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中华张氏的源流

 书缘人生 2021-03-13

中华张氏的源流

清河张氏宗亲联谊会

吾张氏本轩辕黄帝之胄,源出黄帝第五子挥,至今乃为华夏三大姓氏之一,海内外子孙逾亿计,可谓煌煌巨族。

一、张氏始祖挥公

考我始祖挥公,乃为轩辕黄帝之第五子,母为黄帝第三妃肜鱼氏。轩辕黄帝为我华夏人文始祖,华夏文明的重要创始者。肜鱼氏,黄帝第三妃,为炎帝神农氏后裔,生挥、夷彭。肜鱼氏娘娘发明了石烹技术和筷子,是为华夏烹饪业的鼻祖。

图片


(一)始祖挥公

黄帝时期,炎帝部落逐渐衰微,“诸侯相侵伐,蚩尤最为暴”。残暴的蚩尤打败了炎帝,并进犯黄帝的领地。黄帝与蚩尤交战九战不胜。

时有黄帝子挥夜观天象,发现有流星划过弧矢星,并受此启发发明了弓箭。黄帝对挥的发明十分赞赏。再次与蚩尤的交战中,装备了弓箭的黄帝一族大胜蚩尤。

涿鹿之战后,挥因发明弓箭有功,被黄帝任命为弓正,赐姓张氏,封在青阳,主祭祀弧星。

关于挥公最早的记载见于先秦时期的史籍《世本》。在《世本·作篇》中记载“挥作弓,牟夷作矢”,汉代学者宋衷注“挥,黄帝臣也”,但其并未直接指出二者之间的关系。东汉末年应劭著《风俗通·姓氏篇》记载“张氏,黄帝第五子挥,始造弦,实张网罗,世掌其职,后因氏焉。”最早指出挥公与黄帝之间的父子关系。

在最为重视姓氏传承的魏晋到隋唐时期,张姓士族多认同挥公为张氏得姓之祖,而且认为挥公乃黄帝之子。《魏郡太守正议大夫张府君墓志铭》是隋萧皇后母舅张轲的墓志铭,张轲出身范阳张氏,其墓志铭记载“自景(井)宿垂辉(挥),实惟得姓之始。威弧为用,爰自命氏之初。”同时期的《隋故贵乡夫人张氏(妙芬)墓志铭并序》也记载“华胄承姬,挥弧命氏”。

唐开元年间,著名政治家、文学家、名相燕国公张说在为其父所撰的墓志铭中写道“张祖曰挥,帝轩(轩辕)之胤(后裔),肇勋弦木,锡(通“赐”)姓上矣”。唐天宝年间,出身敦煌张氏的右龙武军大将军张登山的《墓志铭》记载“其先轩辕第四子,……,从居赵地,世为冠族”。撰于唐穆宗长庆四年(824)的巴县云篆山石马乡《张氏族谱序》记道:“张本姓姬,出自轩辕黄帝第五子也。三妃肜鱼氏生挥,始造弓矢,正主祀弧星,赐姓张氏。”

唐代中后期,出现了挥公为黄帝之孙的说法。唐林宝的《元和姓纂》是最早提出这种说法的姓氏著作,其中说“张氏,黄帝第五子青阳生挥,为弓正,观弧星,始制弓矢,主祀弧星,因姓张氏。”宋代学者洪迈等早有指出《元和姓纂》成书仓促,其中错误百出。但欧阳修《新唐书宰相世系表》引用了该书,因为欧阳修在道德文章上的影响力,“黄帝子青阳生挥”的说法开始泛滥。

在宋朝,坚持“挥为黄帝子”的说法仍是主流。北宋官修韵书《大宋重修广韵》记载“张氏出自轩辕第五子挥。始造弦弧,以张网罗取禽鸟,世掌其职,遂以为氏。”北宋邵思《姓解》与刘恕《通鉴外纪》的说法也与此相同。

在各地张氏宗谱、族谱中“挥为黄帝子”的记载很多,普遍被各地张氏宗族所认可;“黄帝第五子青阳生挥”的说法出现较晚,认可度不高;我们更有理由相信传世家族谱中“挥为黄帝子”的记载是正确的。但无论是“从子说”,还是“从孙说”都认为张氏是轩辕氏之胄,挥公为华夏张氏的鼻祖。


图片

华夏张氏祖庭挥公雕像


(二)国封青阳

挥公因功官封弓正,赐姓张氏,封国青阳。青阳在哪里?

