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话说楚国王族若敖氏

 zqbxi 2021-03-13

一、楚国起源:

黄帝之孙颛顼,其孙老童,老童之子是祝融吴回,吴回之子陆终,陆终六子,包括彭祖、季连等。

季连,就是楚国的祖先。

黄帝二十五子,周王族和楚王族都是黄帝的后裔,但是,周王族是黄帝长子玄嚣(AO,二声)的后裔,楚王族是黄帝次子昌意的后裔。

帝尧、后稷,都是黄帝长子系后裔;帝舜、大禹、季连,都是黄帝次子系后裔。

周建立后,楚王族统治了荆蛮,遂脱离了华夏文化,而蛮夷化了。

西周后期,周宣王三十七年,楚国君主熊仪继位,是为楚若敖,那时,楚国虽然已经独立,但还未升级为王国,其君主,称“敖”,大致相当于华夏各国的公爵。周宣王曾出兵讨伐楚国,大破楚国。楚国要到春秋时期周王国衰落、才渐渐崛起。

熊仪在位二十七年,去世,谥为楚若敖,此时已经是春秋时期,他是首位有谥号的楚国君主,之前的各位,都是直呼其名。

其长子熊坎继位,是为楚霄敖。

其幼系四子,称若敖氏,形成了庞大的若敖氏家族,其中得熊伯比,封于斗邑,即今湖北省十堰市郧西县一带,又以斗为氏,称为斗伯比。

幼系兄弟四人,斗伯比,斗廉,斗强等。

斗伯比得子斗子文、斗子良等;斗强得子斗班;另一弟得子斗子玉。

二、若敖氏:

春秋早期的前758年,楚霄敖去世,长子继位,是为楚蚡冒,在位时期,开疆拓土,使楚国实力增强。前741年,楚蚡冒去世,其弟熊通杀楚蚡冒之子自立,是为楚武王,他是楚国首位国王,楚国升级为楚王国,与周王国平起平坐。

楚武王三十五年,前706年,斗伯比参政,成为楚国令尹,参与楚武王的国政决策,他为楚武王出谋划策,征服了随国。斗伯比目光锐利,芈姓王族的另一支,屈氏,也是权臣,其首要人物屈瑕,封为莫敖,亦即公爵,率军出征罗国,据《左传·桓公十三年》记载,斗伯比认为,“莫敖屈瑕,骄傲轻敌,伐罗必败”,结果,屈瑕在率楚军讨伐罗国时,果然大败,被迫自杀。斗伯比是楚武王身边很有才干的最高统治集团成员之一,在楚国崛起的过程中,出力甚大。

斗伯比为楚国令尹,执掌军政大权,他是楚国首位令尹。

其弟斗廉,字射师,春秋初期楚大夫。楚武王三十八年,亦即前703年,夏,因邓国南鄙鄾人,攻杀楚、巴通邓的使者,斗廉率楚、巴之师,大败邓之援军,鄾人溃散。

楚武王四十年,楚为分化汉东诸国,派遣屈瑕、斗廉,率师与贰、轸结盟。郧人闻讯,布军于蒲骚,拟与随、绞、州、蓼,共击楚师。屈瑕欲请武王加派楚师增援,斗廉认为不必请求增援,随即抓住时机,抢在四国之师到来之前,以锐师夜袭蒲骚,击败郧师,终与贰、轸结盟而还。汉东诸国被分化,日益涣散,后来被楚国各个击破。

斗伯比的儿子斗子文、侄子斗子玉,分别是楚国第五任和第六任令尹,儿子斗子良是楚国历史上可考证的首位司马,侄子斗班任申公,统治大县申县。

斗子文等人,形成若敖氏的斗氏家族;斗子玉,名得臣,字子玉,封于成邑,形成若敖氏的成氏家族。

斗子文,是斗伯比与其表妹,郧夫人之女,私通所生,郧夫人为遮丑,弃于云梦泽一带。郧子在梦泽一带,举行田猎,见母虎育一婴儿,喂之以乳,见人亦不畏避,郧子将婴儿带回郧国,命其女抚养。逾年,送其女于楚,与斗伯比成亲。

