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活动丨电池针刺不起火,广汽埃安是如何做到的?

 童济仁汽车评论 2021-03-12

回顾几个数据,2020年,新能源汽车产销量分别为136.6万辆和136.7万辆,同比分别增长7.5%10.9%

新能源汽车如火如荼地崛起,供应链也在颠覆与重塑。如今,整个行业关心什么?“三电”技术,而动力电池又是其中的关键零部件。


经过这么多年,大家对动力电池有了更深的了解。掰着指头数,也能数出几项动力电池正面临的技术“痛点”。比如续航里程,充电效率,制造成本,以及电池安全。

但电池技术正在不断进步,而国家也非常有决心,正全力推进汽车电动化,为诸多“痛点”开出了解决的“药方”。


低风阻造型、车身轻量化,以及电芯能量密度的提升,包括结构的优化,都可以提高电动车续航里程。充电桩建设,超充桩布局,也可以有效提升电动车充电的效率和便利性。只要规模足够大,后续循环回收、梯次利用再形成闭环,电池的成本也有望继续下降。

那么,还有一个安全层面的问题,时刻牵动着用户的注意力。就目前的装机量情况来看,动力电池主要以磷酸铁锂和三元锂电池为主。用户对磷酸铁锂的安全性比较放心,但对三元锂电池仍持怀疑态度。


3月10日,广汽埃安举行电池技术发布会,推出了“弹匣电池”系统安全技术,并且公开了三元锂电池的针刺试验结果,只冒烟,不起火,三元锂电池的安全性忽然有了相当大的改变。

那么,广汽埃安是如何做到的?

1、电芯稳定,耐高温

针对电芯正极,采用了包覆及掺杂技术,目的在于提升热稳定性。针对电解液,增加了新型添加剂,可以实现SEI膜的自修复,从而改善电芯寿命。另外,电芯电解液在加热到120℃以上时,在活性材料表面自发聚合形成高阻抗特性聚合物膜,以降低热失控反应产热。


2、隔热材料筑起“安全舱”

“弹匣电池”在结构上相当于为每个电芯构筑了“安全舱”。比如,在电芯之间有隔热材料,上壳体可以耐高温1400℃以上,从而有效保护电池整包。


3、速冷系统防止热蔓延

在电池底部,布置有液冷集成系统,对其散热通道和导热路径做了专门的优化。广汽埃安官方数据显示,弹匣电池散热面积提升40%,散热效率提升30%,可以有效防止热蔓延。


4、电池管理系统全时采集数据

另外一项技术是,采用了全时管控的电池管理系统,具体可实现每秒10次全天候数据采集,以24小时全覆盖的全时巡逻模式,对电池状态进行监测。一旦发现异常,可以立即启动电池速冷系统进行降温。


广汽埃安有这么一组数据:搭载弹匣电池系统安全技术的电池包,相对于同类普通电池包,体积能量密度提升9.4%,重量能量密度提升5.7%,成本下降10%。

可以说,弹匣电池在提升安全性能的同时,并没有牺牲续航,也没有抬高成本,反而是一个“三赢”的局面。

以弹匣电池安全技术,解决针刺试验中热扩散的问题,是一个有效的思路。无论何时,安全终究是第一考量的因素,广汽埃安可以推动行业进步,值得点赞。



版权声明:本文为《童济仁汽车评论》独家稿件。欢迎任何形式的转载,但须注明出处为《童济仁汽车评论》和撰写作者。如有任何侵权行为,侵权者将承担相应法律责任。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