根据古天象学,“青阳”乃为黄帝时期祭祀弧矢星的地方。弧矢星又名天弓,属于井宿,意为“(射天狼的)弓箭”。《周礼·春官》载:“以星土辨九州之地。”中国古代观察星象皆是以国都为坐标的。《史记》记载击败蚩尤后,黄帝“北逐荤粥,合符釜山,而邑于涿鹿之阿。”定都河北涿鹿。因此河北涿鹿对应天空中的北极星。井宿在南,对应的是河北邢台。邢台古称井方、邢。《易经》曰“井(邢),德之地也。”青阳又有春天之意。每值井宿东南的弧矢星就会运行到南部天穹正中,就是一年春天到来的时候。其所对应的地方就是青阳之地,也就是今天的河北清河。

中国很多关于春天的民间习俗都起自于清河,比如“鞭春牛”的习俗。清代之前冀东南的张氏先人墓葬的棺木上经常会以天弓的方位摆上弓矢。这些都是证明青阳就是河北清河的有力佐证。

周定王五年,黄河在宿胥口决堤东流。原黄河故道形成了黄河的一道分支——黄河北流。北流的支流河水清澈,因此也被称之为“清河水”,即“清河”。秦王政始设清河郡,治所在青阳县。因为青阳为清河郡治,且“清”和“青”读音一致,汉代人们逐渐将“清阳”和“青阳”混用。在中国传统地名与方位观念中“以山南、水北为阳;以山北、水南为阴;或以山东、水西为阳;以山西、水东为阴。”有些学者误以为“清阳”的得名是因为它位于太行山以东、古清河以西,以讹传讹,忘记了“青阳”最初的得名是源于天象的缘故。

后世还有其他的地方也称青阳之名。南宋罗泌所编撰的《路史·国名记》“青阳”条下记载有四地称“青阳”:“潭之长沙”“贝之青阳”“宿泗间(青阳)”“池之青阳”。称“潭之长沙”是东汉时期出现的,他们认为“青阳”是“长沙星”的别称,与古“青阳”无关。“宿泗间(青阳)”“池之青阳”则是与东晋之后的移民有关,晋永嘉之乱部分张氏迁居淮泗,将对祖地“青阳”“清河”的称呼带到了淮泗之间。唯有“贝之青阳”才是“国于青阳,后改清河郡”的“青阳”。而秦始皇、汉高祖所设“清河郡”的郡治“青阳”即今河北清河县则是没有任何疑义的。

《路史·国名记》还记载了三个“张”国,“东张”即在“广平府东北”,也就是今天河北清河、威县一带;“西张”在山西太原;“南张”在陕西南郑。清河为古青阳之地,先秦时期境内就有东张城,古大陆泽西南又称“张家泊”,一层层的证据无不指向一个事实:清河就是华夏张氏的发源地。

在宋元时期的张氏族谱中,对张氏起源河北清河的记载也是比较明确的。

元惠宗至元丙子年(1336),历任礼刑二部尚书、总裁宋辽金三史、曾三次出任国子监祭酒的吕思成为安徽泾川县《泾川张氏宗谱》(木活字本)撰写的谱序中写道:

青河郡张氏其先出轩辕皇帝第五子挥公,观弧制矢,赐姓曰张,官封弓正,主祀弧星,国于青阳,后改清河郡。


图片

元·吕思成撰安徽泾川县《泾川张氏宗谱·张氏统谱序》(部分)


该序后收入明万历年间程文肃纂修的安徽泾川县《泾川张氏宗谱》(木活字本)共三卷。该序说明在元初,甚至可以上溯到宋代,学界和张氏子孙就已经普遍认为张氏祖源地“青阳”就是后来秦汉时所设置的清河郡了。

明代嘉靖九年(1530),吏部尚书、光禄大夫、柱国少师、太子太师、谨身殿大学士、国史总裁铅山费宏为《张氏统宗世谱》所撰的序说:“张氏之先黄帝第三妃肜鱼氏生子曰挥,观弧制矢,赐姓张氏,官弓正,国封青阳。挥子昧为玄冥师,司水正,封尹城。”《张氏统宗世谱·本源记》“挥:黄帝第三妃肜鱼氏所生,为弓正,观弧星,始制弓矢,赐姓张氏,国封青阳”。其《得姓郡望》记述:“吾张氏之得姓者,自轩辕黄帝第三妃肜鱼氏之子曰挥,观弧制矢,赐姓张氏;官封弓正,主祀弧星;居尹城,国于青阳,后改清河郡。此张氏得姓之由,而望清河郡者独最。


