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朱宏启:浴血下江吴玉光

 温馨微语 2021-03-12

阅读本文前,请点击标题下面蓝色字体“温馨微语”“关注”我们。欢迎指导,期待赐稿,体裁不限。诉说灵魂情感,传播社会万象,品论人生得失,关注百姓喜乐,倡导原创,感谢转发分享。版权归原创作者所有。赐稿邮箱:jstjtx@163.com。

文/朱宏启

“魏巍完达山,茫茫完达山,光海主任他抛下头颅,抛下头颅;裴大姐她洒尽热血,昌友、小马献出了青春。茫茫的雪山,染红了殷红路,战友们挥泪松涛在悲泣。战友们啊,战友们哪,踏着血迹向前进哪,踏着血迹向前进哪!”这是1938年11月末,吴玉光听到他的战友徐光海牺牲后写的悼念烈士的歌曲《踏着血迹前进》。


吴玉光,1909年生于朝鲜庆尚北道义城郡安平里。1917年全家迁居到吉林省桦甸县大荣沟,读过四年书。1927年搬到哈尔滨、阿城等地读书,毕业后在珠河县三屯当小学教员。1930年冬全家又搬到萝北县种地。1933年末参加汤原反日游击队当班长。1936年初成立东北人民革命军第六军任四团政治部主任,9月任东北抗日联军第六军四师政治部主任,是抗联六军一位优秀的政治工作者和指挥员。
吴玉光是朝鲜族人,但却说一口流利的汉语,只是带点山东腔,不知道的人一定会以为,他是一个从山东来东北多年的关里人。1936年春天,吴玉光率队来到依兰县西湖景,换上日军服装,由会日本话的吴玉光扮成日本军官,骑上东洋马,和40多装扮成日军的抗联战士到孙家土围子。“翻译”大喊:“皇军来了,快开门!”自卫团头目听到喊声点头哈腰地将部队迎进去。吴玉光说:“你们良心大大坏啦!”下令就缴自卫团的枪。姓孙大地主,吓得双腿直抖,连连赔礼道谦。


1937年6月28日,中共北满临时省委扩大会议在帽儿山被服厂召开。大会闭幕后,举行吴玉光和李桂兰,于保合与李在德两对新人婚礼。由周保中为她们主持婚礼,赵尚志是证婚人。
周保中说:“同志们,吴玉光和李桂兰,于保合与李在德,两对新人,今天在大山里举行婚礼,这是我们抗联的大喜事,是三军和六军的大喜事。李桂兰是汉族姑娘嫁给朝鲜族的小伙子吴玉光;李在德是朝鲜族姑娘嫁给了满族小伙子于保合。这不是中朝团结大喜事啊”
战友们齐声欢呼:“是!”
紧接着周保中祝福她们:“希望你们象马克思和燕妮那样,在革命道路上携手前进,永不分离!”
赵尚志说:“希望两对新人,在今后漫长的革命征途中,要互相关心,互敬互爱,携手抗日,白头到老。”
讲话刚一结束,徐文彬、许亨植、黄成植等几个朝鲜族同志,唱起抗联队伍中流行歌曲《前进吧!前进吧!》
身着军装,戴着山野花的新郎和新娘带头起舞。吴玉光拉着李桂兰的手,于保合拉着李在德的手,他们跳着,转着。


一轮满月升起来,草地上点起了篝火。
婚礼的第二天,吴玉光告别李桂兰随队伍出发了。实际上,李桂兰和吴玉光只做了一夜夫妻,这一夜变成了永恒。
1938年3月15日,日军驻舒乐河镇守备队包围四块石被服厂,张世臣、夏嫂(夏云杰妻子)等牺牲。李桂兰和夏志清(夏云杰女儿)被捕。1938年8月10日,被哈尔滨伪高等法院判处李桂兰反满抗日叛国罪有期徒刑十年。关押在道里监狱。
李桂兰在狱中思念更多的是吴玉光。玉光你在哪里?
1938年,敌人投入大量的兵力在三江地区进行残酷的重点讨伐,并实施了归屯并户,企图困死的消灭抗联部队,下江抗日斗争进入了艰苦阶段。根据北满省委的决定,吴玉光率领四师一部分部队,与徐光海率领的六军一师部队配合,在下江、集贤、富锦、宝清和饶河与敌人周旋,伺机打击敌人。
集贤国强街基(现升昌镇所在地)驻有伪警察所和自卫团,在日本指导官的监督下,伪警察十分反动和凶残,将进国强街基购买日用品的抗联六军一师三团韩玉昌、仲照成逮捕,杀害了韩玉昌,仲照成押在警察所牢里。特别是有个姓赵的日本翻译官,横行乡里,老百姓恨透了他,纷纷给抗联部队送信,要求抗联给这伙坏蛋点颜色看看。为了打击这伙汉奸的嚣张气焰,吴玉光同徐光海商量,决定袭击太平镇警察署。


