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IFRS17-新保险合同准则中国落地的破局与启航

 chen987long 2021-03-11

保险行业由于其经营规律的独特性,现行准则下的财务报告下存在一些显著缺陷,为了增强跨行业的可比性,提供跨区域的一致性模型,提升保险公司盈利的透明性,全球重要经济体、专业组织、以及保险业相关企业与专家,持续积极参与,主动发声,历经23年的曲折艰辛,终于与今年定稿IFRS17,即《国际财务报告准则第17号——保险合同》,与此同时,就在2020年12月24日,我国财政部修订印发《企业会计准则第25号——原保险合同》,与IFRS17完全趋同,“中国版IFRS17”靴子终于落地。

以上时间节点的最终落定,标志着IFRS17在中国的落地正式吹响启航的号角, 作为亲身参与国内外大中型保司IFRS17建设规划与原型概念验证的一线战斗与管理人员,将从IFRS17面临的关键挑战与破局策略与方法出发,为国内IFRS17的建设,抛砖引玉一二。

关键挑战一:业财数据一致性问题

1、问题简述

与传统会计针对客观世界存在并真实发生的业务交易进行核算不同,IFRS17的计量与会计处理,是针对一系列拥有不同假设的预测数据进行计量与核算,因此,确保业务,投资,精算,财务数据与对账一致,确保资产负债与损益平衡,是新准则面临的第一个关键问题。

IFRS17下需要考虑不同专业不同险种的计量模型,在不同的计量级别与核算颗粒度上,匹配预期现金流量与实际发生现金流量,拆分保险与投资成分,考虑时间价值与金融假设变动,考虑非金融风险补偿,考虑不同精算假设影响,考虑投资收益影响,考虑税务影响,考虑会计选择权影响等等

为了在IFRS9/17的联动下达到最佳的资产负债管理效果,金融工具的分类、配置和保险合同负债的评估方法,YTD/PTD会计政策,OCI选择权等需一并考虑。

新准则下,业务模式、相关流程、考核,以及投资账户的业务管理等,其决策以及评估将会变得更加的复杂,包括:

· 资产端IFRS9:

o   预期信用损失模型

o   金融资产被归类为以公允价值计量的会计分类的考量

· 负债端IFRS17:

o   负债的折现率可能不再适用于750天移动平均

o   一般计量模型(GMM)与可变费用法模型 ( VFA)的选择

o   P&L与OCI选择权的制定

“IFRS17 is a once in a decade opportunity to fix the financial flows between operations, actuarial and finance”

——CFO of a large Global Insurance Company

如何借助IFRS17落地这样一个十年难得一遇的机会,解决公司发展面临的业务,投资,精算,财务的数据一致性问题,进而为企业数字化转型铺垫基础,是所有保险公司管理层必须思考的问题与方向。

2、破局策略与方法

IFRS17的项目建设涵盖到保险公司内部业务流程的方方面面,清晰的职能与功能边界,明确的权责范围,是应对数据一致性的基础。

第一,需要体系化结构化的梳理相关数据流向与建设规划,以及优秀的业务与技术架构,搭建稳定且灵活可扩展的基本框架

第二,成熟易用且完备的数据模型搭建是关键难点,健壮可扩展的数据模型可以极大的减少数据差错与不一致问题,在模型底层上,保证由于业务变化而不断变化的数据变化一致。

第三,科学有效的设计方向和设计原则。

· 多源输入,集中处理 ,单一真实数据源,集中存储,统一输出

· 以会计语言反应计量变化,而非以计算反应计量变化,严谨的会计原则,可以精确的保证计量正确性,同时满足合规性,直接输出财务结果,减少精算财务对账工作与数据一致性问题

· 计算与核算需要尽可能的减少中间环节,尤其是要减少数据的层级与多轮转化

· 业务与财务之间的转化规则,尽可能的通过一套框架作为桥梁,能够通行不同准则的要求,一套原始输入,经过一道桥梁,输出不同规则的结果

· 结果的记录必须保证资产、负债、损溢的同步更新与记录,避免资产负债表与损益表的平衡问题

关键挑战二:业财职能边界问题

1、问题简述

IFRS17所带来的第二个关键挑战,就是由于IFRS17计量核算一体化所带来的精算财务职能边界如何划分的问题, 精算系统,计量与会计引擎如何在精算与财务部门确定管理归属与工作边界?如何进行沟通与衔接?