图片

明·费宏撰《张氏统宗世谱序》(部分)

图片

明·嘉靖九年(1530)张宪、张阳辉主编《张氏统宗世谱·本源纪》(部分)


以上关于张氏起源的记述中,《泾川张氏宗谱》吕思成序出现了青阳后改清河郡”;费宏的《张氏统宗世谱序》中说“挥”国封“青阳”,子昧“封尹城”。《得姓郡望》中在“国于青阳”前多了“居尹城”三字。但“尹城国”在山西太原,“青阳”在河北清河,这应该是将挥“国封青阳”,挥子昧“封尹城”混淆的结果。

在历代古籍和张氏的墓志铭、族谱等史料中都记载张氏的祖源地在河北清河,而且绝大部分张氏族人还将“清河”“清河族”“清河郡”的徽记镌刻在自己的庙号、堂号、神位、牌匾之中,把对祖源地的记忆,深深铭刻在了张氏族群的思想意识之中。

二、中华张氏的播迁

随着时间的推移,生活在青阳(清河)的张氏族逐渐向周边扩散,在一些特殊的历史时期还曾经出现过数次大规模的向外迁徙,如今张氏族人已经遍布全球。张氏族人从清河大规模的向外迁徙主要有四次:一、尧舜时期;二、春秋早期;三、两晋时期;四、宋靖康之变时期。明清到近代,东南的张氏族人又随着下南洋的浪潮迁居东南亚各地,乃至欧美各地。


图片


(一)尧舜时期张氏族人的迁徙

距今约4300年左右的尧舜时期,中华大地洪水泛滥,民不聊生。生活在东部地区的中华先民陆陆续续向中西部晋南、秦东、豫西等地势较高的地方迁徙。

此时张氏部落也随帝尧一起,向晋南、秦东、豫西一带迁徙。挥的儿子昩还担任了治水的官员水正。《张氏统宗世谱》说“挥生昩,为玄冥师。昧生台骀,能业其官”。张氏族人也曾一度从清河迁到了太原。因此张氏祖源地清河后有“东张城”之说,太原有“西张城”之说。

(二)春秋早期张氏族人的迁徙

西周时期,张国以先代贵族后裔的身份被封为诸侯,是邢国的附庸国,也是西周抗击北方猃狁人的重要力量。《路史》说“张,邢之任也。”《广平府志》说“张,在广平府东北”。考虑到古今地名的变化,周代张国应在今清河、威县一带。《诗经·小雅·六月》就记载了张国国君张候仲率师参加抗击抗击猃狁的“太原之战”的故事。

春秋时期,北方少数民族的进攻邢国,张国也遭到波及。邢候向当时的霸主齐桓公求救。在“柽之会”上三国决定把邢国迁离狄人,并将其都城定在靠近齐国的夷仪(今山东省聊城市西南)。一部分张氏族人也随着邢侯东迁山东。前635年,邢国被卫所灭。张氏族人或入宋卫、或入齐鲁。东汉王符《潜夫论(卷九)·志氏姓第三十五》就曾记载“至春秋时,宋有张白蔑矣。”

迁徙到宋卫之地的张氏族人他们怀念故土,或许将故乡的一些事物名称带到了新的居住地,但不能因此而认为宋卫之地是张氏的族源地。

(三)两晋时期张氏族人的迁徙

西晋永嘉之乱后,晋室南迁,定都建康(南京),建立了东晋。部分北方士族跟随晋室南迁,史称“衣冠南渡”。清河张氏的一部分族人也随晋室南渡。

东晋王朝在江南采取“侨州郡县”的办法安置南渡士族。清河士族被安置在了今江苏镇江境内,称为“南清河郡”。南朝宋建立后,北伐收复山东。又在山东境内再次侨置清河郡,称为“东清河郡”。“东清河郡”设立后,南迁的清河张氏部分回迁到了“东清河郡”。

