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聆听 | 过年,你穿新衣吗?

 似水若烟ssry 2021-03-13

写给你的第599篇原创

品茗读书行走拍摄

一意孤行旅行去

      点击绿标倾听哦

   文|似水若烟   朗读|似水若烟

“年”对于每个中国人来说,都有独特的味道。

过年,是街上的张灯结彩,夜晚绽放于夜空中的烟花。

过年,是家家户户的人来客往,门前新贴的对联。

过年,是家里新添的喜庆花木,高挂的红艳灯笼。

过年,是小孩子身上的新衣,那兜里鼓鼓的压岁钱。

过年,是商铺里传来恭喜发财的歌声,菜市场上飞涨的菜价。

过年,是年前街上熙熙攘攘的人群,到处塞车的喧闹;到了除夕晚上,却忽然空了下来,寂静得犹如深夜两三点的空灵与荒芜。

过年,是正月初一早晨街上的空无一人与临近中午高速公路越来越多的出游车辆造成的拥堵。

过年,其实最温暖的还是除夕晚上的团圆饭。爸妈做的家常菜、包的饺子是爱的表达。
最平凡、最真实的幸福,饭已做好,等你回家!年夜饭是对团圆的渴望,是对家乡的思念。再多未竞的事业,都不及父母一句“回来就好”

我们总说,年味,起来越淡,越来越无味了。

不再需要新年才有的新衣,不需要过年才能有好吃的,除了有个团圆年的期待,其他的都不再是过年特有的味道了。

渐渐淡去遗忘的风俗,渐渐冷淡了的人际往来,渐渐改变了的生活习惯,渐渐褪去的对节日的热衷。

如今的年味,更多的只是剩下节日放纵的晚睡晚起与到景区里人挤人肩挨肩的接踵。

而过年的底色,是红,红灯笼、红对联、红鞭炮,红福、红包、红窗花,红围巾、红手套、红衣裳,热闹的、喜庆的,欢乐的、祥和的。

说到了过年,我想聊一聊过年的仪式感。

过年的仪式除了除夕一家人谈笑风生温暖温馨的围炉,还有一个我认为便是新年穿新衣。

上次几个朋友一起聊天,有同龄人也有小一辈的,年轻一代的说今天全身的衣服都是新的。我笑问:“不等过年再穿?”

“若论吃喝穿着,现在的人天天都像过年,所以新买的衣服即买即穿,再也不用留到过年了。”朋友Y说。

“就是,过年穿新衣这个风俗不单单成年人没有再遵承,小一辈的也都没有这概念了。”朋友L说。

“以前过年才能穿到新衣吃顿好的,所以新年才会成为期待,如今天天似过年,甚至就算平常日子也比以前过年还好,新年再穿新衣就没必要了。”朋友Z说。

朋友们的意见居然出奇的统一,就是年味渐淡,过年穿新衣也慢慢地不再当回事,甚至都觉得好老土了。

而我的意见正如生活需要仪式感,而过年自然也要穿新衣。

新的一年,从头开始。让往昔归零,从头再来。

我们把家里装扮一新,窗明几净,我们自己更应该从新衣开始,耳目一新。

新的,是希望,是期盼,是向往,是美好,是期待。

生活的仪式感是我们依旧对日子饱含热情,过年穿新衣是我们对节日依然注重。

节日之所以为节日,就是与其他普通的日子不同。有其特有内涵,饱含的深意,深藏的韵味。

我们把普通日子过得寻常,如果连节日也不再注重了,心,就真的老了。

一切的衰老是从厌倦开始,对生活不起波澜,对节日不再用心,对希望不感兴趣,对美好不抱幻想。懒得去动,懒得去做,懒得去伤心或者快乐。

不怕你笑话,不只是我家俩孩子过年要穿新衣,我也依然保持着新年穿新衣的习惯。

不管别人如何善意的嘲笑,或者夸张的惊讶,我都能心安理得地一一接受。

俩孩子渐渐长大,那天小小子说,在有仪式感的家庭里成长的孩子就是不一样,并且非常肯定我这个当妈的用心。

在富有仪式感家庭长大的孩子,他们更能感知生活的热情,传统的文化,并且在耳濡目染里更懂得感恩与珍惜。更加富有幸福感。这是我没有想到的意外收获。

当然,也不是说过年就一定要穿新衣,每个人每个家庭都有自己对过年的理解与注重,或者你的仪式是拍一张全家福,一家人共同完成一个目标,或者举家到一个心仪的地方度假。对于我来说,过年的饮食没有变化,过年也基本很少走亲访友,我便只能用穿新衣服来表示对春节的向往希冀与寄托美好了。

今年,先生依旧出差,我们提前清扫庭院,把这个过年最隆重的仪式给提前完成。

而年味

还是客厅里招财树上我亲手挂上的红灯笼。

是年年妈妈亲手养上的几盆开花的水仙花味。

是露台上亮至晨曦的五色彩灯。

是朋友精心培养的珍稀花木。

是一家人着新衣喝好茶团团圆圆的闲话家常。

更是我与先生一起打扮房子装点露台清理院子的辛勤身累心不累。

至于有没有出游,是不是热闹,却真的越来越看淡。

这个年,有期待,有忙碌,有欢喜,也有担心,牵挂与烦恼。

或许,酸甜苦辣,才是烟火;喜乐忧恼,才是生活。

我愿在外过年的先生平安健康,一切顺利。

我愿高三的小小子能够所有努力有回报,实现他想要实现的目标。

我愿大二的大小子好好珍惜大学的生活还有学习的机会。

我愿我妈身体健康,平安喜乐。

 渐渐淡去的年味,最大的祈盼便是一家人平安健康团圆幸福。

201922日星期六1822

致歉:本来想重新朗读一遍,自己听来,诸多不满意。可忽然觉得有点累,大家包容哦。如果实在听不下去,就干脆关吧【捂脸】

— 闲来茶庐 IDssry526

闲来茶庐,不问过去,不探归处,有闲来茶。

所候的,是花枝春满,所待的,是南方嘉木

似水若烟 新浪十大文学名博 有颗少女心的70后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