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引流文案写作难?掌握这些招数很重要!

 微微学社 2021-03-11

痛点文案怎么写?有什么作用?对于写软文和商品文的引流自媒体人来说,写文案是一件极其痛苦的事情,很多时候想破脑袋文案也无法创造用户购买商品的欲望。写出激发用户内心的文案,关键在于要戳中用户内心的痛点。

另外,要想激发用户购买的欲望,文案引流人还有一个必须要掌握的东西:要将欲望和痛点引导到你要的地方。而不是单纯的去创造大众的欲望。

商品是否有价值,主要从用户的需求和痛点中体现出来,要想别人主动去关心产品的优势,基本上不可能,就好比我们要购买一个产品,我们首先关心的问题是,这个东西能不能帮我解决问题,比如我长痘痘好几年,而这个产品刚好是针对这种顽固痘痘的祛除,这个时候我的痛点就被戳到了,自然商品的价值就体现了。

好的引流商品文案总是善于挖掘用户的需求痛点,然后再与产品相连接。
自媒体人要想做好软文引流,要主动去判断生活中有哪些已知的痛点和需求,我们怎么用在文案中?
针对这些问题,准哥今天为大家准备了一套具体的痛点文案写作切入方向,都是大众赤裸裸的需求和痛点。

 

一、补偿自己

人都有一个共同心理,如果一直为某个目标付出很多,就会想要一些“补偿”,只有补偿才会得到内心的犒劳。
基于大众的痛点, 我们可以去在引流文章中阐述当下面临着什么任务,并为完成这个任务付出了什么,花了多少心血,越具体越细节就越能打动人。细节才能让别人会某种目标去付出。
告诉用户可以补偿一下自己,我的产品能让用户觉得可以“犒劳”自己。

   

二、补偿他人

一个人如果觉得别人为了他付出很多,但是自己却回报很少,这个时候内心就会对别人产生愧疚感,然后想方设法做出补偿行为,想要以求心安。
这个痛点是比较常见的,所以我们应该思考谁在过去为我付出过或者牺牲过。尤其是你想补偿的人在哪些情境下为你付出的,要超过用户为他们的回报?恰当制造用户对别人的亏欠感。
最后以另外一种文字形式告诉他们。应该回报身边的哪些人,最后告知为什么你的产品可以作为这种补偿!

三、落后心理

人都是有战胜他人心理的,我们任何人都不想落后于人,特别是与我们相似的人,
落后本质是一种“ 人有我无 ”的心理,人如果有这种心理的话就很容易激发自己想要去改变的某种行为。所以又基于这个痛点,我们写引流文案要学会去营造出用户差别,形成落差感。

   

四、优越心理

如果人能在产品上获得优越感,这个产品人无我有,而且超越很多人,他就更愿意选择这个“稀罕”的产品。
基于这个痛点,我们就要清楚用户想把什么事做好,你的产品又能怎么帮他做好这件事,也就是满足他内心的优越感。
文案所带来的强大力量就是突出比起别人的做法,你的产品究竟能够给用户带来什么优势,让用户产生对比。

五、择优心理

同样两个等优的产品摆在用户面前,如果花同样的价格,选择其中一个会更加有优势,那么用户到底会怎么选择。

基于这个痛点,首先要做的事就是。表明你的产品的独特优势,用户使用你的产品付出的具体成本?
同样成本的问题下,用户到底去怎么选择产品,这都是在写作引流文案过程中要思考的问题,引流软文要想达到效果。绝不是靠一堆无用的口水话就能搞定的。

 

六、经验习得心理

一件事情如果重复经历过失败,那肯定不会产生二次经历的想法和行为,道理很简单,大家都不喜欢同一个地方摔倒两次。

又基于这个痛点,我们去分析在过去用户经历过何种失败,这个失败我们的产品又如何去满足用户现在的需求。这个产品能把用户内心的经历失败恐惧心里消除。

七、理想身份心理

我们内心都有自己目标的理想状态,产品能帮助用户让他成为内心的理想状态,那么肯定就愿意购买你的产品。
基于用户理想身份这个心理,主动洞察目标用户的目标任人物是怎样的,也就是他们想成为什么样的人。洞察之后,我们要做的是在你的软文中放入他们渴望的东西,然后与产品建立联系。

八、回避身份心理

这个心理与我们刚刚说的理想身份心里恰好相反,你描述的产品能帮助他不变成他不想成为的人,那么他就愿意选择你。
基于这个痛点,主动洞察目标用户不想成为什么样的人,这类人一般有什么特点,所以你要做就是在引流文章中去避免用户不想成为的人,避免在文章中出现这类人的标签特征。不让他们的标签与你的产品建立任何联系。

   

以上就是今天要给大家分享的几种引流痛点文案的写作套路,其实这些套路很简单,我们要别人通过引流文案去买我们的东西,一定要站在用户的多重心理角度,切实的文引流文案中满足他们对产品的对方面需求,才能达到最终的成交效果。

关于引流文案,其实我们现在知乎、小红书以及微信公众号等等自媒体平台都非常常见,说一千道一万,不如真正的上手实操,关于引流文案的标题写作模板我们在准哥微课堂也分享给了大家,如果不懂了话可以去领取资料和课程。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