就这样,斗子文绕了一圈,又回到家里,但喝了虎奶,长大后表现自是不凡。他是楚国历史上著名的令尹之一,对楚国的强大和北上争霸,作出了突出的贡献。

斗子文

斗子玉,即楚国悍将成得臣,楚成王三十五年,即前637年,以战功任职令尹,三十八年,率楚军北伐宋国,对阵晋文公率领的华夏联军,在城濮之战中战败,虽败犹荣,最后自尽,以报楚国。

城濮之战

其子成大心、成嘉,后来亦为楚国名臣。

斗子良,楚国首位司马,他的一个儿子,是著名的反叛,名叫斗越椒。

斗班,出任申公,管理大县申县,并率领申县之师,攻杀欺负寡嫂息夫人的令尹子元,平定了历时八年之久的子元之乱。此后,斗班又担任申公十几年,为捍卫楚国北疆立下了大功。他去世后,儿子斗克继任为申公。斗班后裔,以班为氏,其著名的后裔,就是东汉的班固、班超。

三、斗氏覆灭:

斗越椒,其实是,斗氏,名椒,字子越,他为人凶狠好杀,他出生时,长得很大,他的大伯斗子文评价他,熊虎之状,豺狼之声,判断他长大必成祸害,要求斗子良杀了他,以免后患,斗子良不忍心。斗子文对此忧心忡忡,临终之时还警告斗氏族人在斗越椒掌权的时候赶紧逃跑,以免受其牵连。

前625年,楚穆王即位。楚穆王对在楚成王时期强盛一时的斗氏家族一直心怀忌惮,遂重用成氏家族,接连任用成得臣之子成大心、成嘉为令尹,并大力扶植同为芈姓的蒍氏、潘氏,以打压斗氏。

前613年,楚穆王去世,其子楚庄王即位。这一年正逢令尹成嘉和太师潘崇,率军攻打舒氏诸国,斗氏宗族斗克,是斗班之子,联手公子燮等人作乱。斗越椒并未随斗克一同叛乱,而是与斗子文之子斗般,一同加入平叛行动。斗克最终被诱杀,楚庄王安然无恙。

不久令尹成嘉病逝。楚庄王为了嘉奖斗般而使他接任令尹,任命斗越椒为司马,但这是楚庄王不得已而为之,实际上,他一直想削弱、打击若敖氏,时任工正的蒍贾,遂诬害令尹斗般,导致斗般被杀。之后斗越椒成为令尹,蒍贾为司马。

前611年,楚国发生严重的饥荒,庸国趁机讨伐楚国,庸楚之战爆发。楚国联合秦、巴等国,派令尹斗越椒率军,反攻庸军,终灭庸国。

楚庄王八年,亦即前607年,楚攻陆浑之戎,至洛,陈兵于周郊,楚庄王“问鼎中原”,此时,令尹斗越椒和司马蒍贾之间的斗争愈演愈烈。蒍贾依仗着楚庄王的支持,多次诽谤斗越椒。斗越椒本就是傲狠之人,他知道这些活动的后台是楚庄王,不愿坐以待毙,于是召集族人,密谋进行反叛。

楚庄王九年,亦即前605年,斗越椒趁楚庄王北伐、都城守备空虚,率斗氏一族的武装,囚杀蒍贾,并发动进攻,抄了楚庄王的后路。

楚庄王只得回师,一开始,他采取妥协态度,提出以“三王之子(楚文王、楚成王、楚穆王的子孙)”为人质,谈判解决。但斗越椒骄狂已极,拒不接受,他知道,只有消灭楚庄王,才能彻底解决问题。

斗越椒箭射楚王

七月,楚庄王率军与越椒的军队在皋浒一带,即今湖北襄阳西,进行大战。斗越椒以箭射楚庄王,楚庄王擂响战鼓,催动王师,对斗越椒军发动反攻,斗氏大败,斗越椒本人在溃败中被杀,其子斗贲皇则逃往晋国,后封于苗,称苗贲皇。事后,斗氏惨遭灭族,若敖氏的大部分势力都被消灭。

