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心软的人要学会:温柔而又坚定地表达自己

 小宋老师幸福课 2021-03-12

01.
 
前几天的一个傍晚,我和儿子一起去离家不远的公园玩耍。
 
玩耍的时候,遇到一位中年男子,上前来做课程推广。
 
“小朋友,想不想要一个玩具玩啊?”中年男子微笑着对我儿子说。
 
通常情况下,懂事的儿子一般都不会去接陌生人递过来的玩具。但这一次,儿子竟然就直接拿过这个玩具,准备开始玩了。
 
那是一个玩具弓箭,之前儿子看到其他小朋友玩的时候就很羡慕和好奇,现在,他终于有机会玩一下了。
 
儿子一边摆弄着弓箭,一边用期待的小眼神看着我。
 
中年男子马上顺势说,“大哥,我是某某培训机构的,要不看一下我们的课程吧,只要填个简单的信息,玩具就送给孩子了,很简单的。”
 
说实话,家里已经给儿子报了三个培训班,孩子时间已经安排很满了,真的不需要再报其他培训班了。
 
但是看到儿子手抓玩具弓箭不想放,再看看这位中年男子渴望的神情,我的思想开始松动了。
 
没办法,我这人同理心太强,心太软。
 
“大哥,填这个信息只是需要参加一个试听课,没别的。如果你试听不满意,可以不用报名,真的不必担心。”中年男子看我犹豫不决,马上开始用新的话术打消我的疑虑。
 
就这样,我稀里糊涂地填完了自己的报名的信息,匆忙选择了一门“提升孩子学习力”的课程。
 
填完信息之后,我开始有点责怪自己心太软了。因为根据之前的经验,只要在一家机构填写个人信息,后面就很有可能会收到各种各样培训班打来的推广电话,让人心烦。
 
不过,在那一刻,我最担心的还是,如何能拒绝掉眼前这个培训班。
 
02.
 
填完信息之后没多久,我就收到了课程顾问打来的电话,和我预约了一个试听课的时间,是第二天晚上的六点半。

课程顾问嘱咐我,一定要提前下载好APP,然后按时去上试听课。
 
对方害怕我忘记,在第二天,又通过电话和短信的方式,提醒了我好几遍。
 
虽然已经感到有些心烦,也想过干脆不去参加这个试听课,但是我又感觉做人不能不讲诚信。于是第二天晚上六点半,我还是带着儿子,提前十分钟来到了直播间。
 
直播间的老师对孩子很亲切,上了20分钟左右的网课,大概的内容就是让孩子在手机屏幕上引导一只企鹅到达目的地,从而锻炼孩子的思考力和观察力,儿子也很有兴致地全程参与。
 
我忽然有种感觉,随着逐步的深入,想要退出这次培训班已经越来越难。我仿佛看到了,自己准备刷卡交费的那一瞬间。
 
但是理性告诉我,不能就这样束手就擒。于是,作为一名老师,我开始用更加理智的视角来评价这门课程。
 
在脑海中,我忽然有了一个疑问:在这种看似“热闹”的课堂背后,他们的教学目标是否能够达成?不要忘记,这门课的教学目标就是要提升孩子的“学习力”。
 
要想回答这个问题,首先要对“学习力”这个概念进行一番界定。
 
于是,我马上拿出做研究的那股子劲头,开始查询“学习力”的构成要素。根据相关的文献,学习力总共由三个部分组成,分别为:学习动力、学习毅力和学习能力。
 
而这节试听课,更加聚焦于“学习能力”,具体包括感知力、思维力和观察力的培养等等。

上述这些能力,家里其实早已开始购买相关的教材和学习软件着手培养了,再报一门课程显然有些多余。
 
作为家长,我更关心的是如何培养孩子的学习动力和毅力。尤其是,当孩子离开手机上眼花缭乱的新奇刺激,是否依然能否保持旺盛的学习动力和学习毅力。
 
想到这里,课程顾问的电话再次打过来了。
 
03.
 
这一次,因为做了充分的功课和思考,我底气十足。
 
我的目标只有一个:接受之前的教训,温柔而又坚定地拒绝对方,不给对方留太多的回旋的余地。
 
否则,后面我还会继续收到各种催我报名的电话。之前,我已领教到他们的厉害了。
 
于是,我先是耐心地听课程顾问把这门课程的亮点又说了一遍。耐心倾听的用意是:
 
先理解对方,然后再争取对方理解自己。
 
轮到我说的时候,我运用“结论先行”的表述原则,一上来就亮明态度:
 
“你们的课程的确不错,但是我们目前不考虑报这门课程。如果你有时间听,我就来说一下原因。”
 
课程顾问示意我继续说下去。于是,我接着说:
 
“第一,现在老师讲的内容和我们在家给孩子讲的内容重合度很大,平常我也是这么教育孩子的;
 
第二,我网上查了下学习力的内涵,包括三个组成部分,学习毅力、学习动力、学习能力。这门课听下来更加强调对学习能力的培养,而我们其实更想去培养孩子的学习毅力和动力;
 
第三,因为这门课是要通过手机屏幕来上课的,目前孩子年龄有点小,我们不想让他长时间盯着屏幕看,用眼实在太厉害了。”
 
接下来,我又补充说:

“当然,这并不能说明你们的课程不够好,只能说我们目前的需求和你们的网课所能提供的东西有点不匹配。等到今后时机合适了,说不定我们会再考虑你们的网课。”
 
04.
 
上面这一番话,其实完全是按照“温柔而又坚定地表达自己”这条原则来说的。
 
首先,在表明态度的同时,也给出了充分的理由。这样一来,会让对方感觉我的态度是比较坚决的,没有太多回旋的余地。

其次,我也没有贬低对方的课程不好,因为这样容易激起对方的防御意识,所以我只是反复强调“课程和孩子之间不够匹配”,这样也给对方留足了面子。
 
果然,这番话说完,课程顾问也没有多说什么,并且对我的决定表示理解。我们就像是好朋友之间探讨完了一个教育孩子的话题一样,在友好的氛围中结束了谈话。
 
从这件事当中,我悟出了一个道理,对于像自己这种心软的人,一定要学会“温柔而又坚定地表达自己”的道理。
 
话说回来,如果在开始的时候我就这样做,一上来就拒绝掉那个送玩具之后要求填写个人信息的中年男子,其实就不必经历如此复杂的心路历程了。
 
不过问题就来了,如果一开始我就拒绝掉了中年男子,这篇文章可能就没有机会写出来了^_^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