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头颈影像] “鼻硬结病”的临床与病理特点、影像诊断要点及鉴别诊断(建议收藏)~~~

 忘仔忘仔 2021-03-13

鼻硬结病

【病例】

女,30岁,鼻塞、鼻干并嗅觉减退3年余。

Image

Image

Image

1

【影像所见】

1A冠状面CT骨窗显示双侧鼻腔和鼻窦弥漫软组织影,双侧中鼻甲和右侧下鼻甲破坏消失,鼻中隔局限性骨质破坏箭头),双侧上颌窦内壁骨质破坏,其余窦壁骨质增生硬化。

1BC分别为冠状面T2WIT1WI,显示双侧鼻腔、筛窦及上颌窦内软组织影,T1WI呈等信号,T2WI信号混杂,以低信号影为主。

【病理诊断】

鼻硬结病。

【临床与病理特点】

1.鼻硬结病Rhinoscleroma)为少见的慢性进行性肉芽肿性病变,由克雷伯鼻硬结杆菌引起,组织学活检发现克雷伯鼻硬结杆菌确诊。

2.发病年龄多在2040岁,男性更常见。

3.病程较长,可持续数年,病理上分3期:期为卡他性鼻炎期,表现为黏膜增厚;期为肉芽肿期;期为瘢痕期,鼻甲、鼻中隔甚至上颌窦内壁明显破坏、消失,鼻腔扩大,其余诸窦壁骨质多增生硬化及窦腔狭窄,外鼻常出现变形,鼻周软组织增厚,造成各种畸形。

4.鼻硬结病可侵及眼眶、颅内等邻近结构时出现相应症状如复视、视力下降、头痛 等。

【影像检查方法选择】

1.冠状位CT骨窗显示鼻中隔等骨质破坏最佳。

2.增强后T1WI可显示颅底或邻近结构的软组织病变。

【诊断要点】

1.原发部位为鼻腔,通常两侧对称,易累及邻近鼻窦。

2.早期表现为非特异性黏膜增厚,肉芽肿期表现为软组织肿块。

3.瘢痕期表现为鼻中隔及中鼻甲、下鼻甲和或)窦壁常变形、萎缩或破坏,残存骨质常明显增生硬化,外鼻常变形,鼻周软组织增厚;软组织影CT表现为等密度或略高密度,T1WI呈等信号,T2WI呈低信号。

4.病变可累及眼眶、泪囊、翼腭窝、鼻咽部甚至颅内表现为这些部位的软组织影。

5.增强后中等至明显强化。

【鉴别诊断】

1.萎缩性鼻炎典型症状为鼻干、鼻臭,多无鼻出血;CT表现为鼻甲萎缩,下鼻甲最常见,不伴有软组织影,一般不侵犯鼻窦。

2.韦格纳肉芽肿鼻中隔和鼻甲破坏、消失,鼻腔形成一个空腔;鼻背塌陷,血清胞浆型抗中性粒细胞胞浆抗体c-ANCA)升高为特异性表现。

3.淋巴瘤多发生于鼻腔前部或下鼻甲,鼻背、鼻翼及面颊部常受累;一般无骨质破坏。

4.鼻窦恶性肿瘤不规则肿块,明显的占位效应;病变区骨质破坏,无增生硬化。

5.侵袭性真菌性鼻窦炎多见于糖尿病、白血病及肿瘤化疗等免疫抑制患者;点片状高密度影;特征性MR表现为T1WI呈高信号、T2WI呈低信号的片状影。

【评述】

CT表现为鼻中隔及中鼻甲、下鼻甲和(或)窦壁变形、萎缩或破坏、残存骨质常明显增生 硬化、外鼻常变形提示鼻硬结病,组织学活检发现克雷伯鼻硬结杆菌才能确诊。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