斗子文之孙,斗般之子斗克黄,当时任箴尹,亦即外交大臣,斗越椒率族叛乱时,他正出使齐国。回国复命至宋国时,便听到了镇压斗越椒叛乱的消息。斗克黄的随从劝道:“您不要回国了,以免受到连累。”而斗克黄却拒绝,说:“奉命出使却不回国复命,就是抛弃君命。身为人臣却抛弃君命,即使出逃国外,又有谁肯接纳我?君主是天意所授,难道我可以逃避上天的命令吗?”

他最终还是以君命为重,回国向楚庄王复命,然后自拘,主动请罪伏法。楚庄王念及斗子文的功劳,叹息道:“如果让子文绝后,又怎能劝人为善?”于是,仍使斗克黄担任箴尹,并把他的名字改为“斗生”。

斗贲皇投晋,受到晋景公、晋厉公重用,封于苗邑,其地在今黄河以北的济源一带,他遂称为苗贲皇,后在晋楚对抗中多次献计,最终迫使楚共王退兵,被誉为晋国“八大良臣”之一。苗贲皇的后裔,即现在的姓氏苗。

若敖氏的大部分,都结束了,楚国王族,渐渐以屈、景、昭氏为主,景氏中还分出项氏,其后裔项羽建立了强大的西楚王国。

楚国的斗氏,只剩下斗克黄一支,斗克黄、斗弃疾、斗韦龟、斗成然,祖孙四代,官职越来越低,

若敖族失势后,楚庄王、楚共王、楚康王三代,先后重用芈姓其他支系。前545年,楚康王去世,其二弟公子围,弑侄夺位,是为楚灵王。楚灵王是残暴的国王,即位后,先后夺去斗韦龟、斗成然父子的田邑,前530年,又对成氏下手,以若敖残余的理由杀成虎等人。

斗成然也不是吃素的,他联手楚康王其余的三个弟弟公子比、公子黑肱、公子弃疾,联合起来反抗楚灵王的统治。楚灵王最终在逃亡中自杀,楚国王位最终落入五弟公子弃疾之手,是为楚平王。

平王即位后,斗成然也因功官居令尹。但他自恃有功,不知有度,结党营私,贪得无厌。他的行为令楚平王非常不满,结果被杀。因念及若敖氏以前的功劳,他本人也有佐立之功,楚平王便将其子斗辛封于郧。

斗成然有子斗辛、斗怀、斗巢。

楚平王去世后,其子继位,是为楚昭王。楚昭王十年,孙武、伍子胥率吴军大举攻楚。楚昭王携姐妹,弃郢都逃往郧。斗辛的弟弟斗怀想杀他为父报仇,斗辛先是对斗怀进行劝阻,随后又和另一个弟弟斗巢带昭王逃往随国。后来申包胥求得秦国援军,又加之吴国的内部原因,终于吴军撤军。楚昭王返回郢都后,斗辛兄弟三人都得到了赏赐。

在若敖氏的后代中,随着时间的发展,又衍生出不少新的氏。秦汉之际,当时还存在的氏又演变成了现代的姓氏。

包括:斗氏、斗耆氏、斗文氏、伯比氏、令氏、箴氏,箴尹氏,韦龟氏、蔓氏、越椒氏、椒氏、权氏、斗强氏、斗班氏、季融氏、成氏、大心氏、班氏、苗氏。

若熬必死

南阁水哥,谁听水讲。在翻开春秋诸国纷争的历史印痕中,有那么一个大国总是让我们看到了有别于中原国家的风景。他们筚路蓝缕,以启山林,开创国业,全国人民紧密团结在王室的大旗之下奋发努力,为争霸天下而奋斗。