1938年5月,徐光海、吴玉光派抗联战士张廷轩多次化妆潜入镇内侦查。弄清情况后,在6月27日夜里,徐光海、吴玉光带领40多个战士在夜幕的掩护下从山里出发,下半夜1点多钟开始进攻国强街基伪警察所和自卫团,进去的同志首先摸到大门口和前边的两个炮台,一声不响地把岗哨的枪缴械了。打开大门后,同志们一拥而进,分头冲向警察和自卫团睡觉的房子和后院的两个炮台。这个大院住着30多伪警察,60多自卫团,还有3个日本指导官。部队冲进屋子,他们还在梦乡呢。原来这伙伪警察80%都是大烟鬼,人手一杆大烟枪,白天他们强迫老百姓归屯并户、烧房毁田、修工事。折腾了一天,晚间就抽大烟、打麻将,玩得乌烟瘴气,后半夜时都睡得像死猪一样,做梦也没想到抗联能端他老窝。听到抗联战士“不许动”的一声高喊,炕上的一个警察刚要伸手抓枪,被手疾眼快的抗联战士一枪打断了腿,其余的没有敢动的了,一个个只得乖乖地举起双手。只跑了个叫张昆善的警察,其余全部就擒。共缴获长枪30余支,手枪6支,轻机枪1挺,子弹2万余发,还有很多粮食、衣物等。并打开监所救出抗联战士仲照成。抗联队伍撤时,放火焚毁了警察所,带走警察所王所长、日本指导官小原茂、赵翻译和警长林乃成等7人。部队走到国强街基南石林沟,释放了曾经掩护过抗联战士进城的林乃成,其余六人因罪大恶极都予以枪决。这一仗,打得很成功,不仅武装了部队,还鼓舞了抗日群众的斗志,狠狠打击了敌人的气焰,在以后很长一段时间里,这里的汉奸坏蛋们不敢再胡作非为了。


1938年秋天,大部队西征前夕,吴玉光率领六军一师一团和四师部分同志,加上抗联十一军的20多人一共60多人在山外同敌人周旋。一天早晨,部队来到兴隆镇附近彭子元屯(友谊农场五队)旁边,准备休息一下,弄点吃的,然后晚间返回庞老道庙。因为张寿篯(李兆麟)准备在那里召开会议,部署有关部队西征的问题。
为了防止敌人发现,部队隐藏在屯外5里多路的卢家房框子的后山包上。这个小山包实际就是个漫岗,岗下有两间空马架子房,由于并户,房主人卢家已经搬走了。屋后的小山包一面是陆地,三面都是大哈塘。由于秋水大,哈塘浅处的水也没膝深,水中长着一片片的芦苇、蒿草,小山包上长着稀稀拉拉的小树和半人高的荒草。部队坐在草棵中休息,派2名同志到屯子里去买粮食做饭。他们刚走,就有100多敌人从彭子元屯方向向我军围过来,这里是平原地带,周围几十里以内都有敌人的据点,一个地方打起来,四周的敌人就会赶来增援,而且白天作战,转移已经来不及了,只能就地作战。吴玉光沉着冷静地组织好人员做好迎敌准备,要求大家不要慌,说别看敌人人多,但是他们挤在开阔地带,没有什么掩护,三面的大哈塘,敌人轻易不敢进去。只要我们沉着冷静,瞄准敌人打,坚持到天黑,就是胜利。鬼子和伪军一边喊一边打枪向我军阵地冲过来。等到敌人冲到漫岗下时,一阵猛烈的射击,把敌人打得趴在地上不敢抬头,死伤了一片。敌人一连几次冲锋,都被我军打退了。伪军们在鬼子的督战下,蹲在哈塘里一边向我们打冷枪一边高喊:“你们已经被包围了,投降吧!”、“当抗联多苦哇,没有衣服穿,没有粮食吃,只要投降,皇军宽大,有吃有喝有官做!”听了他们的话,抗联战士气坏了,也借面向伪军喊话:“伪军弟兄们,咱们都是中国人,当亡国奴是可耻的,日本鬼子杀中国的父老姐妹,有良心的中国人应该枪口对外,不能杀害自己的同胞啊!”有些伪军不再喊了,趴在地上不动,鬼子气得哇哇直叫,但是只要敌人敢露头,我军就开枪打,逼得敌人蹲在哈塘边的草棵子里不敢动弹。这样我军同敌人对峙着互相远远地射击。


