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从《商鞅徙木立信论》这篇作文的背后我们还能看到些什么?

 我的书摘0898 2021-03-12

#红色档案#3月8日,央视百集微纪录\走进中央档案馆之《红色档案》中,一则关于毛泽东同志少年时代作文《商鞅徙木立信论》的微纪录播出后,在网络上激起一阵热议,各平台发表的文章、视频等不知其数。

从《商鞅徙木立信论》这篇作文的背后我们还能看到些什么?

这是1912年春,毛泽东同志以第一名成绩考入湖南省立高等中学学习后,同年6月参加学校举行的一次作文大赛中的作文,全文仅有短短的413字,本来不够大赛要求的800字的字数。但是这篇作文硬是夺得了这次大赛的第一名。当时,毛泽东同志才十八周岁,刚好是现在高三或大一学生的年纪。慧眼识才的国文老师柳潜先生(1878年-1930年),时年34周岁。

从《商鞅徙木立信论》这篇作文的背后我们还能看到些什么?

在这篇《商鞅徙木立信论》文稿中附有柳潜先生眉批五处76字,尾批65字,总计141个字。

现在我们109年后再来看这篇作文还感觉到这篇文章所蕴含的深刻的社会意义。在这篇作文中,我们不仅看到毛泽东同志在少年时代已经练成一手老练的文笔,而作文中反映出来的思想之独到,也的确不是一般人短时间内能练成的,可见毛泽东同志少年时代在历史典籍上、在了解时事上、在语言文字上下了不少功夫!这其中自然也少不了他的老师们的指点迷津。

年轻时的毛泽东同志在这篇作文中忧国忧民的思想情怀和利国富民的改革抱负,令阅卷的国文老师柳潜先生拍案叫绝,情不自禁地在这篇400多字的作文上作了六个眉批,还破例在文章最后写了一个总评。

这篇作文现在读来,也让我们感觉到毛泽东同志在少年时代已经有了很高的文史造诣,笔锋犀利,见解独到。也感觉到文章中透露出来的年轻的毛泽东既已拥有忧国忧民的政治志向。

可以想见,这样的一篇作文,阅卷的国文老师是何等的充满了激赏之情!

现在让我们读一读这一个个饱含激赏的批语,仍然强烈地感受到这篇展开的档案上透出来的柳潜先生当时感受到的那种震撼和一种由衷的欣赏!

请看柳潜先生写的〔卷标〕:传阅。(让全体同学传阅。这是何等的欣赏啊!)

传阅,是说给学生看的。他自己抑制不住自己的欣喜继续写自己的感受。

让我们看看柳潜先生写的〔眉批〕:实切社会立论,目光如炬。落墨大方,恰似报笔,而义法亦骎骎入古。精理名言,得未曾有。逆折而入,笔力挺拔。历观生作,练成一色文字,自是伟大之器,再加功候,吾不知其所至。力能扛鼎,积理宏富。

又是“社会立论,目光如炬。”又是“精理名言,得未曾有。”又是“历观生作,练成一色文字,自是伟大之器,再加功候,吾不知其所至。”

这则〔眉批〕,从作文本身评起,着眼于人,说假以时日,年轻的毛泽东同志能“练成一色文字”,“自是伟大之器”,成一代文章大家。

柳潜先生批阅时的快慰与喜不自胜,对这篇见解独到、文笔老辣的作文,除了赞美、推崇,还有超出一般的尊重和敬畏。柳潜先生以当时的年纪也可以说是有阅历的人了,但是对于一个从山区走出来的晚生学生,不吝溢美之词,恐怕也是绝无仅有的了。

再看看柳潜先生写的〔尾批〕:有法律知识,具哲理思想,借题发挥,纯以唱叹之笔出之,是为压题法。至推论商君之法为从来未有之大政策,言之凿凿,绝无浮烟涨墨绕其笔端,是有功于社会文字。

柳潜先生写完〔眉批〕,意犹未尽,又写下很长的〔尾批〕,评析这篇作文的社会意义 “是有功于社会文字”。

“有功于社会文字”,这是对一个文字工作者,不论是文章家、新闻工作者还是与文字有关的人的最高评价!但是那时,这是对一个初出茅庐的后生写的,可见柳潜先生对当时年轻的毛泽东同志是多么地欣赏!