没有错,我说的就是楚国。楚国在春秋战国时期是一个非常特殊的存在。他是唯二两个公室的实力大于卿大夫的国家。当然另外一个就是后来统一天下的秦国。楚国也是最早实现县制管理的国家,他们把所有打下来的国家都编成县,最高长官就是县尹。注意一点,楚国的县是直接归公室所有,县尹也是公室指派的,而非属于卿大夫所有。这种政策我给他取的名字叫做强公室弱大夫。可能不好听,反正就这个意思。

好了,稍微介绍了一下楚国的一些情况,那么我们就来看看楚王称霸的道路上一个重要的拦路虎,若敖氏。

和中原大国称霸不同,中原各国最多只能称公,他上面还有一个天王----周天子的存在。而公下面的臣属从某种意义上来说是同僚。因为所有的臣下都是周天子的臣下。用一个比喻就是周天子是集团公司的董事长,这些晋侯、齐侯都是集团二级公司的负责人。那么二级公司的职工实际上也是集团公司的职工,他们随时跳槽都没有问题的,在哪里打工都是为周天子打工。不存在要对国君忠心。所以呢国君要拉拢这些卿大夫就只能给他们封赏,给钱给地给女人,让他们好好为自己干活。这就是中原各国实行分封制,而楚国实行实县制。

楚国的政策是,每次出兵作战,所有的兵器都由公室出,打完了之后收回放进公室的仓库。大胜仗了收获的土地归公家,然后再有公家给各位酬劳。这就有点像集体制的单位。这种做法也是有其现实原因的。南方各地实在是太穷了,楚国真正的家底就是靠南阳盆地里那一块。楚王也不舍得让出这些地方,而南方蛮荒又多,土地价值低下,人家也愿意要,反而降低积极性。不如就都收回共有吧。

但是真正实现楚国复兴的是若敖氏。

若敖氏也是楚国的小宗,其先祖是若敖熊仪,于是后人以若敖为族名。这个大家族在整个楚国复兴的过程中产生了许多优秀的人才,是楚国第一次争霸中原的核心力量。

一、风起斗氏

最早出场的是斗伯比,是楚国第一任的令尹。当时的国君是楚武王。这两人的合作可以说是亲密无间,也是楚国之所以敢于称王的重要砝码。他成功的预见到屈瑕伐罗的失败,也能够时刻提醒楚武王正确的开发国家整装备战。当时的楚国还没有做好北伐称霸中原的能力,需要的是积极的准备。

接下来的几位令尹也都是斗家的。斗廉、斗祁先后出任在整个楚武王时代的军事扩张中立下汗马功劳。在楚文王去世后,令尹职位交给了子元,而这位楚国公子却背地里喜欢上了自己的嫂子息妫夫人,闹得是宫廷不安,也是斗家的斗班等人出力平定了子元之乱,继续保持了楚国的政局的稳定。

二、巅峰时刻

在子元之乱结束后不久,另外一个强势的令尹就浮上台面。那就是斗子文。这个人是一个经典的传奇人物。对于他的描写历代学人都是推崇之至。首先这人的名字天下无双,叫做斗榖於菟。出生在陨地的野外,被老虎养活。所以才有了如此奇怪的名字。当他做令尹的时候,刚好结束了动乱不久,百废待兴国家公室穷困潦倒,怎么办?子文毅然决然的变卖家产用来支援国家,史书上叫做“毁家纾难”。按照我的观点来看,当时的子文是把这个国家看做是自己的国家来做,毕竟楚成王年纪还小,孤儿寡母的。作为小宗旁系似乎也有保卫宗室的味道在里面。反正不管怎么说,在子文的励精图治之下,楚国终于有了再次称霸中原的力量。

在整个楚国历史中斗子文绝对是第一位的好令尹。一是他清正廉洁,家徒四壁所有的俸禄都拿去接济穷人,为此国家还要给他准备一份吃的好下班了带回去给家里人吃。二是大力整顿楚国内政,先后通过战争占领了江国、黄国、弦国等长江流域的一群小国家,为楚国迈向中原奠定了基础。在他的励精图治之下楚国隐然成为可以争雄天下的大国。

