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二战后,美国对日本的经济为何从“不过问”转变为“扶持”?

 写乎 2021-03-14

作者:吹雪

(一组50年代的日本图片)

1950年至1954年是财阀系企业集团形成的初级阶段,其大背景是美国支持下的日本资本主义的复兴,而美国对日占领政策的转变和日本经济的恢复是财阀系企业集团初步形成的主要背景原因。

(一)美国从“不过问”到“扶持”的转变

美国初期对日政策的目标,是使日本彻底非武装化和非军事化,对于如何复兴日本经济问题,美国采取不过问的态度。

但是,由于1947年“冷战”国际格局的形成,美国从自己的全球霸权战略出发,从1948年起,开始转变对日占领政策,即扶持日本,使其在军事上变成美国在亚洲的前哨基地,在政治上成为反共堡垒。

美国对日占领政策转变的最明显的表现是援助日本恢复经济。

1948年1月,美国的《德莱伯赔偿方案》提出大幅度削减日本对战争的赔偿数额。1948年5月,美国“五人审查委员会”赴日,调查《经济力量过度集中排除法》的实施情况,至12月,美国提出《稳定经济九原则》,指令日本政府执行,并自1949年起促使日本政府实施了“道奇计划”。同年,美国宣布停止实施日本对战争的赔偿。1950年6月,朝鲜战争爆发,处于被占领状态的日本在经济和军事方面大力支持美国,于是在经济上出现了“特需景气”,到1952年,日本经济基本上恢复到了战前水平。美国改变对日占领政策的另一重要表现是推动对日讲和的提早实现。

1951年9月,《旧金山和约》签订,日本由此成为一个主权独立的国家。接着,美国还采取了一系列扶持日本垄断资本的措施。1952年3月19日,GHQ(美国占领军总司令部之简称)下令解除对日本的战争赔偿工厂的指定。1952年4月24日,GHQ许可旧财阀商号。1952 年 4月26日,GHQ 向日本政府归还指定为赔偿对象的850家工厂。

正是在这样的背景下,日本垄断资本迅速复活。

(二)财阀系企业集团形成:重组

朝鲜战争极大地刺激了日本经济的迅速恢复和发展,其中大企业,特别是生产“特需”物资的企业在朝鲜战争中受益最大,实力得以迅速恢复。另一方面,朝鲜战争以后,日本垄断资本加快了重新集结的准备工作。

1950年7月,日本政府宣布“解散财阀”结束,撤销了控股公司整理委员会,废除了一系列限制财阀的法令法规,如《会社证券保有限制令》《关于禁止使用财阀商号和标志的法令》等。

1953年9月,日本政府又对阻碍垄断资本重组的最大障碍《禁止垄断法》进行了第二次修改,但由于设立控股公司仍被禁止,所以不可能重建战前那样的金字塔型,但这次修改为日本垄断资本以企业集团形式重组提供了法律保障。

这时期财阀系企业重新联合的主要活动是财阀系综合商社的重新统一,以及财阀系银行向同系企业提供巨额优惠贷款等。“三菱商事”、“三井物产”和“住友商事”三大综合商社的重建和新建,是财阀系企业集团初步形成的标志。

近代三井财阀的“三井物产”和三菱财阀的“三菱商事”,作为综合大商社和“跨国公司”,对日本和世界经济贸易产生过重大影响。在解散财阀的改革中,“三井物产”和“三菱商事”分别被进行了重大分割。

1952年前后,“三井物产”系公司和“三菱商事”系公司开始向重新联合的方向发展。1954年,原“三菱商事”系公司实现了统一,仍称“三菱商事”,成为同业界头号商社。“三井物产”系公司,1955年合并为“新三井物产”和“第一物产”,1959 年最后合并为“三井物产”。第二次世界大战前,住友财阀不曾拥有独自的综合商社,1952年6月“住友商事”成立。

三大综合商社的重建和新建,意味着三大财阀系企业在流通领域已经联合起来,这是财阀系企业集团形成过程中具有重要意义的事件。后来,三大综合商社不仅成为财阀系企业集团内企业相互贸易的媒介,而且成为企业集团的核心圈企业,地位与集团内的银行和中心企业同等重要。

1955年至1962年,在日本进行新的重化学工业化、社会化大生产进一步发展和经济高速增长的背景下,财阀系企业集团正式形成。在这个时期,三大财阀系企业继续采取多种形式进行重新结合,法人企业“相互持股”结构的确立和社长会的成立是财阀系企业集团形成的两个重要标志。

(三)财阀系垄断资本重新集合的一个重要方式是“系列融资”

“系列融资”出现于 20世纪50年代初,而作为企业集团内的金融体制,即“系列融资”体系则正式形成于这一时期。因为这时期的重化学工业化是以大规模民间设备投资为主导的,企业投资新设备、新产业,需要大量资金,但靠自身内部资金积累无法满足。

所以,在当时日本直接金融落后的情况下,在解散财阀改革中没有受到冲击的财阀系大银行便向同系企业提供巨额贷款。财阀系大银行为了帮助同系大企业,经常违规“超贷”,而财阀系大企业则经常向“主银行”“超借”。银行与企业紧密结合起来,这有力地促进了财阀系企业集团的形成,也有利于企业进行大规模设备投资。与此同时,银行成为企业集团核心圈的重要成员。

除了以银行为“枢纽”外,财阀内部还建立了“共同投资公司”,这是财阀系垄断资本集结的另一重要方式。1955年以后,日本在重化学工业的带动下,不仅产业结构正在发生变化,而且能源结构也由原来以煤炭为中心改变为以石油为中心,于是需要发展石油化学工业和原子能工业等新兴产业。由于新兴的产业是资本和技术密集型产业,故旧财阀系大企业决定联合起来,设立共同的投资公司,向新的石油化学工业和原子能工业发展。

1955年7月,三井系8家大企业共同出资建立“三井石油化学公司”,1956年4月,三菱系8家大企业共同出资建立“三菱油化公司”。住友也建立了“住友化学公司”。1955年6月,三井系 34 家大企业组成“日本原子能委员会”,同年10月;三菱系 21 家大企业组成“三菱原子能委员会”,1956年4月,住友系16家大企业组成“住友原子能委员会”。“共同投资公司”的建立,大大促进了财阀系大企业在资本、技术和管理等方面的密切合作。

而财阀的最高管理层则是社长会。这个组织的成立是财阀系企业集团形成的又一重要标志。

在战后初期经济危机的动荡中,旧财阀系大企业的高层经营者为共渡难关、求得生存,建立了以情报交换为主要内容的秘密集会,后来,秘密集会发展为集团的领导机构——社长会。

1951年4月,住友的社长会“白水会”成立,1954 年,三菱的社长会“金曜会”成立,1961年10月,三井的社长会“二木会”成立。社长会由该会成员企业的主要领导人组成,社长会成员企业又彼此“相互持股”,因此,社长会实际上是企业集团社长会成员企业的“大股东会”;虽然社长会没有法律上的权威,其决定也未必具有指令性,但对社长会成员企业具有很大的约束力。由于社长会起着最高协调机构的作用,所以,社长会是企业集团相对集中管理的一个重要体现。

小编提示:如果您喜欢这篇文章,敬请转发和评论。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