时间一分一秒地过去,太阳西沉了,我军苦守在小山包上,打了将近一整天。很多同志牺牲了,一些同志负了伤,但是轻伤不下火线,有的同志右手负伤了,就用左手射击,有的腿被打断了,就爬着为战友递弹药,收集牺牲了的战友的枪支弹药。战士们下定决心,只要有一口气在,就坚决同敌人血战到底。吴玉光的腹部也负了伤,一颗子弹从侧面打穿了他的肚皮,鲜血渗透了衣裤,他包扎一下,仍然坚持指挥战斗。附近据点的敌人相继赶来增援,越聚越多,黑乎乎的一片,大约有200多人。敌人不知从哪里运来了大炮,炮弹呼啸着在山包上爆炸,弹片横飞,硝烟弥漫,方圆不足二里的小山包顿时一片火海。在炮击中,又有同志牺牲了。炮击过后,小山包寂静下来。敌人以为我军被炸死了,又顺着那片开阔地小心翼翼地爬上来。天色渐渐黑下来了,山包上能战斗的人不多了。吴玉光迅速地组织了一下,让大家集中子弹,等敌人冲到漫岗下,再狠狠打。然后借这个机会 ,一部分同志向北进入大哈塘突围。敌人越来越近了,不见山包上有动静,胆子也越来越大了,爬起来猫着腰冲来,嘴里还不住地喊:“快投降吧!你们跑不了啦!”一阵子弹向敌群中射击,敌人倒了一片,其余的连滚带爬地退了回去。敌人停止了冲锋,大概是准备天亮时再把我军消灭。
经过一天的苦战,小漫岗上的树打光了,草烧没了,泥土翻了个个儿。二十多名同志壮烈牺牲,十多名同志负了重伤,鲜血染红了山头。饥饿和苦战,使得大家筋疲力尽了,子弹也打光了。必须乘敌人停止冲锋的时候,马上突围。旱地已经被敌人封锁了,唯一的退路就是走北面敌人不敢进的大哈塘。我们宁可困死在大哈塘中,也不能当俘虏。于是在夜色的掩护下,我军悄悄地进入哈塘半蹲在泥水中,只露出脑袋,互相搀扶着,背着重伤员,一步步艰难地向大哈塘深处退去。天刚破晓,我军终于走出了哈塘,冲出了包围圈。


部队突围后,吴玉光率领战士和伤员转移到大叶沟山里,在大叶沟找一处地势好、树木繁茂靠近小河的地方(现大叶沟经营所大昌南山),用树枝搭了几个小地窨子,把二十多名伤病员安置下来,这就算是医院了,同志们亲切地称它为“大叶沟抗联医院”。其实只是个养伤的地方,因为既没有医生,又没有病房,更没有任何药品和医疗器械,而且连起码的生活条件都不具备。吴玉光一边在这里养伤,一边负责医院的工作。
负责照料伤病员的是一位二十多岁的女同志,她是地方游击连派到部队来的。她叫什么名字,我已经记不清了,同志们只喊她小张。她身材不高,并不怎么壮实,却是一个抗日坚决、吃苦耐劳、纯朴善良的好同志。她不怕脏,不怕羞,像对待兄弟一样对待这些伤员,周到又耐心。
由于敌人的严密封锁,医院的生活十分艰苦,阴暗潮湿的小地窨子只能遮风挡雨。天气好时,就把伤病员扶到山坡上躺着晒晒太阳,轻伤员还要轮流放哨。吃的非常困难,粮食全靠徐光海带领的三十多人在山外筹集。他们弄来粮食等物品,就放在扁石河北岸一个隐蔽地方,每天夜里再由战士朱学成去背回医院。从医院到藏粮的地方要走五里多山路,还要蹚过五里多远的大哈塘,涉过扁石河。每天夜里要往返背二次。为节约度日,搞来的一些苞米、高粱、小卖、谷子,就那么煮一煮带皮吃,但是这样也时常断粮,常用野菜、蘑菇充饥。深秋时节,明叶菜、燕尾菜、山里野菜都老了,有的有毒了,很多同志吃了后全身浮肿。有的伤员吃了山丁子、臭李子,吃得大便干燥,憋得直叫,只好求别的同志替他往出抠。山里的敌人讨伐队很多,十几里主有一个。伤病员在敌人的包围中生存是很危险的,白天不敢生火做饭,怕敌人发现烟雾。晚间在靠近小河的草甸子上挖个深坑,隐蔽好,使远处看不到火光,让烟顺着河沟同水雾一起飘散,太阳出来后赶快熄灭。


