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黄河晋陕大峡谷,悬崖绝壁上的古堡要塞,陕西府谷县老城区
站在保德县黄河边拍摄的府谷老城
府州古城位于今府谷县城东一公里处,其南面悬崖绝壁下是滔滔黄河;东西被甘露、马家两沟相夹;北部与高粱山、五里墩一脉相承。府州古城依靠险要地势,进易攻,退易守;其独特的地势和精美的建筑形式为中华古堡的精华,非常难得。
府州古城雄踞边塞,襟山带河,北枕长城,西濒榆(林)、神(木),与晋、蒙相连。古时设府州则为了控制黄河西岸,府州治所高踞塬头,固然易于防守,却极为缺水,须由黄河中取水供应,如水源被切断,州城就难于防守。所以当年筑城时为了巩固取水道路,就紧濒黄河,连城下也不留空隙。现在黄河水势小了,有空隙了,是一条大街,还有滨河公园。
据史书记载:北宋庆历二年(公元1041年),西夏王元昊在叛徒密拉的带领下,率精兵十万,顺黄河而下攻袭府州城。当时,驻守府州的团练史折(音蛇)继闵率领6000军民抗击,双方兵力相差十分悬殊,但折继闵没有胆怯。他带领全城军民利用山城的险峻,同仇敌忾,奋勇杀敌,使得西夏兵苦战七日,敌酋被射杀,夏军死伤千余,积尸蔽野,损失惨重,夺城无望,铩羽而归。府州军民英勇抗击外族入侵的辉煌战绩受到了宋王朝的嘉奖,折氏家族从此也名扬天下。抗日战争时期,日本军队也因黄河的阻拦而放弃了占领府谷的想法。历史上,府州战事频繁,古城历经了无数次战争的洗礼。府州确实是古堡要塞!
“自古黄河东逝水,在府谷却出现黄河西流奇观!”从文庙东门出来,便到了古城的北门,扶着府谷古城垛口向下望,黄河绕城往西流去,让不少站在这里的人迷了方向。原来府州古城的位置处在“天下黄河九十九道弯”的一个拐弯处。

黄河晋陕大峡谷绝壁上古城的雄姿,中间是南门的城楼

没有战乱了,南门城外绝壁上建设了荣河书院和娘娘庙,黄河对岸是山西保德县
这是荣河书院的文星阁和连接书院的天桥

立于绝壁上的文星阁,通过天桥与荣河书院连接

绝壁上的文星阁


文星阁与荣河书院连接的天桥


在文星阁内俯视滔滔黄河,觉得天清气朗,气定神闲




上山进老城的道路之一,现在封死了
宋代,这里就是滔滔黄河,现在黄河水势小了,这里就成了街道

上到城墙根了

城墙外遥望文星阁

由此进入老城
城门很小,易守难攻

从古堡内眺望滔滔黄河

宋代,这些建筑,荣河书院与娘娘庙,都没有
这里有房子的地方都是黄河河道

城墙下只有悬崖绝壁

站在古城城墙上,遥想当年折继闵以6000子弟兵抗击西夏十万精兵的壮举
滔滔黄河,似乎在述说折继闵先民们抵抗侵略的浴血奋战

南门的城楼和荣河书院的文星阁


顺着城墙去城楼看看

城楼在望

城墙外的悬崖绝壁

南门的城楼,俯视着滔滔黄河,这里留下了折继闵们的血和汗

南门的瓮城,从右侧的门出城

南门城门

府州城是全国文物保护单位 






最高处是南门城楼

现在城内的街道,许多古民居已经改造为现代民宅
汽车可以直接开上来

府州南门出城的通道

黄河入秦第一城,府州是陕西最北边的城市

我从山西的保德县城,由此桥步行到达府谷县城,首先看见的是鳞次栉比的高楼大厦
保德与府谷,一(黄)河之隔
府谷县境内蕴藏大量的煤炭,使得这个饱经战乱的古代军事要塞,一跃而为全国百强县,加快了府州现代化的进程。鳞次栉比的摩天大楼,高速公路,铁路,在建的飞机场(城西北10公里处的桑园梁),就是现代化的有力证据。

黄河北来,在此拐弯西去,所以古城是南面对着黄河

这里的黄河很黄,黄河进入晋陕大峡谷的地方,即偏关、河曲一带,水很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