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坚持日更第十天,憋了一肚子的话要说

 小宋老师幸福课 2021-03-12

今天是坚持日更的第十天。感谢大家给我鼓励,愿意点开这篇文章看。

首先申明一点,我说的这个日更,是指工作日更新文章,即每周更新五篇文章。

接下来,我想采用自问自答的方式,把这段时间的一些感悟和大家分享:

01.为什么最近想要开始日更?

答:其实,日更这件事我很久之前就想干,但是一直没干。最近正好赶上寒假时间,所以想利用这个机会把自己之前想做的事情给做一下。顺便想要试探一下,自己在写作方面的潜力有多大。

这就好比有的人的寒假愿望是去海南过年,而我的寒假愿望就是至少坚持日更十天。

连续写完十篇文章之后,我感觉精神上很舒爽,觉得自己又完成了一项挑战。

02.坚持日更,有哪些收获?

答:仔细一想,收获还真是挺多的,至少有以下五点:

第一,对很多问题有了更深入的思考。

有很多道理,原本觉得自己其实想得已经很透了。但是一旦落笔,却发现逻辑上有很多不通的地方。之前自己觉得很有把握的观点,在写作的过程中,却发现缺少充足的论据。

坚持写作,真的能够帮助一个人对很多问题进行更加深入的思考。

写作这些年,我觉得自己在演讲水平方面不知不觉间也得到了提升,现在想来,和坚持写作有很大关系。因为无论是写作还是演讲,本质上都是对思维水平的一种展现。

第二,整个人的心态变得更加开放了。

因为要不断地为日更文章寻找新的选题和素材,所以整个人的心态变得更加开放了。

无论是身边人所谈论的某个话题,还是订阅号上某位粉丝的留言,或者是在书中看到的某个吸引人的观点,我都会及时在有道云笔记当中记录下来,以供写后面的文章使用。

如果总是闭门造车,写作的灵感很快就会枯竭。

第三,深刻体会到了大量读书的重要性。

持续输出的前提是持续输入。尤其是对于像我这样定位于去做一个偏专业的订阅号来说,大量去读心理学专业书籍,是一个绕不过去的坎。

日更这些天,最大的感受就是自己读书还不够多、还不够快。

第四,总结出了一套新媒体写作的模板。

因为这几天在密集地发文章,所以很容易在短时间内收集大量的读者反馈,从而快速发现哪些文章是受欢迎的,哪些文章是不受待见的。

结合几本新媒体写作的教程以及最近的一些写作体会,这两天我总结出了一套新媒体写作的模板和大家分享:

点击量高的文章=好标题+故事+道理+情感+干货。

稍微解释一下:在这个注意力稀缺的时代,没有好标题,就没有人愿意点开文章看;而没有好故事,就没有人愿意继续读下去;没有讲出好的道理,别人就会觉得这篇文章没啥水平;没有一些情感的融入,别人就会觉得没什么共鸣,失去转发或分享的冲动;没有干货,别人就会说你写的就是鸡汤文。

第五,写作速度越来越快了。

记得读小学的时候,有一期黑板报写了这句话,至今印象深刻:“镜子越照越明,脑子越用越灵。”对于写作来说,就是笔头越练越快。

有位朋友,看我每天都在日更,于是都不敢过来找我玩了。我问他原因,他觉得怕打扰我的写作时间。其实,由于频繁写作的原因,我发现,自己写作的速度越来越快了,只要搭好一篇文章的框架,基本上两个小时之内就能写完一篇文章。

除了上述五点收获之外,我觉得坚持写作这件事,还可以让我变得注意力更加集中,很容易产生心流体验。同时从保持心理健康的角度来看,写作也同时具备情绪宣泄和情绪升华的双重功能。很多消极情绪会在写作的过程中慢慢熨平。

既然写作有这么多好处,所以我希望大家也能开始写作,哪怕每周写一篇周记,也能促进个人不断成长。

03.今后还会继续日更吗?

答:可能不会。如果今年是我写订阅号的第一年,我会继续坚持日更。因为当初的我,积累了太多的素材,可以源源不断地释放好长时间。

可今年已经是我写作的第六年了,写文章的时候,经常容易出现“吃老本”的现象。这一点,是我自己不能忍受的。

所以比起“日更”,目前对我来说更加重要的是“日读”——每日坚持读书学习、输入新的知识。

后续,我可能保持每周2~3次的文章更新节奏。

这样,我也能多抽出一点时间,为下学期即将开设的新课程好好备备课。

在此,感谢大家对我的一如既往支持。前两天,我收到了很多多年老粉丝的鼓励,内心很是感动。我将把这些感动,变成进一步前进的动力,写出更多的心理学科普好文章来和大家分享。

祝大家周末愉快!

-End-

心情不好的时候,就来“小宋老师的幸福课”看看吧!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