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针刺电池再上演 “弹匣”打造新安全技术标准

 车市漫谈 2021-07-22

对于新能源汽车来说,三电系统是立身根本,电池则是三电系统里的重中之重。毕竟电池不仅是续航里程的重要因素,同时也是整车安全的重要因素。

新能源汽车的发展趋势已经十分明朗,自然电池安全的问题也就成为了消费者选择购买新能源汽车的首要因素。目前,解决电池安全问题成为中国新能源汽车产业最重要也是最难攻克的一项问题。  

近几年,新能源汽车自燃的新闻频频曝出,究其原因就是因为汽车电池事故多发。尤其在发生撞击之后,外力导致电池包破损,更是新能源汽车一大安全隐患。所以才会有比亚迪汽车推出“刀片电池”,同时又用严苛的针刺实验来验证其安全性。

也因为比亚迪的“刀片电池”,针刺实验被更多人知道。现在又有一家车企主动挑战了这项实验,并用实际成果宣告了成功,这就是广汽埃安推出的“弹匣”电池系统安全技术。

当前,磷酸铁锂电池和三元锂电池是全球电动车行业的两大电池技术,两个路线并行发展。而就目前情况来看,磷酸铁锂电池在行业中有了相对多的认可,三元锂电池却迟迟没有技术突破,是行业公认的痛点和难点。为了突破这一技术阻碍,广汽埃安就这一问题进行了深入的研究,因此有了今天新的电池技术的发布——弹匣电池系统安全技术。

此次参与研究的是世界顶级的研发团队,其中博士团队超60人,比例高于10%,是广汽埃安最高技术水平,共计拥有80多项专利,经历1200多项试验验证从而才有了新技术的诞生。

目前新发布的弹匣电池系统安全技术共有四大核心技术,首先是其超高耐热稳定电芯,使用纳米级包覆和掺杂技术,同时还研发出自修复SEI膜以及高安全电解液,有效的提升热稳定性,从而使得电芯耐热温度提升30%。

其次是超强隔热电池安全舱,拥有这一核心后能够实现三元锂电芯热失控不会蔓延至相邻电芯,能够容耐高温1400℃以上,有效的解决电池安全问题。

接着是第三大核心技术,极速降温三维速冷系统,通过全贴合液冷集成系统、高效散热通道设计、高精准导热路径设计,弹匣电池实现了散热面积提升40%,散热效率提升30%的突破。

最后是全时管控第五代电池管理系统,采用全时巡逻模式,并且采用了最新一代的电池管理芯片,全天每秒10次数据采集以及24小时全覆盖的全时巡逻模式对电池状态进行监测,倘若有异常情况便会立即启动电池速冷系统为电池降温。这一系列的电池安全方面的技术核心重新定义了三元锂电池安全标准。

通过优化系统技术以及生产工艺,弹匣电池的各项参数均能达到国际领先水平,并且在发布会上广汽埃安向大众展现了弹匣电池最严苛的电池系统针刺试验。由刘仕强博士带领团队对广汽埃安弹匣电池整包进行针刺热扩散试验,所选择的试验条件是国标中最严苛的,采用了8mm的钢针和100%SOC电量即满电的情况。

据了解钢针越粗造成的内部短路就会越严重瞬间产生的热量就越大,电芯电量越满能量就越高那么热失控产生的破坏力也就越大,在如此严苛的情况下广汽埃安的弹匣电池依旧可以保持不起火,远远超过国标五分钟内不起火的标准,可以看出来此次的试验是十分成功的,这也证明了广汽埃安凭借弹匣电池重新定义了三元锂电池的电池安全问题标准。

弹匣电池增加了许多安全设计其超高的安全性是牺牲续航和成本取得的吗?这一问题是非常尖锐的,因为汽车技术的突破往往是靠成本堆砌而来的,但是在发布会上广汽埃安的领导立马否认了这一问题,也就是说在取得技术突破的同时,汽车的续航和用车成本保持依旧,真正意义上实现了面面俱到。

目前,在系统级的电池安全技术方面广汽埃安拥有独特的优势,这是广汽埃安一直以来的强项,拥有超高水平的研发团队与技术成果,广汽埃安将在未来更进一步。同时在发布会尾声领导表示,弹匣技术将从今年开始在ALON全系车型上陆续搭载,践行打造有AI相伴的移动出行的品牌初心。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