2、破局策略与方法

有三个选择可以用来思考:

对于前两种选择,不同险种基础不同要求也不同,各险种可以根据自己的情况灵活选择,选择未来的解决方案需要能够灵活热切换。

对于选择三来说,无需新建计量平台,使用精算系统负责所有计量任务,由于IFRS17的计量与核算需求非常复杂,对于未来大部分IFRS17下的披露与对账,精算部门相对压力较大,而财务只进行核算,因此一般不推荐使用选择三。

当然,对一些已经在现有准备金系统完成升级和改造的保险公司,精算系统完成所有计量的工作也不会因此而白费,未来可以选择同时在精算和计量引擎进行计量,用精算系统计量结果与计量引擎计算结果进行对账,将前期的工作最大化效用。

IFRS17下的计量与会计引擎,既面向精算确认计量结果,也面向财务确认计量过程与财务结果,所以精算与财务部门的工作需要紧密结合,双方的合作与协同,需要构建一套友好的交互体系,通过不同的权限设计,明确区分不同岗位的操作权限,数据权限以及开发运维权限,建立统一的对账与协同机制。

原则上计量与会计引擎计算出的CSM结果由精算负责确认,财务负责稽核,如果精算发现有差异,计量平台需要支持调整并重新确认,以及面向变动与发生额进行计量的能力。

图片

关键挑战三:新老准则并行、切换与财务数字化转型问题

1、问题简述

“中国版IFRS17”的发布,对于国内各保险公司而言,截止到2026年,至少存在新老两套准则,如何协同财务系统的建设和规划,如何设计和处理新老准则的并行与切换方案,是新准则面临的第三个关键问题。

现行IFRS/USGAAP/Solvency Ⅱ/local GAAP...等不同准则下,复杂的计算模型和数据交互就像一个线团,对于财务关账与报告周期提出严峻的挑战。

IFRS17的项目建设绝不仅仅只是考虑计量结果的正确与否,管理者必须从企业管理和财务管理全局来进行通盘设计,以终为始,才能真正成功的落地新准则的需求,并为后续的数字化智慧化转型奠定坚实的基础。

2、破局策略与方法

未来的项目建设中不能孤立的考虑IFRS17的需求,要从公司战略2026,财务规划2026的整体蓝图出发,统一思考和看待,逐步规划,分阶段性建设。

通过构建智慧财务管理体系推动财务转型,借助IFRS17建设的机遇,在满足IFRS17以及多准则实践的基础上,实现从财务控制型到运营控制型的过渡。

【基线增量法】

所谓基线增量法,即将通用的部分作为基线,差异的部分作为增量,可以同时处理不同准则下的计量与核算。

对于基础部分不因准则变化的通用数据,作为基线,计入0L账套

IFRS17准则下的结果数据,按照增量1计入Z1账套;

PRC准则下的结果数据,按照增量2计入Z2账套;

报表编制时:选择账套0L+Z1输出IFRS准则报表;选择账套0L+Z2输出PRC准则报表

基线增量法相比传统科目调整法在结构设计上更为科学,可以有效支持存在多套准则情况的下的计量与财务核算,对于数据在物理存储上也进行了极大的优化,不用重复存储。

【建设路径】

不同的建设路径选择,需要根据各家保险公司现有的财务管理基础,科学的建设路径,一方面可以预留足够的空间应对未来业务的变化,另一方面可以减少综合投入达到建设的最大效用。

路径一:IFRS17计量平台与会计引擎的结果输出至现行总账系统,代价是需要对现行总账与核算体系做大的改造,且比较复杂。

路径二:IFRS17计量平台与会计引擎的结果输出至新建总账系统,建设新的财务总账,PRC旧准则的处理不做变动。

路径三:IFRS17计量平台与会计引擎的结果输出至新建总账系统,在基线增量法框架之下,统一切换至新建系统,无需同时维护两套系统,且一套数据源可以生成不同要求下的结果,减少多次对账。