北魏统一北方,恢复冀州清河郡,废“东清河郡”称齐郡。其中部分迁居到“东清河郡”的清河张氏又回归河北。

(四)宋靖康之变时期

自后晋石敬瑭将“幽云十六州”割让给契丹后,从此北方地区失去了燕山屏障,北方少数民族进入中原的通道被打开。从五代到南宋,北方少数民族政权数次南侵,给北方社会造成了毁灭性打击。尤其以靖康之变为甚。北方张氏族人因此大举南迁,散居在江南各地。

公元1126-1127年,金兵分两路,第二次南下侵宋。西路军仍以完颜宗翰、完颜希尹、完颜娄室三大将为主副帅,率军12万余。以8万人兵围太原,5万人堵住潼关宋朝西军。东路军8万人在完颜宗望的率领下兵围汴京(今开封)。靖康二年四月,金军攻破汴京,俘虏了宋徽宗、宋钦宗父子及大量赵氏皇族、后宫妃嫔与贵卿、朝臣等三千余人,押解北上。史称“靖康之变”。“靖康之变”后,金兵肆虐中原,甚至一度攻到浙江宁波。北方民众纷纷南迁。

福建是我国宗族文化保留比较完好的地区,宁化石壁更是全国著名的古代移民集散地,被客家人尊奉为祖地。据福建各地所保留的古代族谱记载,自晋代开始,南迁入闽的张氏开基祖先后有伯纪公、开先公、谨公、延鲁公(衍儒林,鉴湖两派)、君政公(主要为九龄、九皋后裔)、睦公、崇纪公、天觉公、珪公、端公(衍化孙公等支系)、日中公(载公后裔)、元甫公(伯纪公后裔,衍闽台元子公张廖简派系)、天祥公等诸多宗支。

南宋以降,福建、广东等南沿海的中国民众开始下南洋谋生。

(五)明清时期

元末明初的大规模的战争与灾害,使得中原地区道路皆榛塞,人烟断绝”。明政府鼓励人口稠密地区的民众向人口稀少的地区移民。比较著名的移出地主要有山西的泽州和潞州,江苏苏州一带,江西北部、中部等地,因此有了“洪洞大槐树”“苏州阊门”“鄱阳瓦屑坝”等移民点的故事。

明朝末期,福建沿海的民众开始渡过台湾海峡,去台湾垦殖。生活在福建、浙江南部的部分张氏族人也随着这股潮流迁往了台湾。随着清代台湾设府,去台湾垦殖的民众越来越多。新中国建立前夕又有部分张氏族人随蒋介石国民政府迁到了台湾。

明清两代和平时期,东南诸省人口日繁,日地矛盾日益突出,民众下南洋谋生的数量也越来越多。尤其以广东福建为最。生活在东南诸省的张氏族人也加入到了下南洋谋生的潮流之中,从此在南洋也有了“清河张”。

清河,古曰“青阳”,位于泜水、滏水、“禹河”及大陆泽的二级阶地上。上古时期,清河气候温和,水源充沛、土壤肥沃、物产丰富是我们先祖繁衍生息的宝地。古大陆泽南又被称为“张家泊”,表明这里是张氏族人活动比较集中的地区。挥公率领部族在此披荆斩棘为张氏部族创下了大好的基业。一代代的张氏先祖在这里伐大麓之木,或为弓矢,或为舟车;开垦河湖之畔的土地,发展农业种植;在这片安逸祥和的土地上我张氏一步步走向壮大。因此清河也被天下张氏族人称作“华夏张氏祖源地”。

在全国许多张氏宗祠内都悬挂着这么一副南宋时期的楹联:上联:得姓自轩辕,大儒一人,铭垂二篇,辅汉三杰,功高四相,将封五虎,博物六史,貂蝶七叶,原是清河流脉;下联:扬名昭祖德,位列八仙,鼎甲九成,平戎十策,书忍百字,金鉴千秋,青钱万选,道德亿尊,依然文献宗风。这副对联上联嵌入了一、二、三、四、五、六、七一组数字,下联嵌入了八、九、十、百、千、万、亿对仗工整;全联又汇集了十八个与中华张氏有关的历史典故,历数张氏先贤,实际上就是一部张氏简史,反映了我中华张氏子孙缅怀祖先,不忘源出之地——清河的炙热情感。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