张载“横渠四句”说: “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写文章可谓为往圣继绝学了,从一篇作文看到一个人的未来“自是伟大之器”,柳潜先生的见识和看人之独到也不是一般人所能达到的。

《左传·襄公二十四年》中写道:“太上有立德, 其次有立功,其次有立言,虽久不废,此之谓不朽。”孔颖达疏:“立德, 谓创制垂法,博施济众;⋯⋯立功,谓拯厄除难,功济于时;立言,谓言得其要,理足可传。”立德立功立言“三不朽”,从那时以来成为仁人志士孜孜以求的一种凡世的永恒价值。

柳潜先生说该篇作文是“有功于社会文字”,也就是为社会为后世为未来“立言”,可见评价之高。

柳潜先生凭着这几个眉批和总评143个字,也足以流芳百世。

这有可能是师生关系中最让人津津乐道的佳话。

期间,柳潜先生曾借给当时年轻的毛泽东一部《御批通鉴辑览》,并鼓励年轻的毛泽东多读课外书籍。见到毛泽东写得好的作文,常写上评语交全班同学传阅。

柳潜先生不愧为一位有眼光的老师,不光学习上帮助学生,还从年轻毛泽东的作文中展示出来的思想、抱负,预见到年轻时代的毛泽东的未来是一位“伟大之器”,预测年轻毛泽东的未来将是一位有大出息的人。

柳潜先生惜才育才,见微知著,小小的一篇作文,柳先生能从社会着眼,无论层次和气度不是一般人所有的。这才是教育伦理中本来的师生关系和应该有的师生关系。这种师生关系为当下的师生关系树立了一个榜样。

另一位年轻毛泽东的恩师杨昌济也是这样。1920年1月17日,杨昌济病逝于北京。去世前,他写信给自己的好友章士钊,向章士钊推荐毛泽东和蔡和森,信中说:'吾郑重语君,二子海内人才,前程远大,君不言救国则已,救国必先重二子。'将毛泽东视为当世奇才,望章士钊善视之。杨昌济先生不是从一个世俗眼光推荐人才,而是从救国的角度,向章先生荐才。

从《商鞅徙木立信论》这篇作文的背后我们还能看到些什么?

图片人物:杨昌济

杨先生写到:“君不言救国则已,救国必先重二子。”这才是一个真正有良知的知识分子。爱国,救国已经融进了他们的血液,很自然地从一言一行流露出来。这样的老师值得我们永远尊敬。

十几年后,在与斯诺的谈话中,毛泽东同志很感慨的说:“给我印象最深的老师是杨昌济,……一个道德高尚的人,……努力鼓励学生立志做一个公平正直,品德高尚和有益于社会的人。”

看看这些年网上爆出来的一些让人揪心的师生关系被“扭曲”的案例:打自己老师的有,老师不正确处理与学生关系的也有,甚至没有师德的也有。网上爆出来的事件告诉我们,现在在我们教育领域的个别老师那里,还存在着教育伦理的缺失。

关于《商鞅徙木立信论》的微纪录在央视播出后,一时间争相传观,评论。但也仅仅限于感叹毛泽东同志青少年时代的才气过人,感叹于他的恩师国文教员柳潜先生识人之深 !从一篇作文看到了年轻时代的毛泽东的未来。

我却从这里看到了教育伦理本真的一面。从毛泽东同志与他的老师们的关系,我们的认识越来越深。

观其毛泽东同志的一生,他与老师们的故事一直吸引着我们每一个人,也感染了我们每一个人。学生时代的毛泽东对老师的传道受业解惑一直感念于心,对老师们的教诲一直念念不忘,一直以来都尊如父母,关爱敬重有加,尤其是在他成为世人瞩目和敬仰的新中国开国领袖之后。不论是革命战争年代毛泽东同志对徐特立和符定一的“尊师情”、建国后对塾师毛宇居(毛泽东同志的堂兄弟)“敬老尊师,应该应该!”的师生之谊以及对徐特立与黎锦熙等的尊敬之情都早已被传为佳话,就是对其他的老师,毛泽东也都十分关心,经常慷慨解囊予以捐助。