子文退休之后,将主政权交给了令伊子玉。这位自负的天才却让楚国遭遇到了又一次称霸的失败。

城濮之战,永远是楚国人心中的痛。第一次正面对抗中原霸主,却输的一大糊涂。我不在赘述整个战争的全局,我只看到那是一场若敖氏对抗晋国的战争。真正想称霸的人也许并不是楚成王而是子玉本人。可惜的是他败了。若敖家族从巅峰开始坠落。楚王已经明显发现了一个问题。若敖氏成就了我楚国,也阻碍了我楚国。

三、分道扬镳

子玉死后,若敖氏又有多人担任了令尹这个职位。但是整个斗家的巅峰期已经过去。城濮之战,斗家亲军伤亡惨重,经过多年的恢复,在斗勃时期又组织了一次对宋国的作战。而救援宋国的又是晋国。这一次楚国又败了。不仅仅败了,而且楚国太子商臣趁机污蔑斗勃要为本次失败负责而杀掉了他,接着又发动政变干掉了楚文王,自己当了楚穆王。

从此以后斗家和楚王就开始了分道扬镳。

斗宜申发动了一次对楚王的刺杀行动,很遗憾这次又失败了。而下一次的叛乱发生在楚庄王时期。

斗克之乱,是若敖氏整体覆灭前的一次大型反叛活动。当时楚庄王才刚继位不久,而子孔也就是成嘉和潘崇奉命率军进攻舒国和蓼国。这两个国家位于现在的安徽省六安市附近,是楚国通向淮夷诸部落的必经之路。而斗克就和公子燮作乱。结果并没有得手反而被邑大夫庐戢黎设计诱杀。

斗克之后斗般又做了令尹。可是没多久这位没什么大能耐的斗般就在政治角斗中失利也被处死。

这连续的失利让若敖氏的政治能量损失的很快,而楚王对于若敖氏的不断挑衅也感到非常的愤怒。随着楚国公室不断的增强,一大批反若敖的阵线逐渐形成,最终发动了对若敖氏的最后一击。

四、身死族灭

斗越椒,一个注定要让若敖氏终结的男人终于登上了历史舞台。当年他出生的时候,传说哭的声音像狼叫,斗子文就语言这孩子将会让若敖氏灭亡,建议杀了这个孩子。子良自然是舍不得没有听从这个建议。到了子文快要过世的时候,他的遗言就是让自己的这一枝族人赶紧离开楚国都城到边界小城去避难,希望能为若敖氏保留一支血脉。果然,寓言成真了。

楚庄王九年,斗越椒决定带领若敖氏族人发动了兵变。发动政变的原因很简单,楚庄王已经开始重用另一个大姓,蒍氏家族。这让斗越椒感到,如果不把楚庄王杀掉,若敖氏将会遭受灭顶之灾。当时的他非常自信,因为拥有足够多的楚军主力,足以抗衡楚王。

在拒绝和谈之后,楚庄王联合其他的宗室大族完成对若敖氏的灭族之战。宣公四年秋七月戊戍,楚庄王和若敖氏在皋浒作战。楚王顶着巨大的军事压力奋勇争先最终击溃了强大的若敖军。至此,长期霸占楚国政坛的若敖氏就要消失了。

五、最后的秘钥

楚国的复兴从楚武王一直到楚庄王都是依靠若敖氏,在他们的不断努力和经营下楚国最终崛起成为了南方大国,也多次挑战中原霸权。但是楚王也越来越受到来自若敖氏的霸权威胁,当王权受到挑战,两者必然要进行一次殊死的决战。历史证明,若敖氏败了,但是楚庄王却迎来了“一飞冲天”的机会。此后的楚国在北林击败了宿敌晋国,郑国也投靠了他。公元前597年的崤之战,又一次击败了拥有超级豪华阵容的晋国,然后灭了萧国、进攻宋国实现饮马黄河称霸中原的梦想。

也许这就是若敖的宿命吧。所幸的是子文一脉还是保留了下来。斗克黄延续了祖先的血脉,在后世文献中叫做箴尹克黄。另外一只斗越椒的儿子苗贲皇出奔去了晋国,又开启了“楚才晋用”的故事篇章。

