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道德经》第四十一章,上士闻道,勤而行之, 中士闻道,若存若亡, 下士闻道,大笑之, 不笑,不足以为道, 吾何以知其然哉?以此。

 百岁无疾的秘籍 2021-03-11

《老子.公刘版》

上卷

第一篇.道者,万物之奥

第六章,推知慧根的大道

上士闻道,勤而行之,

中士闻道,若存若亡,

下士闻道,大笑之,

不笑,不足以为道,

吾何以知其然哉?以此。

 註解:上士1闻2道3,勤4而行5之,中士6闻道,若7存8若亡9,下士闻道,大笑10之,不笑,不足以11为12道,吾何以13知14其15然16哉17?以此18。

1,上士:具有上等天赋的智慧(慧根)的人。士,对人的美称。

2,闻:听到。

3,道:大道。

4,勤:勤奋学习。

5,行:行动。

6,中士:中等慧根的人。

7,若:好像。

8,存:存在。

9,亡:不存在。

10,大笑:大声地嘲笑。

11,不足以:不足,不值得。以,按照。

12,为:作为。

13,何以:以何的捯置。用什么。

14,知:掌握。其:指人的慧根。

16,然:所以然,指为什么这样的原因或道理。

17,哉:语句助词,相当于现代汉语的呢。

18,此:这个方法。

译文:

具有上等慧根的人听到大道的理论,

就会勤奋学习掌握并付诸实施,

具有中等慧根的人听到大道的理论,

认为似乎存在又似乎不存在,

具有下等慧根的人听到大道的理论,

他会大声嘲笑这种大道的存在,

而恰恰那些不会引起下士嘲笑的理论,

往往不值得用大道来称谓她,

我用什么方法来推知人的慧根的状况呢,

就用他听到大道所表现出的态度。

说明:

1,“上士闻道,勤而行之,中士闻道,若存若亡,下士闻道,大笑之,不笑,不足以为道”在通行本的第四十一章之中:

通行本的第四十一章

上 士 闻 道 , 勤 而 行 之 ﹔

中 士 闻 道 , 若 存 若 亡 ﹔

下 士 闻 道 , 大 笑 之 。

不 笑 不 足 以 为 道 。

故 建 言 有 之 :

明 道 若 昧 ﹔进 道 若 退 ﹔夷 道 若 颣 ﹔

上 德 若 谷 ﹔广 德 若 不 足 ﹔

建 德 若 偷 ﹔质 真 若 渝 ﹔

大 白 若 辱 ﹔大 方 无 隅 ﹔

大 器 晚 成 ﹔大 音 希 声 ﹔

大 象 无 形 ﹔道 隐 无 名 。

夫 唯 道 , 善 贷 且 成 。

译为:

具有上等品格和智慧的人听了道,努力去实行它;具有中等品格和智慧的人听了道,半信半疑它的存在,听到了又像是没听到;具有下等品格和智慧的人听了道,哈哈大笑。若不被这些人嘲笑就不足以为道了。

所以古人已经有这样的说法:对道明了了反而感觉更糊涂,接近了道反而感觉远离了道,求道之路平顺了反而感觉更坎坷。

高层次的品质好似低下的峡谷,清正的性情往往被忽视甚至嫌弃,广 大的品质看起来还缺少很多,刚健的品质看起来怠惰,纯洁的品格看起来 浑油。大的方形好似没有棱角,因为大而看不到边际;大的器物是最后完成的,因为处于未完成状态的时间长,故有更长的时间让它构造成长以成大器;大的声响反而听不到声音,因为我们常常忽略和习惯它的存在;大的形象反而看不到它的形状,因为大到包容万物,没有一双眼睛能从它的 外面看清它的全貌。

大道隐藏在天地间每一事物中,却没有自己的名字。也只有大道,善于辅助万物并且成全万物。(新知识出版社《道德经的智慧》第140)

这样翻译出来以后,让人感觉道很玄乎,没有衡量的标准。

2,“吾何以知其然哉?以此”在通行本的第五十七章之中:

