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附注: 1、前额连眉棱骨痛属阳明经病; 2、两侧太阳穴痛属少阳经病; 3、后头部连项痛属太阳经病; 4、头痛连齿痛属少阴经头痛; 5、头痛晕沉属湿邪困脾。】 【附注中医头痛小知:. 中医讲头风性头痛,其发作的病机多不外是“风热夹痰上冲、湿热夹痰上冲、风热夹湿上扰、风湿夹火上扰、风热夹瘀上扰”几种。 头风是头痛时发时止,有如风之去来,遇触即发。一般是痰涎风火,郁遏经络,气血滞所致。 雷头风是头痛而起核块,或痛如雷鸣。特点是湿热夹痰上冲脑络。风的特点不明显,故排除其他选项。 中医治头痛时,常根据头痛部位的不同,参照经络循行部位,经常选用适当的引经药,以提高疗效: 1、太阳经常用羌活、蔓荆子、川芎。 2、阳明经常用葛根、白芷、知母。 3、少阳经常用柴胡、黄芩、川芎。 4、太阴经常用苍术。 5、少阴经常用杜仲、桑奇生、续断。 6、厥阴经常用吴茱萸、藁本、钩藤。 中医临床治疗头痛,外治多遵从“脏腑经络”辩证,内调多遵从“六淫六邪是什么,八纲是什么”再入手。 如风湿性头痛常用到羌活胜湿汤; 如风寒性头痛常用到川芎茶调散; 如为痰湿中阻所致头痛,则常用到半夏白术天麻汤; 如头痛且空的肾精亏虚头痛常用到大补元煎; 如治疗“头痛而晕,心神不宁,神疲乏力,面色无华”的血虚性头痛,常用到加味四物汤养血滋阴,和络止痛; 如治疗“头痛处固定不移,刺痛,舌质紫暗”之血瘀性头痛,治疗常用到通窍活血汤,以“宣活血化療,行气止痛”。 @快问中医 中医临床,如常遇“成年女性患者,头痛昏蒙,胸脘满闷,呕吐痰涎,舌白膩,脉弦滑”,此类中医就多认为是“头痛为痰浊中阻证”,治疗应首选“半夏白术天麻汤”,以“健脾燥湿,化痰降逆”,从而治疗“脾虚生痰,风痰上扰清空”所导致的头痛。而同为“健脾利湿化饮”的“苓桂术甘汤”,如在此治疗头痛则为不当之取,因为“苓桂术甘汤”温阳化饮健脾利湿没错,但其却是“主治中阳不足之痰饮”。】 |
|
来自: 沙澧闲人个人馆 > 《头痛,面癍,及其它多科合病施治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