【建设方法】

IFRS17的方案设计涉及到跨行业跨部门的协同与合作,不同领域之间相互关联又相互影响,因此,通过以下原则可以有效的管理复杂性。

第一、按照端到端的业务流程和业务场景搭建工作小组,确保每个小组都有对应的职能领域的专家代表,集中讨论与分析,最大化考虑场景需求无遗漏全覆盖。

第二,建立专业审核委员会,每一个业务需求与方案都需要通过专家评审,搭建并确保高效的审核反馈工作流程。

第三,建立可快速搭建的原型系统,即时响应需求变化,在不破坏设计框架的基础上,快速配置实现。

第四,选择成熟稳定的解决方案和产品,利用第三方标准解决方案、架构与资产,考量金融资产与合同负债的相关性,提供思路和经验教训,可以避免少走弯路。

关键挑战四:资源能力与时间要求的紧迫性问题

1、问题简述

新准则的建设需要充足的人力资源,时间资源,资金资源。如何在紧迫的时间内完成新准则方案的确定和实施?并且做好规划与设计,避免在后续阶段大幅度修改原有方案,导致返工和重新设计,是新准则面临的第四个关键挑战。

2、破局策略与方法

准则要求的截至日期,以海外上市实体时间要求为例:

IFRS17的建设,需要完成源端业务系统的改造,数据平台的搭建,精算系统的改造,计量与子账的实现,总账的升级与改造/替换,报表系统的改造等等,因此,要加快实现进度并保质保量,在产品与方案的选择上,就需要考虑以下事项:

· 是否有清晰的业务需求功能清单

· 是否有预置内容的原型系统可开箱即用

· 是否有完善的预置用例场景可以参考复用

· 是否有系统化的配置内容可以灵活调整而无需开发

· 是否可以从原型系统、开发系统以及测试系统快速切换,及时实现,及时测试

在以上条件满足的基础上,利用开箱即用的原型系统和内容,例如计量小组可以不用依赖数据小组的供数, 基于系统的表现为基础,讨论设计业务方案。通过原型系统即时配置实现,无需复杂二次开发,即时反馈,快速响应决策,一经确认通过,立即传输原型至测试系统进行业务场景验证,减少空对空的讨论。

通过以上的方法,预计留出40%的时间进行方案设计,40%的时间进行测试验证,有效的提高项目建设效率。

IFRS17对于建设落地的需求是异常复杂的,但是,对国内的保险企业来说,又是一个非常标准化的通用需求,相同规模相同专业相近发展水平的实体,面对的需求几乎是类似的,因此,选择一个标准化的解决方案对大多数保险公司来说是最优解。

一方面,无需投入大量的人力物力财力针对一个标准化需求自研解决方案。另一方面,标准化的升级更新,可以紧跟和快速同步准则的变化与业界的最佳实践,保障业务的稳定持续发展。

因此,为了能够支持大型保险公司面临的数字化转型与国际会计准则合规要求,SAP联合IASB与四大会计事务所专家,以及全球头部保险公司共同研发,借助SAP在全球保险行业的行业实践与成熟完善的技术体系,推出了IFRS17旗舰解决方案产品——金融产品子账。

作为SAP智慧企业管理套件的一部分,FPSL可以提供灵活丰富的客制化选择:

1 完整的企业数字化建设蓝图,与端到端全覆盖的IFRS17解决方案,不同业态,不同专业,不同体量的保险企业可以灵活选择,按部就班分阶段分步骤建设,持续完善数字化转型。

2 预置行业数据模型,规范补完业务需求,同时在底层保证数据一致性,一处新增,处处更新。

3 边计量边分录的计量与会计引擎,支持新老准则的科学处理,单一真实事实源,与财务总账完美集成。

4 预置原型系统,开箱即用,无需开发,随用随调,配置实现,快速满足业务需求

5 可信赖的实施部署能力,SAP专业服务团队和成熟的生态体系与合作伙伴,尤其是充足的本地顾问与资源,为项目的顺利落地保驾护航。

“中国版IFRS17”的推出,吹响了中国保险行业新准则下变革的号角,沟通与衔接是IFRS17项目成功的关键,合理的利用标准化成熟产品方案带来的优势,快速有序的管理项目进度,平稳的把控项目风险,可以卓有成效的,为中国IFRS17的启航,破局扬帆。

作者介绍

杨庆昭(Kingz Yang)  SAP中国金融行业资深方案架构师

多年从事于大型集团性企业与中外合资企业的财务管理咨询与建设,对于集团财务与资金运营领域的管理与转型有着深刻体会与认识,最近几年来专注于国际会计准则IFRS9/16/17等在中国的落地建设,在新准则本地化方面有着深入的实践与积累,致力于协助中国金融企业实现智慧企业的数字化转型。 

原文链接:https://www./Focus/FocusInfoDetail/ee83074b-c1bf-43c0-beea-ea485469ffe2.html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