楚王最终通过消灭若敖氏,扫清了国内政坛上唯一能够和自己对抗的势力,实现了王权的最大化。但是另外一个方面又让一大批有才干的人看到了国君凶残的一面,不免心生逃离的情节。之后的楚国不断有人才跑到国外去反过来对付楚国,这也算是意想不到的结局吧。

一人幸免

导语:欢迎大家来到建梅说事,楚国由三大家族掌管,若敖氏越椒面生虎相,唯有一人幸免于难。楚国当时的政局是有三大家族掌握着的,分别是:熊氏、屈氏、若敖氏。熊氏是继承国家大统,乃国君的一类人。若敖氏和屈氏则起到辅佐熊氏的作用,是培养国家栋梁的家族所在地,因为这两大家族辅佐有功,所以楚国君和他们约定好:“世代共有楚国,并互为婚姻。”用缔结婚姻的方式把三大家族牢牢地联系在了一起,但这种关系维系了几百年就淡化了。

后世子孙便潜意识的忘记了当初的约定,开始觊觎王位。楚庄王自打登上王位,若敖氏就有人不服气了,想要自立为王,这个人就是令尹子文的侄子越椒。相传,子文的兄弟子良娶了一房美妻,妖艳动人。子文看着女人心生诧异,像是鬼魅变化而成的,有种背后发凉的感觉。于是他就再三劝阻哥哥不要娶这个女人,哥哥一听就恼火了说:“你这是什么意思,你自己单身还看不得哥哥好吗?干嘛老与我过不去呢!”

子文说:”不是与你过不去,是太过美艳的女人会殃及本家。我是怕留下祸根害了若敖氏。”子良不听,他的妻子后来就生下了越椒,哭声震耳欲聋。正巧子文经过,他忧心忡忡地说:“此子熊虎之状,豺狼之声,不杀,必灭若敖氏。”子良不想听他胡说八道了,就把他赶出了家门外。回到家后,子文泪流满面地对妻子哭诉,说我们这一族走到头了。越椒慢慢地长大成人了,被任命我司马,可他嫌这个官职太低了,想要当丞相。

楚国由三大家族掌管,若敖氏越椒面生虎相,唯有一人幸免于难

楚庄王哪能让一个小孩胡闹呢,便断然拒绝了他的请求。越椒怀恨在心,到处在宫内宫外散部楚庄王熊泽的坏话和谣言,还发誓要与楚庄王势不两立。楚庄王征求叔敖的意见。叔敖也不怕得罪人的说:”越椒想求的恐怕不止丞相一职,而是王位。越椒年纪尚小就如此嚣张势利,长大了恐怕会乱了朝政,请陛下三思。”楚庄王问:“那该如何处理这件事呢?”孙叔敖回答:“后发制人而受制于人,陛下应该主动出击,取威霸权,成败就在此一举。”

楚庄王同意了,只是感慨地说:“没想到百年后,三甲去其一。”最后楚庄王取得了这场势力悬殊战役的胜利,若敖氏战败,家产充公,族人被悉数送入大牢,永无光明之日,到头来全族上下就留下了子文的一个孙子。从此,君权加强,楚国的权贵再也没有人敢向楚庄王挑战了。楚国经过几十年的励精图治,逐渐发展成为了不可小觑的大国。楚庄王觉得是时候入主中原,称霸诸侯了,就率兵攻打郑国,郑国整体实力不如楚国,向周边的诸侯国求助。

晋国最靠近郑国,假如郑国落败,自己国家的边境就会受到威胁,出于这个考虑就派出援兵去支援郑国。孙叔敖见晋军来势汹汹,就提出暂时示弱,诱敌深入的方法。果然,晋军看楚军被打的节节败退,便想要乘胜追击,小支部队把他们引入圈套,然而迎接他们的是训练有素的弓箭手,一阵阵箭矢下来死伤无数,纷纷溃败而逃,晋国就此衰败。这一战也奠定了楚国中原霸主的地位,成为了不可一世的国家。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