边发展,人口由1990年的139万人发展到2015年的550万人,是一个成功的案例。 
 
第三、远离城市的新城新区一般都存在着很多问题。上海临港新区,距上海市中心的人民广场76公里,政府投入1200多亿,但后续配套却难以跟进,困境日渐暴露,发展难以持续。 

陕西的西咸新区,距离主城40公里,成为孤岛式新区,2020年的规划城市人口是236万人,但2020年如今也才106万户籍人口。 
 
第四、城市发展要靠轨道交通,而非铁路和高速公路。世界著名的典型大城市的周边全是靠轨道交通来输送人流。

综合过去的新区发展规律,杨一发现重庆高新区具有较大的发展空间。 
 
首先,高新区并不是远离城市核心区,在距离上可以很好的承接西永大学城,不会成为孤岛式新区; 
 
再次,随着各类配套如交通、教育、交通等的陆续投入和完善,西永大学城可以为高新区导入一部分人口。

大学城发展已有17个年头,如今大学城城市高楼林立,城市已基本成熟,现在在往曾家方向发展,那几乎已经到了向西发展的尽头了,再往西就是壁山了;西永已发展15年,如今也成为沙区的工业脊梁。 
 
最后,高新区密集的轨道交通路网,可以有效连接高新区庞大的区域范围。

既然重庆高新区未来会有较大发展空间,那什么时候买入会比较好呢? 
 
新区的开发周期一般在10年以上,开发次序上一般是先修基础设施配套,修桥修路修轨道这些,然后是大量的修住宅,再然后是修写字楼和普通商业,最后是修建大型的城市综合体和大型商圈。

图片


在人口导入方面,一般是在最初的1-3年毫无人气,毕竟此阶段是在修基础设施;

第4-5年开始大规模建设后会吸引一批有眼光的投资客以及一批对生活有较高居住品质的客户,这阶段开发商一般是要修别墅产品,毕竟配套不完善,刚需客户不会进来。

第6-10年开始修写字楼和商业后,会逐渐吸引一批在此地有合适工作的客户,当然前提是政府的招商引资会吸引到一批企业的成功入驻,然后还要有税收减免等优惠政策;同时,这个时候会有一部分有眼光的购房者看到了机会,同时考虑投资和自住,毕竟慢慢配套也起来了,吃碗小面去个小诊所逛个便利店这样的地方还是有的。 
 
10年后配套逐渐发展成熟后,刚需客户看到配套比较成熟后会选择在这个时候去看房,却发现已经买不起了,当初你瞧不上的地方,终于也瞧不上你了。
 
那现在高新区发展到哪个阶段了呢? 
 
2018年11月科学城正式确定,至今两年多的时间,这个阶段还处于基础配套设施落实的阶段,基本没有产品在卖。

所以,对科学城感兴趣的购房者,可以在2022-2025年这个时间段内多看看,特别是在2025年左右,正好中国规划到2025年提升到70%的核心基础零部件和关键基础材料能够自主保障,迈入制造强国行列。 
 
2025年看中国,中国未来看重庆,重庆未来看科学城。

静候花开,把花嗅!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