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再理解这句话

 陈吐 2021-03-10

2021.03.10

        孔子的一些话被收录到《论语》中,在以儒家文化为传统文化代表的中国,此书自古以来就成了经典中的经典。在此书收录的孔子的那么多话中,现在人们对“唯女子与小人为难养也,近之则不逊,远之则怨。”这句话的解释是最乱七八糟的。

        有人说这里的“女子”是指特定的某个女人;有人说这里的“女子”是指“汝子”,即“你们”,指当时在听他说话的学生们;有人说这里的“小人”是指“孩子”;更有人因为古代文字没有标点,就利用断句的方法,将此句解释成“只有女人,才能照顾好那样的孩子。”等等等等,不一而足。

        我想来想去,是不是我们好多人都把问题复杂化了?我总觉得,这句话的意思就是字面上的意思,就是“女人和与君子相对的小人最难相处,你离他近了他说你可能会占他便宜,你离他远了他说你瞧不起他。”

        还是在学英语的时候,我就对一个词的翻译产生了多想:Man翻译成中文是“人”、“男人”,而Woman只能翻译成“女人”,难道在英国和英语国家里,女人不能笼统地归于“人”吗?其实在中国也是有这样的传统,在笼统地说“人”的时候,大多是指“男人”,而说“女人”的时候,就特别说出是“女人”,古代社会这样的特征可能更明显。在孔子的心目中,男人可以分成“君子”和“小人”两种,而“女子”就是与男人中的“小人”同一个级别的。有人可能反问我:“这不是'男尊女卑’吗?”那我就问你:“你怎么知道孔老二就没有男尊女卑的思想呢?”我想,男尊女卑作为一种意识形态,恐怕在孔子之前几千年就有了,最起码在进入父系社会的时候就有了,我还敢说孔子已经故去两千多年了,男尊女卑的思想依然存在,我们干嘛非得把生活在两千多年前的孔老二说成没有一点儿男尊女卑思想呢?我想,不但孔子有,连同收集孔子言论编撰《论语》的人也有!我很奇怪,现在为什么一宣讲孔子,就非得把他说得哪方面都非常好,甚至非常先进。我认为,孔老二有男尊女卑思想一点也不奇怪,没有反而奇怪了。孔子是伟大,可他的伟大绝不在有什么平等思想,而是恰恰相反,是他极力宣扬“克己复礼”,极力维护人们之间的等级观念,创造了非常有利于封建统治的伦理道德。要不董仲舒也不会“罢黜百家,独尊儒术”了。 “时代不同了,男女都一样。”我们不能用现在的思维,更不能用现在要求达到的思维水平去对待古人。

        再一点,不要把“小人”简单地理解为“坏人”,尽管把谁说成“小人”都不爱听。中国人的思维中,两分法是有一定的传统的。比如说到奴隶社会,就说分为奴隶主和奴隶;说到封建社会,就说分为地主和农民;说到资本主义社会,就说分为资本家和工人。其实,在任何一个社会形态中,除了两个对抗阶级以外,还有中间阶级的存在。在奴隶社会中,还存在着平民阶层;在封建社会中,除了出租土地的地主、租种地主土地受剥削的农民,一定还有靠自己占有的不多的土地自食其力地农民;在资本主义社会中,还有大量的在土里刨食的农民存在。在各个社会中,还都有一定数量的商人存在。孔子在这句话里,是说出了大多数男人、包括所有女人的一个共同特征,即“近之则不逊,远之则怨。”只有少数可以被称为“君子”的男人,才能够做到正确理解人与人的关系,不会轻易认为离自己近的人就是为了讨便宜、离自己远的人就是瞧不起自己。请大家仔细想一想,这样的特征,是不是很多男人都有、女人更甚?

        第三点,孔子是个自视很高的人,这也是很多做教育工作的人的特征,而且即使自己知道自己就是个普通人,但在对自己的学生讲话时,也会站在更高的、高于自己的角度来说话,这也是对教育工作者的基本要求。再坏的老师,也不能在课堂上教学生坏吧!孔子的这句话,就是在告诉自己的学生,女人也好、普通的男人也好,都有这样的通病,我们应该克服、去掉这样的毛病,成为被人尊重的“君子”。在孔子的心目中,“君子”就是脱离了一般人特征的人,是男人中很少的高层次的一小部分人,是作为男人需要终生努力的目标。男人是社会的中坚,男人是社会的主体,男人是社会的顶梁柱,男人需要向“君子”的档次努力,至于女人,传统社会基本主张“男主外、女主内”,女人只管管家里的事就行了,就没必要有那么高的要求了!武则天当皇帝的时候除外,武则天自己,包括当时很多人是把她不看做普通女人,而是看作“佛”转世的。

        关于这句话,我想再说两点:

        1、中国千百年来社会上有一句俗语,跟这句话非常相似,那就是“好男不跟女斗”。看,把男人分成了“好男”和“非好男”,而没有把女人分成两部分,没有说成“好男不跟劣女斗”。可见中国的传统意识形态就是有着有这样的特点。

        2、这里的“好男”和孔子说的“君子”,其实并没有一个确定的标准。这里的“好男”与“非好男”和孔子说的“君子”与“小人”,其实在男人中也并不存在着固定的分界线。“好”和“君子”在很多时候,就是人们提出来的一个目标,是很抽象的一个标准,至于社会中真实的人能不能做到,那就是另外一回事了。而有的时候,这个标准又非常具体,就是对自己行为的一种临时约束或者对对方行为的一是阻止,比如:两个人因为什么事争吵起来了,一个人性急或者感到委屈或者觉得自己有必胜的把握就动手打对方,对方或者认为没必要动手或者觉得打不过对方或者因为什么,说出“君子动口不动手”。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