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不吃药能治疗阿尔茨海默病?MIT大牛突破性研究首获人体试验验证

 成靖 2021-03-11

阿尔茨海默病(AD)是一种起病隐匿的进行性发展的神经系统退行性疾病。临床上以记忆障碍、失语、失用、失认、视空间技能损害、执行功能障碍以及人格和行为改变等全面性痴呆表现为特征,病因迄今未明。并且在阿尔茨海默病疗法开发领域, 2003年至今,美国FDA尚未批准任何治疗阿尔茨海默病的创新药。

麻省理工学院(MIT)蔡立慧教授发现了一种不打针不吃药,用一定频率闪光的LED灯泡和声音刺激就可以治疗阿尔茨海默病的疗法。

不吃药能治疗阿尔茨海默病?MIT大牛突破性研究首获人体试验验证

在2016年,蔡立慧教授的团队就在顶尖科学杂志《自然》上发表论文,论文中阐明在小鼠的阿尔茨海默病模型实验中,通过LED灯发出特殊频率的闪光,能够减少小鼠大脑中的淀粉样蛋白沉积,而淀粉样蛋白沉积是阿尔茨海默病大脑的标志性特征之一,也是目前诸多在研药物疗法的靶点。

蔡立慧教授团队随后在《细胞》和Neuron上发表论文,进一步阐明了利用声光刺激,在小鼠模型中清除淀粉样蛋白沉积,改善小鼠认知能力的作用机制。研究人员发现,频率为40赫兹(Hz)的声光刺激联合使用时,不但能够激发小胶质细胞的反应,帮助清除淀粉样蛋白,而且还可以维持神经突触的数量和健康。

蔡立慧教授联合Cognito Therapeutics公司,进一步推动这一技术的临床开发,试验该研究在人类中能否获得同样的效果。该公司开发的声光刺激疗法上个月获得美国FDA授予的突破性医疗器械认定。

不吃药能治疗阿尔茨海默病?MIT大牛突破性研究首获人体试验验证

▲蔡立慧教授(图片来源:MIT官网)

实验过程

在这项名为OVERTURE的随机对照临床试验中,76名50岁以上的轻度至中度阿尔茨海默病患者随机接受了频率为40赫兹的非侵入性声光刺激,或者假刺激。这种治疗在家中进行,每天疗程为一个小时。

实验结果

在随后的6个月里,研究人员通过多种检测手段衡量了患者的日常生活能力,记忆和认知能力,并且使用核磁共振成像来评估大脑体积的变化。

试验结果表明,与对照组(n=20)相比,治疗组(n=33)的日常生活能力评分的下降速度减缓了84%,记忆和认知能力衰退速度降低了83%,大脑萎缩和脑容量损失的速度也减缓了61%。所有这些变化都达到统计显著标准。

“这些显著结果为我们的提供了新的临床实验,而且大脑萎缩和脑容量损失的减少意味着它具有改变疾病进程的潜力。” Cognito Therapeutics首席医学官Tom Megerian博士说,“如果这些结果能够在大型的关键性临床试验中得到重复,将代表着阿尔茨海默病研究领域的重大突破!”

不吃药能治疗阿尔茨海默病?MIT大牛突破性研究首获人体试验验证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