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不忘阅读】再鼓吹:每天一节阅读课(原创:王雷非语文)

 江山携手 2021-03-10

再鼓吹:每天一节阅读课——

    读写能力本身非常重要,同时又是其他能力发展的助推器。据我了解,欧美很多国家的中小学课程十分重视读写能力的培养和训练。据说,在我们这儿被称为“语文”的课程,在他们那儿有三门课:语言习得课、文学课和写作课。如果这个情况属实的话,这就意味着,他们的中小学生学习“语文”的时间是我们的三倍。

    他们的时间从哪里来?这个不是我考虑的。反正不可能占用学生锻炼身体和睡觉的时间——这个时间只会比我们多。他们的课程体系应该跟我们有很大不同,比如,肯定没有思想品德课和政治课,比如,理、化、生是一门课,比如,数学不可能学到我们这么深,这么难,以至于学生要把几乎一半时间用在数学上……

    好了,我不去妄加猜测,我也没有机会到国外去考察,让那些经常到国外去考察的人来介绍介绍吧,但他们好像都不肯介绍。我也不去评价他们课程体系的优劣,但我在一个偶然的机会了解到他们的“语文”课不是一门课而是三门课之后,几近崩溃!

    有人说,我们的“语文”课可不止三门课呢。是的,差不多有十门课之多:古代汉语课、现代汉语课、古典文学课、现当代文学课、外国文学课、文字学、音韵学、文化传统教育课,革命传统教育课、政治课、历史课、思想品德课、道德教育课、审美教育课、语言学、写作学、文艺理论课、文学鉴赏课等等,但我们用的时间是一门课的时间!

    现在,我知道学生的读写能力为什么差到如此程度,但我一点也不怪学生,这是我们的语文教学犯下的错,这是不可饶恕的错,真是误尽苍生啊。现在,我们终于知道读书重要了。新课标、新教材、新高考都在强调要多读,这怎么说也是一种进步吧。但是,我们忽视了一个基本常识。读书需要时间;你不给学生时间,他怎么读书?读写是一种实践活动,不是头脑里想想,嘴上哇啦哇啦,手上比划比划就行的,一定要读,读,读!

    学生要读,教师也要读,师生一起读,一起思考,一起讨论,一起写作,共同进步,共同成长!我看到现在的语文界可热闹了,各种各样的研讨会、展演课、优质课、示范课五花八门,什么“大单元”啰,什么“任务群”啰,什么“核心素养”啰,什么“书册阅读”啰,层出不穷。把学生拉来上一节课,展示的是名师的风采,关学生什么事?把专家拉来做一个讲座,群贤毕至,觥筹交错,笑语盈盈,顾盼生辉……但热闹是他们的,学生什么也没有。

    我怀疑他们从来没有真正为学生考虑过。教育不需要热热闹闹,吹吹打打,需要的是安安静静,春风化雨。现在,学生最需要的是时间,给学生时间,让他们安静地读几本书,这比什么都好。我们一起来呼吁,每天一节读写课!正像我的一个同事所说:每天一节读写课,不仅要写进课表,更要写进课标,写进教学法。我还要加一句,每天一节读写课,还要写进义务教育法,写进未成年人保护法,写进共和国教育史。把这个事情做成,比搞出多少新名词,开多少研讨会,上多少展示课都要有意义得多。把这个事情做成——而这个事情有多难呢,对学生功莫大焉,对基础教育功莫大焉。当你发现很多事情原来是这么简单和容易,但我们就是不愿意去做,你就不能不感到愤怒和绝望。

    说实话,我的计划里有一些调侃的话,有一些发牢骚的话,但是,这个计划是我苦心孤诣、缜密思考的结果,写这个计划(《中学生读写计划》)时,我的内心是苍凉的,悲壮的,但同时又是兴奋的,激动的,因为我坚信,这个计划是直击当今语文教育的要害,是纠偏补弊的良药。更重要的是,它又是如此的切实可行,简单易行。

    每天一节读写课,每天一节读写课,每天一节读写课!现在,让我们回到现实问题上来。

    从国家层面上讲,课程是国家意志的体现。指望把“每天一节读写课”写进课标,这是不可能的,原因大家都知道:读写使人自由、独立和强大。

    从学校层面上讲,把“每天一节读写课”写进课表是有可能的,这要看校长的眼界和胆识,但公立学校基本上是指望不上的,这不仅需要眼界和智慧,更需要担当。

    从家长和学生层面上讲,并不是“读写课”写进课表,我才读写,我认为读写重要,我自然有时间去做这个事情,但这要看他们的造化了,我们语文教师无能为力。

    从语文教师层面上讲,我们可以做什么呢?这个是我们的本职工作,是我们的专业精神和职业操守所在,多说几句——

      1.语文教师团队内部达成最大程度的共识。比如说,不会真的有语文教师认为这会影响高考吧。

      2.尽最大可能向校方争取。时间从哪里来?我在“计划”里给大家算了一笔账,我没有占用其他学科的时间,也没有占用学生吃饭睡觉休息的时间,我主要是用的语文课和语文作业的时间。

      3.我的课堂我做主,少讲精练,留下时间进行读写指导和读写实践。

    最后,以本人名义发出邀请,有对这个“计划”感兴趣的老师,为了促进学生发展,为了捍卫学科尊严,我们一起来做这个事情。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