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平子:住院有感

 温馨微语 2021-03-11

阅读本文前,请点击标题下面蓝色字体温馨微语”“”我们。倡导原创,感谢转发,欢迎海内外作者赐稿。版权归原创作者所有。文坛园地,奉献给所有高尚灵魂。

/平 子

刚过完年没几天,母亲就病了,天天喊叫腰疼。去年因为骨质疏松,她看电视和报纸上介绍有一种针打了病就能好,她坚持要去医院看病,好不容易从二楼走到一楼,大腿就骨折了,妹妹连忙把她送到医院,医生说有两个方案,保守治疗行动不便,骨折处会很疼痛,我们商议还是做手术为好,母亲没有工作,没有医保,大家出钱出力,手术做的很成功。现在的医学很发达,创口很小不注意看不出来刀口,我们满心欢喜,想着母亲出院回家就可以慢慢走路,随着年龄的增长,我们也步入老年人的队伍,照顾老人颇有力不从心的感觉。母亲变得越来越不听话,怕疼不愿意走路,懒得连手都不想动弹,喂饭时只是张口吃,汤水留到嘴角不会自己去擦,时间长了就让人心里添堵。

上个礼拜母亲又住进医院,平时上班没有时间,我只能周末到医院换班陪护,面对各种各样的治疗仪器,不管有用没用都轮番上阵,掏的是我们的腰包,安抚的是病人的心。带雾化器我看到里面已经没有雾水,要拿掉收起来,母亲紧紧抓住不放,我气得只好夺过来让她看里面空空如也,她很不高兴地瞪着我,不相信我说的话,临床的陪护是个小伙子,看母亲这么依赖医院就笑了。因为打了利尿剂,我过一会就要为母亲接一次尿,可能吃了太多的草莓,母亲又吐又拉又尿,累得我什么都顾不上,这让我想起十多年前,婆婆住院就是这样,一边打着营养针,一边打着利尿剂,我不知道这有什么治疗作用,婆婆看着一瓶又一瓶输液瓶,说她就要死在这里,我劝婆婆不要胡思乱想,但是婆婆出院没几天就离开人世,至今想起来营养不良也能要人命就心酸。

医院和我们的生活息息相关,人从一生下来,是死是活都要在医院里潇洒走一回,医生总是为了趋利避害,如无利害,看病作甚?而人在幼小之时,天真无邪,不明利害,当然也就无需撒谎,把医院说成天堂人人都信。我家的小狗狗到医院看病打针,时间长了看见穿白大褂的人就跑,它不会说话,也知道打针吃药的痛苦,何况人呢?儿子小时候发烧我不在,家人把他送到医院打针,我妹的女儿还觉得好玩,对输液管里流淌的药水如何输进人体,充满向往和好奇,等到她长大成人看着爷爷住院打针,她再没有小时候的兴趣。

中国有一句俗语:久病床前无孝子。大意是说如果家中的老人长期生病卧床不起,那么他的孩子很难做到孝顺。我的父母是幸福的,至少他们生病住院,我的弟弟妹妹总是尽心尽力的照顾,不敢有丝毫怠慢。我的朋友父亲脑溢血十五年,至今还活在人世,不是老人命大,而是儿女们孝顺,尽力挽留老人的生命。也有让人心寒的事情发生,我工作的小区有几户就是孤寡老人,死在家里几天无人知晓,直到尸体发臭流水才被人发现,这个问题现实而冷酷,人总有老的时候,父母把我们养育成人,我们能否反哺报恩,就看我们在成长的过程里,接受什么样的道德品质教育,妹妹说她看见母亲这样,心烦也无奈,只是尽做女儿的义务,把她照顾到底以对得起自己的良心,可是有多少儿女愿意为年老的父母尽义务呢?

第一次经历死亡,是十年前父亲去世,我才真正体会失去亲人的痛苦,独自咀嚼面对岁月的悲伤和无奈。父亲在医院四年多,口不能言,手脚不能动弹,在他八十多岁的时候,成为一具风干的老人,我看着日渐消瘦的父亲,总是祈求老天能留住一个好人的生命,世道残酷无情,就在年前父亲走了,走的悄无声息,走的冷冷清清,我从不在人前流露感情,火化那一天,我控制不住情绪放声大哭。时间不留情,就像一列火车,人人上车买票,中途总会有人下车,不然整个车厢会人满为患,时间,不会为了一个老人而放慢脚步,也不会为了一个牙牙学语的婴儿加快速度,在医院时间最能显示它的权利,不是一年两年那样你可以等待,而是争分夺秒一不小心命就没了,人的生命脆弱到这种程度,我害怕医院,又不得不面对它,那里永远是人生的起点和终点。

作者简介

平子,实名张慧平,汉族,1956年4月生,中共党员,从1980年起,在《陕西工人报》《陕西建筑报》《华商报》多次发表通讯报道和散文。

图片除署名外,其它均来源于网络

转载请注明出处“温馨微语”

转发是对作者最大的鼓励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