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三:含章可贞。或从王事,无成有终。 [译文] 蕴含文采,可守正固。 或跟从君王做事,不以成功自居,最终会有好结果。 象曰: 含章可贞,以时发也; 或从王事,知光大也。 [译文] 蘊含文采可守正固,是待时而发; 或跟从君王做事,不以功自居有好结果,是智慧广大。 [辨证] 章是美丽的文采。 含是含蓄而不显耀。 “从王事”是跟随君王做事。 “无成"是不以成功自居。 全句意为,道德有文采之美但不要显示,这样可以恪守正道。 如果跟随君王干大事业,会取得成就,但不能以功自居,这样才会有好结果。 要求人要谦逊、内向,万不能张狂,能充分注意这一点,就是吉的。 从象上讲: 卦变到三爻,全卦成否,下卦已成为坤 。 坤为文,文即章,故言“章”。 下卦为内卦,文采在内卦,故言“含章”。 “包”“含"义同。 否卦六三爻辞“包羞”,换言“包"。 上乾为君,下坤为臣,乾刚坤柔,故言“或从王事”。 六爻的坤卦虽未成,但下卦已变到终点,故言“无成有终”。 象辞说: “含章可贞,以时发也。” “以”是按的意思,意为有美德不显耀,是要待时而发。 时不到不可发。发是发动。 乾的九三是“终日乾乾”,要格外努力; 坤的六三是“含章可贞",不能显耀。 三位是个待时而动的时势。 “或从王事,知光大也",句中有省略,说全了应是“或从王事,无成有终,知光大也”。 “知光大”主要解释为什么“有终”。 意为,为什么会“或从王事,无成有终"呢? 是因为有审时度势的大智慧,知道不以成功自居的道理。 易理是辩证的,总是告诫人们怎样做才有利,背后还有潜台词,不这样做就不利。不能只看吉凶,不管该怎样做。问个吉凶,想怎么干就怎么干,那就违背了易理。《周易》是以天道哲理指导人的行动。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