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很多人,明明在“逃避问题”,却标榜自己“心态积极”

 小宋老师幸福课 2021-03-12

01.

这篇文章,我原本计划三天之前写好发布的,但是我一直拖到今天才写完。

为啥拖了三天呢?因为我一直没找到一个合适的故事来开头。现在好了,拖了三天之后,我自己就变成了一个绝佳的负面案例。

最近我一般都是在回家地铁上,通过手机来写作的。第一天拖延写作的时候,我给自己找的理由是,“今天实在太累了,不要把自己逼得太紧,这样对身体不好,明天再写吧。”

第二天拖延的时候,我给自己找的理由是,“没有写作灵感,不如到知乎里面逛一下,寻找点素材。”结果就变成了不停地浏览各种信息,根本就停不下来。

不过我马上安慰自己说,“写文章就是这样,没法一下子找到合适的案例。等到找到合适的案例再去写,文章肯定可以写得更加精彩。”

前两天,我每天都能找到一个看似非常合理的理由不去写作,并且感到自己状态良好。然而到了第三天,我发现自己依然不知道该如何下笔。

反省前两天的拖延经历,我忽然发现自己身上存在的一个问题:自己明明在逃避问题,却一直误认为自己心态积极。

02.

从心理学的角度来分析,这种通过编造一个看似非常合理的理由,来让自己心安理得逃避某个问题的心理防御机制叫作“合理化”。

一般来说,逃避问题会让一个人感到内疚。但是“合理化”这种心理防御机制,却可以巧妙地设计一些看似合理的理由,让我们不再为逃避而内疚。

再和大家分享一个案例,有一个同学在毕业前想要考心理学的硕士,过来向我咨询,我就给她推荐了几个学校让她做参考。

后来过了很长一段时间我们再次见面,我就顺口问了句,“后来你报了哪个学校的研究生?”

学生回答说,她没报,准备去工作了。因为她觉得读研究生太浪费时间了,不如马上工作,早点赚钱。我觉得学生说得有道理,于是表示支持。

又过了一段时间,这个学生又联系我说,让我帮她写推荐信,她想出国留学。

于是我就问学生说,是工作不顺利吗?学生又感慨异常地说,“没有学历,工作根本就没有发展前景。”她想趁年轻,多为自己投资。我听学生说得很有道理,于是就帮她写了推荐信。

又过了一段时间,她又跟我说联系说,她还是想考国内的心理学研究生。因为现在受疫情影响,觉得国外有太多的不确定因素,不如呆在国内读研。

兜兜转转一大圈,我这个学生还是回到了原点。而此时,她已经在家待业一年。

这个学生,最大的一个特点就是,特别会讲道理。每次和她交流,我都感觉她都像是一堵密不透风的墙,很难听进别人的建议。

其实最可怕的是,她为了逃避问题而找到的那些天衣无缝的理由,最终把自己也给骗得很彻底。

03.

常言道,“聪明反被聪明误”。

在将近10年的高校工作生涯中,我见到过很多聪明的学生,他们能言善辩,但是也固执己见;他们巧舌如簧,但却很少成长;他们擅长逃避问题,把自己封闭在逻辑自洽的世界里。

因此,他们没有机会去充分施展自己的才能,发挥自己的潜力,始终停留在自己的舒适区,最终沦为了路人甲和路人乙。

这些聪明的学生,如果能不急着给自己找那么多理由去逃避,而是能保持开放的心态、鼓起战胜困难的勇气,其实可以取得更大的成绩。

总之,我们可以找到一万个理由来逃避问题,但是要想取得个人的成长,只有一条路可以走,那就是迎难而上。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