这才是本真的教育伦理。老师有老师的样子,学生有学生的本分。尊师重道是学生的本分,教书育人是老师的本分。

由此及远,每一种独特的社会关系中都有他该有的样子,都有他该遵从的规则。这才是伦理学存在的的意义和真谛所在。

查百度百科:

伦理(社会行为规范)词条说,伦理是指在处理人与人、人与社会相互关系时应遵循的道理和准则。是指一系列指导行为的观念,是从概念角度上对道德现象的哲学思考。它不仅包含着对人与人、人与社会和人与自然之间关系处理中的行为规范,而且也深刻地蕴涵着依照一定原则来规范行为的深刻道理。

又说,伦理是指人与人相处的各种道德准则。

并给出了几种定义.:

定义1:美国《韦氏大辞典》对伦理的定义是:一门探讨什么是好什么是坏,以及讨论道德责任与义务的学科。伦理一词在中国最早见于《乐记》:乐者,通伦理者也。

定义2:伦理一般是指一系列指导行为的观念,是从概念角度上对道德现象的哲学思考。它不仅包含着对人与人、人与社会和人与自然之间关系处理中的行为规范,而且也深刻地蕴涵着依照一定原则来规范行为的深刻道理。

定义3:所谓伦理是指人类社会中人与人之间人们与社会、国家的关系和行为的秩序规范。任何持续影响全社会的团体行为或专业行为都有其内在特殊的伦理的要求。企业作为独立法人有其特定的生产经营行为也有企业伦理的要求。

定义4:伦理是指人们心目中认可社会行为规范。伦理也是对人与人之间的关系进行调整,只是它调整的范围包括整个社会的范畴。管理与伦理有很强的内在联系和相关性。一方面,管理活动是人类社会活动的一种形式,当然离不开伦理的规范作用。

定义5:伦理是指人与人相处的各种道德准则。生态伦理是伦理道德体系的一个分支是人们在对一种环境价值观念认同的基础上维护生态环境的道德观念和行为要求。

我自己倾向于这样的解释:

伦:次序之谓也。“理”即道理、规则。伦理就是一个人以特定的身份按一定的规则在一个特定的社会组织体系中的地位关系的总和。

如在教育领域遵从教育伦理,老师传道授业解惑,学生尊师重道。

在企业遵从企业伦理,讲究层级关系、企业理念和管理制度。

在行政领域遵从行政伦理,不公器私用,不谋取私利、不贪腐受贿,不输送利益,不违法乱纪。

在媒体领域,无论自媒体还是公共媒体都遵从媒体伦理,不哗众取宠,不杜撰编造,不违背事实,不抹黑、贬低、危害国家、社会和其他人的利益,不违背民族大义等等。

在社会领域遵从社会伦理,不危害他人、企业、组织正当利益,不反社会,不危害社会公义。

在家庭遵从家庭伦理,讲究亲情、和睦、孝敬长辈、长幼有序等等。

在网络上遵从网络伦理,使用计算机遵从计算机伦理。

在政治领域遵从政治伦理,政党之间有政党伦理。

在科学研究领域遵从科学伦理。

在医学界遵从医学伦理等等。

在哪一个具体的社会组织关系或空间中,遵从哪一个特定组织关系或空间中的规则、道德,只有这样一个一个特定社会组织关系中和空间中和谐了,全社会、全空间才能真正实现和谐,才能创造一个和谐的有序的高效的社会。

回到我说的教育领域。根据2018年全国教育事业统计,全国共有各级各类学校51.89万所,各级各类学历教育在校生2.76亿人,约有专任教师1580万人。期望在教育领域遵从教育伦理,教书育人,为国育才,向社会输送优质的高质量人才。让每年900万左右的大学生、高职学生进入社会,成为推动我们这个社会前进的重要力量!

从《商鞅徙木立信论》这篇作文的背后我们还能看到些什么?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