最缺的是药品,伤病员只能用一种叫老呱眼的树皮熬的水、盐水、烟梗子水洗伤口,其他的药就谈不上了。有个伤员伤口感染,手指变黑,必须截断,可是没有手术器械,没有麻醉药,只能用拉铁的铁锯锯下手指,疼得受不了时,就大骂日本鬼子。尽管条件这样艰苦,但是大家从没动摇过抗日的决心,生活充满了革命乐观主义精神。吴玉光为人乐观而且幽默,时常用带有浓重朝鲜腔汉语同大家开玩笑。他经常给我们讲抗日的形势,鼓舞战士们坚持抗日到底。
1938年的冬天来临了,白雪覆盖了群山峻岭,斗争环境越来越艰苦。经过一个秋天的休养,一些轻伤员基本好了。吴玉光率领轻伤员向东荒(虎饶一带)寻找部队。临行前,把四五名行动困难的重伤员又转移到一个比较隐蔽的地方,留下一部分生活用品,由小张同志负责照料。可是当部队再次回来寻找他们时,他们却全部牺牲了。原来,由于寒冷,小张同几名伤员到四方台的一个炭窑过夜时,不幸被敌人包围了。敌人想抓活的,劝他们投降,但是他们英勇不屈,奋力抵抗,最后全部壮烈牺牲。
1938年11月末,吴玉光率领四师一支三十多人的小部队,在锅盔山东(三岔河林场西部)遇到抗联一师战士李小凤,她是跟随政治部主任徐光海率领的小部队在张家窑被敌人袭击时突围出来的,吴玉光听到徐光海牺牲的经过后非常悲痛,他向大家说:“同志们,牺牲了的同志,没看到我们的胜利先走了,我们的斗争更加艰巨,让我们把眼泪擦干,把悲痛和仇恨变成力量,把这一艰巨、光荣的任务担起来,继续去完成烈士们没有完成的革命事业,去为牺牲的同志报仇雪恨!”


休整几日后,吴玉光带领部队收拢了张家窑突围出的其他战士,返回宝清与富锦交界的大旗杆密营。
吴玉光率领部队到达大旗杆,与六军一师白福厚团长,张团长会合后,一天下午,一股敌人开着汽车进犯这里,吴玉光、白福厚和张团长指挥部队,利用有力地形打了一个漂亮伏击战,击毙不少敌人,为死难烈士报了仇。战斗结束后,吴玉光、白福厚和张团长带领部队去青山老道庙与一师代师长陈绍宾会合。
1938年12月末,在青山老道庙,吴玉光、陈绍宾、黄诚植、周云峰、白福厚、张团长等人围着篝火召开会议。会议研究当前形势和我军下一步的作战行动。会议决定同七军崔石泉参谋长取得联系,确定协同配合作战问题。并派吴玉光为代表,东去饶河暴马顶山密营与七军取得联系。吴玉光带领张团长等人,由七军的姜国臣团长作向导,直奔饶河暴马顶子密营,到达密营后发现密营已被敌人破坏,遭到事先埋伏的敌人包围,吴玉光指挥战士卧倒还击,命令姜国臣带任杰和孩子突围。激战中只有姜国臣团长和警卫员突围出去,吴玉光、张团长和其他战士先后中弹牺牲,血洒疆场,壮烈殉国。
2015年8月,吴玉光被列入民政部公布的第二批全国著名抗日英烈。
(注:文中插图照片由作者提供。)

作者简介

朱宏启,现任东北史料征集编纂委员会主任,东北历史人物传记研究会会长,鸿凤历史文化研究有限公司董事长,《东北解放战争纪实》丛书编委会总编辑。1965年1月7日生于吉林省汪清县。原籍山东省昌邑市。笔名鸿凤、洪峰,东北师大中文系毕业,中国人民大学近代史博士学位。中国社会科学院特邀研究员。曾任教师、秘书、编辑、记者、记者部主任、记者站站长、总编辑。代表作《东北抗日联军》《东北抗日义勇军》《九一八事变》《满洲国统治》《关东响马列传》《满洲省委》《东北抗日联军将领传》《战斗在白山黑水》《白子将军》《图们江史话》《吴大澂传》《吴禄贞传》《王德泰传》《高福源传》《东北抗日联军十大将领》《东北抗日义勇军十大将领》《中国共产党十大领袖》《中国共产党十大军事家》《中国工农红军十大将领》《八路军抗日十大将领》《新四军抗日十大将领》《东北解放战争十大将领》《东北解放剿匪纪实》等8000万字。是中国最有实力作家之一,被誉为“中国当代传记作家第一人”,“中国红色记忆领军人物”。

图片除署名外,其它均来源于网络

转载请注明出处“温馨微语”

转发是对作者最大的鼓励 

往期链接

朱宏启:肩负使命李一平

朱宏启:还我河山胡 伦

朱宏启:珲春英杰安 吉

朱宏启:抗联军校教官侯启刚

朱宏启:五顶山枪声常隆基

朱宏启:威震珠河吴景才

朱宏启:百步穿杨张奎

朱宏启:浴血松江关化新

朱宏启:不畏艰暴刘雁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