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17岁男孩跳桥身亡:如果他在天上看到母亲的崩溃……

 似水若烟ssry 2021-03-13


写给你的628篇原创

品茗读书行走拍摄

一意孤行旅行去

一意旅行

南方嘉木的【一意旅行】伴你到远方

最美的旅行是有茶有你的慢时光

— 闲来茶庐 IDssry526

闲来茶庐,不问过去,不探归处,有闲来茶。

所候的,是花枝春满,所待的,是南方嘉木

似水若烟 新浪十大文学名博 认证情感博主

4月17日晚上,

上海卢浦大桥上,

一个男孩突然冲出车门,

从高架桥上跳了下去,

紧追在后的妈妈,

因为没有抓住男孩,

捶胸顿足,嚎啕大哭。

每个人看到这样的画面,

都能感受到这位妈妈的痛苦与难过。

所以,很多网友指责这个男孩:

“现在的孩子真是太娇贵太脆弱了。”

“现在的孩子就是受不了一点委屈。”

“养了十几年说几句就受不了,真是。”

评论里面,网友点赞很多的一句是:

“这么脆弱,以后到社会上也是个废人。”

但是,其实完整的视频是这样的:

母亲突然把车停在高架桥中间,

不顾身边滚滚车流,

竟然跑下车去骂后排的孩子。

这位母亲的情绪显然已经失控,

一定骂了很多难听的话。

骂完之后,她回到前排,

不知道又说了什么,

孩子突然夺门而出,

穿过公路跳下了高架桥。

一位网友推测说:“根据我的经验,母亲肯定说了刺激的话,例如'有本事你跳啊’。”

我们无法确切知道这位母亲到底说了什么,

但是,不可否认,孩子的死亡,其母亲也有不可推卸的责任。

一个网友说得好:“我就一句话,这妈为什么要在高架桥中间停车?”

3

也有很多人表示理解这个孩子。

为什么理解呢?

“有过相同经历的人才会懂。”

有一个网友举例子说:

“我爸经常辱骂我。有一次,我在报纸上看到一个小孩被父母骂了以后跳楼的新闻,就拿去给他看。

我爸看了以后问我:

你拿来给我看是什么意思呢?

意思是说我骂你,你就要跳楼?

我支支吾吾说不是,

他说:那你想干嘛?想跳楼?那你去啊。

我当时差点真的就跳楼了。”

很多时候,毁掉一个人,就是一句话,一念之间而已。

4

看到这些网友的留言,

我想起了前段时间看过的一个视频。

一个中年男人跟儿子发生了争执,

他越说越激动,

然后从抽屉里掏出一把枪,

扔到桌子上,对儿子说:

“养你这么大有什么用,你还不如死了算了?”

儿子立马抓起枪,

对着脑门就扣动了扳机。

一开始中年男人还以为儿子开了空枪吓他

立马给了孩子一巴掌,然后才发现,孩子已经死了

中年男人和他老婆,坐在地上嚎啕大哭,追悔莫及。

我觉得一位网友说得特别好:

“我看到的,

不过是一个崇尚暴力教育的母亲,

一个不懂得控制情绪的母亲,

一个不尊重生命安全的母亲,

教出了一个不会控制情绪、看不到自己生命价值的孩子。”

我们不是当事人,所以才可以坐在电脑前,隔着屏幕冷静的分析。说一些站在母亲立场,或者孩子立场,或者事件本身中肯的评论与言谈。

不管孩子与同学发生矛盾的事件起因是什么,但悲剧的根源是母亲没有控件好自己的情绪,孩子或许还处于叛逆期,家有叛逆期孩子的家长都会知道,这个时期的孩子有多伤父母的心。而家长的负面情绪越高,孩子就会叛逆得越厉害。你把话说狠了,他就会狠给你看。如果,孩子的母亲知道后果,她还会不控制好自己尽量好好说话吗?如果,孩子死后真的有灵魂,看到母亲崩溃的场面,他会怎么想呢?

 

一开始,他可能会觉得很解气,你不是让我跳下去吗,我如你愿了,跟你赌这一把,我赢了。这么多年,你发泄在我身上的以爱之名,以我都是为你好的辱骂,管教,伤人肺腑的话,你才知道有多疼?你不是那么不待见我,那么侮辱我吗,那我死了,那不是如你愿了,你还哭什么呢?早知今日,何必当初?早知我生出来你如此惹你生气给你丢脸,那你生我干嘛?如今我死了,满足你的心愿,你又哭什么呢?

他会觉得这一次他赢了,有一种胜利之后的满足感与报仇雪恨似的快感。可是接下来,看到父母的伤心欲绝,悲痛崩溃,往日父母对他的疼爱,包容,呵护,爱惜都会涌上心头。

 

从他记事起,父母对他都是满满的疼爱。尽自己所能给他最好的吃穿,陪他上学放学,写作业。获得的每一次考试成绩,都有父母的嘉奖;每一次跌倒,都有父母心疼的安慰。17岁的他,应该正在上高中,他原本可以参加人生最难忘的经历就是高考,然后信心满满上自己喜欢的大学与专业,可以遇见心仪的女孩子,谈恋爱,旅行,工作。当他结婚生子的时候,父母会为他而高兴,帮他照看孩子,做了爷爷奶奶。他也能体会到当父亲丈夫的幸福与责任,知道当年父母养育自己的不容易,慢慢长成一个成熟的人,爱家爱妻子,敬父母,疼孩子的好男人,可如今,只剩下父母撕心裂肺的痛哭与愧疚难过的崩溃。那不是他想看到的一幕,他的死,也不是父母想要的结果,如果没有那冲动的一跃,该多好?

