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名校之道(7)|行进在理念与自由之间——临沂第二十中学“教师个性发展”策略解读(一)

 陶继新教育文集 2021-03-12



在革命老区山东省临沂市,有这样一位校长,他不仅把学校办得有名气,而且言谈举止中不时透出来独特且带理论光芒的哲思。他始终坚持“让教师和学校一起发展,让教师和学生共同成长;为学生的持续发展奠基,对学生的终生幸福负责”的办学理念,坚持“最优秀的教师创造最优质的教育”的追求,不断创造着骄人的业绩。短短的几年时间,学校就发展成为山东省基础教育的一颗明星,一大批独具个性与特色的国家、省、市级名师、骨干与能手也迅速成长起来。他,就是临沂第二十中学校长——姜怀顺。这篇对话完成于2011年底,对当时姜怀顺校长引领学校的“教师个性发展”进行了深入的解读。

编者按

凸显个性

 激发教师的成长热情

【姜怀顺】前天,市里召开科研兴校座谈会,我谈了我们学校的三个现象,也是三个人物。第一个是语文教师王丽花,她用三分之二的教学时间和学生一起研究《莎士比亚全集》,学生乐此不疲,且语文成绩名列全校前茅;第二个是地理教师官景进,他整合了地理的全部教材,实施开放的大地理教学,百分之九十五的学生喜欢地理,能够用地理的语言表达且积极敏锐地捕捉地理资源的相关信息,十几位同学写出了很有见地的考察报告;第三个是数学教师刘建宇,他是我们的副校长,今年带初一一个班的数学,并且担任班主任,现在他用26节课的教学时间,在不布置一道课外作业的前提下,已经完成了初中三分之二的学习内容,并且学生感觉到数学不难,数学好玩,喜欢和老师在一起研究数学,连入校时学习最困难的孩子也能参与到学习数学的活动中去。几位很有名气的专家听课后感到前所未有的震撼,很多家长莫名其妙,自己的孩子为什么在这么短的时间内发生如此大的变化,不可思议!这些现象究竟说明了什么呢?

【陶继新】相同的学生,因了不一样的老师而呈示出截然不同的学习状态。有的学校,教师布置了大量作业,对教科书讲了又讲,结果呢,教师教得与学生学得又苦又累,考试成绩也并不理想。学习,就成了学生心力交瘁的苦役。而你们的教师教学时间并不长,可是,学生学起来却兴味盎然,考试成绩也一直名列前茅。这说明,你们的教师获取了教学之“道”,而不只是在教学方法上下功夫。《周易》有言:“形而上者谓之道,形而下者谓之器。”孔子说:“君子不器。”那些在教学苦海里挣扎的教师,只是在器的层面行走;你们的教师,却在触摸“道”的要义。比如教学语文,难道就是学好教科书那几篇课文吗?没有大量的“取法乎上”之读,就不可能真正提高学生的语文能力。王丽花老师用三分之二的教学时间和学生一起研究《莎士比亚全集》,可谓深得语文教学妙道者也。数学教学难道就是做一道又一道的练习题吗?不是的,尤其不是做那些没有质量的练习题,做得越多,学生越厌烦学数学,也越学不好。关键是做的题是高质量的,是一以当十的,而且是与数学内在规律紧紧联系在一起的。刘建宇,一直在数学生命规律上探索,而且找到了烙印着他本人个性特征的“道”。官景进老师的地理课,不但独辟蹊径,而且真正寻到了地理教学之“道”啊!之所以有这么多的教师一个个脱颖而出,我想,与您这位大气而又深得教育之道的校长一定有着内在的联系的。

【姜怀顺】校长的“道”应该融入老师的教学之中,呈现在学生的生命素质里。徐铎厚主任参与了建宇课堂教学的全部过程,他曾激动地告诉我:“校长,我们正在进行一场伟大的教育实验。”我在听完课并看了学生的学习心得以后心内波澜起伏,我曾自豪地告诉前来考察的天津教科院的陈雨亭教授,刘建宇的实验在某种意义上有可能颠覆传统的教育教学理论和实践程式,也为其他学科教学改革提供了依据和可能。实践证明,上一堂课的知识未必一定是下一堂课的认知基础。学生学习的主要困难更多地来自心理障碍,而非知识的前后逻辑链接。而这些障碍好多是由于老师对学科教学的低浅把握和对教育教学规律的无知造成的,唐史学不好,就一定宋史学不好吗?散文单元不想学,小说单元就一定跟不上吗?基础很重要,但这个基础更多地不只是知识本身,而是态度、兴趣和爱好;是方法、习惯和思维品质;是责任动机、价值追求和人生目标。教学要有“序”,但这个“序”并不是教师、教材、教研部门的强势所为,而是由整个教学系统内部各要素之间非线性的相互影响所确定的。刘建宇对好多知识内容能够进行有机的整合、删减,对学生暂时无法理解且对下一步教学构不成障碍的内容,能够大胆地告诉学生这些内容不用学,跨过去,而待一段时间水到渠成的时候再提出这些内容,问题迎刃而解。让学生思考当时为什么不会,让孩子发现规律,运用规律,尝试解决新的问题。刘建宇提出了全息诗意教学的核心理念,把学生的学习态度、心理情绪、方法习惯等等一切与学习数学和人生发展相关的要素,全部纳入其教育教学设计之中,思维所到,剑锋所指,八方联系,浑然一体,创造了诗意盎然的教育篇章,个人成长和团队进步的互动机制促进了一批又一批教师的成长。美国有一个著名的民间教育组织叫“美国教育”,它用十几年的研究得出一个结论,那就是“老师的作用比学校大”,教师是教育的第一资源,只有教师发展了,才会有学生的发展,只有师生发展了,才会有学校的发展,教师的发展和学生的发展是学校发展的根本理由。

