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今天人们能方便地吃到牛肉,都要感谢来自英格兰的短角牛

 动物的影像声色 2021-03-12

在各类肉制品中,牛肉的产量其实相对来说是比较低的,这也是为什么牛肉价格这么高的原因。但是今天人们吃牛肉还是比较方便的,而牛肉产能的提高绝对离不开一种名叫“短角牛”的牛种。

如果考量血统来源的话,今天牛肉出口大国的主流牛种身上基本上都有短角牛的基因。典型的比如我国的草原红牛,美国的圣格鲁迪牛,澳大利亚的亚瑞黑牛、丹麦的红牛以及日本的短角牛等。这些知名的肉牛或兼用牛最初都得益于短角牛的杂交基因。

关于短角牛的起源,最早可以追溯到1590年左右,距今已经有四百多年的历史了。后来在1702年左右的时候,英格兰人民对短角牛做了进一步的改良,通过与多种优良牛种杂交诞生了今天闻名遐迩的知名肉牛品种。

短角牛虽然看起来没有很威武,但是产肉率极高,成年的雄性短角牛平均体重可以达到两千斤以上,雌性也可以达到一千四百斤。

肉用短角牛(今天也有乳肉兼用型短角牛)的特征是背部宽平、背腰平直,角比较短,抚摸皮毛的话可以明显感觉比其他的牛种柔顺一些。尽管短角牛的体重很大,但是它们的肉质却非常细嫩切开之后呈现大理石纹路看起来非常漂亮。并且短角牛的屠宰率(酮体的重量排除内脏等各处的重量)也可以高达65%,产出比相当可观。

因为短角牛的优良特性,所以从上世纪初开始,我国便已经引入了这种肉牛品种。幸运的是短角牛对中国的气候适应性非常强,内蒙古草原的干燥寒冷并没有让它们感到丝毫不适。因而在不断扩大纯种短角牛群体数量的前提下,也开始采用杂交技术改良我国肉牛品种的基因。可以说短角牛为我国的畜牧业贡献颇大。

这一点感触最深的应该是内蒙古人民和东北人民。以前两地的黄牛无论是环境适应能力还是生长速度都比较缓慢,自从与短角牛杂交改良之后,饲喂价值明显得到了质的提升。不仅生产管理更加容易,而且产肉性能也与本地黄牛不可同日而语。其间接创造的价值难以估量。

除了肉用型短角牛以外,人们后来也培育除了乳肉兼用型短角牛。这种短角牛的优点是既可以产奶(泌乳量接近常规奶牛,同时乳脂率高达3.9%,是营养价值极高的优良奶源),同时淘汰之后也可以当做肉牛屠宰,其肉质比一般的奶牛要好得多,可以说是真正完美地利用了一头牛的价值。虽然说这对于牛类来说可能有一些残忍。

结语:

虽然听起来有些滑稽,但是短角牛的一生配得上“生的伟大,死的光荣”这八个大字。它们最初从英格兰出发一路漂洋过海推进了世界各国的畜牧业发展,为人类获取肉用蛋白做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

生命的第一需求是生存,每一个物种都有保障自己生存的权利,对于我们每一个人来说,从自己做起,尊重生命就是尊重人类自己。  

作者系网易新闻·网易号“各有态度”签约作者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