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42岁女子,不碰烟酒,查出肝癌,3个癌变信号别忽视

 营养师雪姐姐 2021-03-12

42岁的李女士,是企业高管。

在外人看来,她是强势的成功女性。

而只有李女士自己,为此她付出了多少。

李女士很自律,对自己要求高,对下属也一样。

然而,就是这样,从不碰烟酒的她,却查出了肝癌。

李女士最近半年,异常疲惫,却也只是觉得工作忙所致。

然而,半年来,李女士消瘦的厉害,整个人瘦了整整一大圈。

直到上周,李女士开始感觉右腹部疼痛,才来到医院进行检查。

却不料,最终检查结果查出了肝癌,直接住进了医院,开始与病魔做斗争。

然而,李女士很是疑惑,自己从不喝酒,怎么就突然肝癌了呢?

在医生与其交谈后,发现了一些“蛛丝马迹”!

医生解释,李女士的身体早就给出了“信号”,异常疲惫,消瘦等,却被自己给忽视了,再加上李女士工作压力大,经常熬夜加班,也会生气发火,这些都给肝癌埋下了“隐患”。

夜晚,本是肝脏的自我休息与修复的时间,若不睡觉,长期熬夜,肝得不到休息,影响解毒与修复,日积月累,肝会不堪重负,便会引发一系列疾病。

并且,长期熬夜,还会导致免疫力下降,减少对抗病毒的能力,更会增加癌症风险。熬夜,再加上巨大的压力,则对肝脏损害,1+1>2。

3个癌变信号别忽视

1、异常疲劳

生活中,若是无缘无故,十分疲惫、乏力,无精打采。

即使是在足够的休息后,也无法改变这些情况,需要警惕肝癌。

早期肝癌,最容易导致身体疲倦,而这也往往容易被忽视。

2、上腹部不适

肝出现问题,会伴有食欲不振、恶心、腹胀、上腹部不适等。

此时,十分容易与胃肠疾病混淆,不可忽视,约37%的肝病初期,都误以为是“胃病”,而贻误诊疗,这一点,一定要格外注意。

3、脸色发黑

肝衰先上脸,脸色晦暗发黑,警惕肝功能受损了。

当肝功能下降,会引发黑色素沉积,进而出现脸色晦暗黝黑等。

常做三件事,会加速肝脏癌变,尽早改掉

1、大量喝酒

喝酒,是导致肝癌高发的因素之一。

研究发现:每天仅喝三杯酒,就足以导致肝癌。

每多饮10克酒精(大约相当于一杯酒精饮料),患肝癌风险会增加约4%。

2、暴饮暴食

肝脏参与人体多种代谢,暴饮暴食,会加速肝脏病变。

量食用高脂肪食物会使肝脏负担加重,分解脂肪的能力下降,造成重度脂肪肝,这类病人也容易发展成肝癌。

3、生气发怒

肝主疏泄,气大伤肝,百病皆有气生。

当人在生气时,会分泌一种叫“儿茶酚胺”的物质。

这种物质,会作用于中枢神经系统,使血糖升高,脂肪酸分解加强,血液和肝细胞内的毒素相应增加。

并且,经常生气,还会导致肝气郁结,增加肝脏病变几率。

养护肝脏,预防肝癌,坚持做好“四达标”

1、水分达标

多喝水,常饮茶,补充水分。

充足的水分,可促进新陈代谢,减少肝脏负担。

除了主动喝水,多喝点植物茶水,也是不错的选择。

两餐之间,用一些护肝排毒小植物泡水,是护肝的好选择。

华花郎根红茶,泡水代茶饮,可提高肝脏解毒能力,促进肝脏排毒。

华花郎,在春季发芽,随处可见,药用价值高,将其发酵后制成茶,可大大降低寒性,更适合长期泡水代茶饮。

中医认为,华花郎,入肝经,擅长排肝毒,提高肝脏解毒能力,与乳蓟的功能不相上下,经常用在需要排肝毒者身上。

现代药理研究表明,华花郎根茎含有的甾醇类物质,能够使肝糖原含量增加,肝脂肪酶的活性下降,从而在一定程度上起到保肝作用。

此外,华花郎的有效成分,还可拮抗内毒素所致的肝细胞损伤,解除内毒素导致的毒性作用,增强肝脏的再生能力。

因此,经常用其泡水,对于促进排毒,保护肝脏健康,都十分有益。

2、睡眠达标

睡眠,是人体各种器官机能、内部生态系统复原、修复的必须过程。

并且,人卧血归肝,睡眠是养护肝血的好方法,还可以加强机体免疫力。

而熬夜晚睡,不但会消耗大量肝血,更会加重肝负担,减少对抗病毒的能力。

睡眠时,进入肝脏的血流量,是站立时的7倍。

肝脏血流量的增加,有利于增强肝细胞的功能,提高解毒能力。

保持良好的睡眠,不熬夜,不仅可以养肝血,还可以促进肝脏的自我修复。

子时熟睡,午时小憩,保证良好充足的睡眠,是养护肝脏中最重要的一步。

3、运动达标

以“动”养肝,尤为重要。

清晨,小负荷有氧运动,大约半小时左右即可。

进入春季,不要因为“春困”而懒惰,要进行适当的运动。

走路,可促进新陈代谢,促进肝气抒发,减少肝脏的负担。

散步,能缓解疲劳,放松身体与心情,有效地健全肝脏功能。

肝气抒发的好,还有利于缓解春困的情况,所以,春季要“动”起来。

4、检查达标

肝,被称为“哑巴”,病变时,比较隐匿。

许多肝脏病变,都不痛不痒,因此,要重视肝脏检查。

40岁以上的男性、长期用药、经常喝酒、上夜班者,要每年查肝功能。

图片来源网络,如有侵权,麻烦联系删除,谢谢!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