【陶继新】刘建宇老师之所能够创造出如此的奇迹,关键是他真正了悟了数学教学的真谛,以及这个学科更深层次的生命规则。任何学科教学,如果不从根本上解决问题,都不会产生这种质的飞跃。

刘建宇关注学生学习的兴趣,而且有效地激发了内蕴于学生之中的这种兴趣。记得在2001年我采访他的学生时,他们说学习数学太有趣了,太想学了。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想学是学习好的内在力量;相反,学起来味同嚼蜡,再好的知识都不可能学好。现在很多人在谈高效课堂,可是,疏离了内在情感的因素,只是讲技巧讲方法,永远不可能抵达真正高效的境界。

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至关重要,叶圣陶先生说:“教育是什么,从简单方面说,就是一句话,就是养成良好的习惯。”这不只囿于道德人格的形成方面,也包括了学习习惯的养成。我发现,真正学习好者,特别是有学习潜质者,不是那些智力非常好的学生,而是那些学习习惯特别好的学生。从某种意义上说,有了良好的学习习惯,不但会当下学习好,而且一生会学习。学会与会学不在一个层面上,前者更多是在被动地接受,后者则有了内在需求与主动意识。

责任动机、价值追求和人生目标呢,则是学生学习好以至一生幸福的核心品质。有了这种品质,即使遭遇困难,甚至重大的打击,都不能让他退缩,甚至还会有愈挫愈坚的美质。而且,有了这种品质,主动积极学习就不再是临时的,也不再是为了应试,而是持久的,以至是一生的,更是指向高远的。更重要的是,这些品质与优化的学习会相辅相成,成就一个人的幸福人生。

刘建宇老师在让学生掌握学习数学的内在规律的时候,又让他们具备了这么些属于“道”的生命规则,让人“震惊”的奇观出现也就不足为奇了。

【姜怀顺】我完全同意您的看法。我们在“344”个性优质课堂教学策略中把习惯养成作为四个标准之一融入我们的课堂要求之中,把情感孕育和习惯养成看成是课堂教学的核心要求,这应该是具有很强的现实针对性和发展前瞻性的。教育的目的是分离,教育就是培养良好的习惯,教育的全部意义就是使学生离开老师、离开课堂后还想学习,会学习,能学习。问题是我们首先要思考的问题应该是——什么样的习惯和什么样的习惯养成教育是我们所需要的,我们的老师如果想让学生课下主动学习、有能力学习,就必须思考我们在课堂上究竟做了些什么。我们有多少老师能够知道在学生进入校门的第一天,第一节课就要在自己的学科阵地上有针对性地培养学生的学科学习习惯,而且这些习惯要一脉相承,构成体系。养成什么样的习惯,从表面上看是老师的教学策略和技术性要求,从更深刻的意义上反映了老师的教育价值观和学科教学观。而实施什么样的养成教育则体现了一个教师的专业水平和学科品质。

【陶继新】您的“分离”说得很有道理,学生不可能跟老师一辈子,师生分离是必然的。如果在学校里只是接受式地学习,离开老师之后就不再会学习。这好像是一个笑话,其实,这种现象比比皆是。君不见,有多少学生毕业走上工作岗位之后还在积极努力地学习?不是不需要了,而是早就厌倦了学习,跳出学习的苦海,再也不愿跳进去了。从这个意义上说,教师不但要教会学生学习的方法,还要在学校里培养他们一生愿意学习、乐于学习的品质。我一直认为,优质的学习,是生命个体的审美活动。所以,很多人问我,你天天如此紧张地工作与学习,累不累,烦不烦?我说,不但不累,而且很美啊!所以,我从参加工作之后,不是中止了学习,而是开始了另一个更高层面的学习的征程,而且几十年如一日,一直快乐地行走着。由此看来,你们做了一件伟大的事情,不仅仅是让学生在学校里乐学好学,而且在着意培养他们一生审美学习的品质。这,才是素质教育的本质要义啊!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