以 正 治 国 , 以 奇 用 兵 , 以 无 事 取 天 下 。

吾 何 以 知 其 然 哉 。以 此 :

天 下 多 忌 讳 , 而 民 弥 贫 ﹔

人 多 利 器 , 国 家 滋 昏 ﹔

人 多 伎 巧 , 奇 物 滋 起 ﹔

法 令 滋 彰 , 盗 贼 多 有 。

故 圣 人 云 :

「 我 无 为 , 而 民 自 化 ﹔

我 好 静 , 而 民 自 正 ﹔

我 无 事 , 而 民 自 富 ﹔

我 无 欲 , 而 民 自 朴 。

如果把这一句经文放在这两段经文之间,那么将起到承上启下的作用,而这两段经文并不能很好地衔接,“以奇用兵,以无事取天下两句下文没有涉及到,“以此”后面全部都是治国的内容,没有用兵和取天下的内容,显然不在这。

而把经文放这,作为推知和评价慧根的大道,意义重大。

解读:

作为道教的教父,既是弟子诵读的经典,又是老子外出讲学传教的教本,作者的构思很巧妙。

作为道教的教父纲领可以把这作为评价教徒慧根的标准,出外讲学授徒,用推知慧根的方法因材施教。

用“勤而行之",考察一个人遵循大道的自觉性。

警示训斥徒的作用明显。

整个教父五千言之中,共有叁个同样的句式“吾何以……哉,以此",而且都作为每章的最后一句对前面经文意思的总结,分别在三个方面加以运用,都收到了神妙的效果。

推理演绎:

上土闻道,勤而行之

马克思主义的大道传到中国,李大钊、陈独秀、毛泽东等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勤而行之,把马克思主义作为自己的信仰,把自己的一切交付共产主义的事业,给我们做出了上士的榜样,他们的形象光辉灿烂,他们的事迹千古流芳!

是什么力量让上士闻道之后,勤而行之呢?上士——慧根极高的人,只要听说大道,就会彻底明白其中的道理,人类的精神使他成为大道的追逐者,而不是勉强上吊不得其死的强梁者!

中士闻道,若存若亡

在无产阶级革命的过程中,无数的中士也加入了伟大的无产阶级事业,通过对马克思主义的学习和理解,人的大脑的无限潜力得到发展,从若存若亡发展成为优秀的马克思主义者而永垂不朽!

下士闻道,大笑之

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先进性,共产主义公有制的大道性无与伦比,这已经在百年之前已经成为历史的洪流,势不可挡。

时至今日,被帝国主义哲学奴隶的下士,心甘情愿成为欲望和享乐的奴隶,为自己是车奴、房奴、球迷、歌迷而到自豪的下士,当你给他宣扬公有制的文化,告诉他公有制的必然性之时,还有几个人不会大声地嘲笑你的大道呢?

不笑,不足以为道

当马克思主义在中国传播之初,又曾经遭到多少人的嘲笑呢?当第一辆火车诞生之时,笨重的火车赶不上马車,又何曾不是遭遇到人们的嘲笑呢?正是因为大道“湛兮,似或存!渊兮,似万物之宗!",正是因为大道的湛和渊才是招致下士嘲笑之所在!

恰恰相反那些为下士奉为“女神"“男神"“拳王"'足球先生"四大天王"“天王巨星”的帝国主义大伪文化,足以为道吗?

吾何以知其然哉?以此!

 公刘写到这,情绪很激动。

读者读到这也是很不服气,理其气壮地宣称自己是时代的精英,老子哲学用这个方法来推知天赋的智慧髙低太偏激,

偏激但偏激得很自信很肯定,伟大的哲学家老子也是在五千言中第一次偏激,但偏激得令公刘折服!

未来的的慈善大同公社就将用这一方法来推知和判定一个人的慧根。

相关阅读

马克思主义哲学在中国的传播中出现的上中下土。       (待续)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