至于他的母亲余生都会活在愧疚与痛苦中。如果早知道是这样的后果,最后会亲口逼死自己的孩子,她怎么舍得说出口,骂得痛快,任自己的情绪不受控制的发泄呢?

 

父母与孩子原本是这世上最亲密最疼惜的关系,可往往在孩子的成长过程中,父母与孩子都或多或少成了对立面,甚至是仇敌。那个我们含在嘴里怕化了,放在手心怕摔了的孩子,叛逆期时会说一些让父母最感到致命伤害的话。而父母呢,也会因为顾及面子,控制不了自己情绪而口不择言。只因为彼此都认为你是这个世上最亲爱亲密的人,就算我对你造成伤害也是无心的,也会在爱的名义里得到遗忘,谅解与包容。你会懂得,我说让你去死不是真的希望你死。你说,你们真不配当我的父母也不是真的嫌弃你们。因为我们都把后果设想在没有发生,不会有危险的范围内,从来没想过,一旦说出口的话真的兑现了,你会如何的后悔与悲痛?

有时候听到邻居夫妻吵架,妻子对丈夫咒骂恨不得他出门被车撞死。丈夫也不甘示弱,诅咒妻子得了绝症。

可能吵架吵多了,没把这些话当话,但听得我们是毛骨悚然。

万一呢?

为什么在出口伤人的时候,没有想过后果?

这么恶毒的话哪怕骂仇人都觉得过分,却用在自己最亲密的伴侣身上。

是因为始终认为,不过说说而已,说说又不是真的,说说就会死?哪那么容易就成真?就是因为这样的侥幸,让伤人的话一次次脱口而出,让负责情绪一次次不想控制。最终,一旦悲剧酿成,却又没有如果与后悔药。

 

做父母的,当被孩子气得暴跳如雷,情绪无法控制的时候,多想想话说出口后会造成什么严重的后果,尽量往严重的方面想,再大的怒气都会被其你无法承受的后果给吓消了。

当孩子的,当你用最锋利的剑刺向最亲的父母时,或许会让你看到一瞬间的快感,但随之而来的便是后悔愧疚与难过,多想想父母若有三长两短,你未来的生活难道就会觉得快乐吗?

多想一下严重的后果,我们便能够多控制一下情绪,也能少说些伤人伤心的冲动话语。能够控制情绪和缓解怒气的,唯有爱。明明我们心中充满对孩子的爱,可却因为顾及自己的面子或者是因为恨铁不成钢,就把最伤人的话刺向孩子。很多时候,我们的怒气是因为孩子没有按照我们自己的方式与思维,所以便让我们武断地认为是错的,是不听话的孩子。可当青春期的孩子已经有了独立的意识,强烈地意识到他需要被尊重被当成一个大人来看待,而我们却还一味地觉得他只是孩子,从而忽略了他的人权与尊严。

我们对孩子最不缺的便是爱,我们此生的希望不过是愿孩子平安健康快乐的成长。其他的面子,成名成材其实都要建立在孩子平安健康的基础上。只有孩子健康快乐,才有可能有进一步的奢求与期盼不是?

 

想想我们小时候,或许也曾被家长骂得想死的心都有,既然如此,我们又如何能够让我们最亲爱的孩子也承受一样的伤痛呢?这位母亲或许也生长在那种被骂得一无是处体无完肤的原生家庭里,所以要把原生家庭带来的负面影响尽自己最大的力量去切断克制,除了时刻提醒自己用不含诱惑的深情去回应,就是把可能发生的后果想得很严重。从而杜绝有可能造成悲剧的发生。

科胡特有句话:“一个功能良好的心理结构,最重要的来源是父母的人格,

特别是他们以不带敌意的坚决和不含诱惑的深情去回应孩子需求的能力。

什么是不含诱惑的深情:

“我对你好,是发自内心的意愿,不求任何回报,我爱你,只因为你是我孩子。

我从来不把我认为好的给你,而是帮助你获得你想要的。”

 

有个网友有两个男孩,平时与之沟通基本无效,就连高三都不肯好好到学校学习,而是执意要在家里复习。这位网友在劝说无果的情况下,顺从了孩子的意思,虽然无奈,但他是这样安慰自己的,我只求他们不到外面惹事生非,不走歪路,不吸毒飙车,平安健康我就知足了。至于考得怎样,不管如何,只要想读,总会有大学可以上。不求他们成材,只求他们成人。

待到孩子真的成人了,他就能理解父母的苦衷与辛劳,哪怕他们不能做得很成功,但至少可以像普通人一样生活着,而我们大都数人,也不过都是普通人。

说实话,这位网友的两个儿子实在也让他伤透了脑筋,但至少没有发展到严重的后果,如果一味的与孩子对抗,一味的要他遵从我们的意思,轻则自暴自弃,严重时或许会有你无法预测的后果发生。那真不是我们所能面对与承受的后果。

来都来了,点个在看再走吧~~~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