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赤峰老照片——哈达街的阳沟

 天下掌故 2021-03-16
            赤峰老照片——哈达街的阳沟


     这是1959年在三道街与西横街交汇处以东往西拍的照片。当时百货大楼已建成,为感谢斯大林出兵击溃日本侵略者而立的牌坊尚在,牌楼西边的望火楼也在。无意间把照片右下角的阳沟清晰地拍了下来 。


       有屋需有院,有家便有街,有街需排水。从赤峰有了街道,挖沟排水的认知便自然形成。过去的赤峰雨水丰沛,在没有地下排污管道之前 各条街道,都以阳沟排水排污。
       过去赤峰的阳沟有两种形式。一种是道路两侧各挖一条,另一种是道路中间有一条,一如现在高速公路中间的隔离带。传说原来三道街就是阳沟在中间,而在与西横街交汇处的中间阳沟上,还曾有一座十分低矮的小石桥,人称“奈何桥”,谚称犯人从头道街大獄被押解出来过了“奈何桥”再出了“鬼门关”(现回民商店东侧小胡同)这犯人就死定了。又传武艺高強的丁大辫子,看到几个人推装满柴火的二轮车过不了“奈何桥”,便喝开众人以一己之力把车推过桥去……
       各家各户门前的阳沟上都自行搭建小便桥,以利出门回家。辙大的(有能力)有钱人家或买卖铺号用石头、木料郑重其事地把桥建得又结实又平坦美观,小门小户的百姓则胡乱找些旧椽子、秫秸、树枝、板皮一搭,上边棚上土抹巴抹巴就可以了。
       阳沟除了排出下雨积水,还有排出家庭污水的作用,什么洗衣水、秃撸鸡洗鱼的脏水齐大乎地(一古脑)一概倒到沟里。一来二去,弄得蚊蝇孳生、臭气熏天。常有人不小心滑到沟里,弄得半身臭泥湯子,狠狈至极。若到汛期,偶有洪水从河套倒灌进来进入阳沟,弄个浮流带淌,甚至有泥蝼够子(泥鳅)在阳沟里扭曲挣扎。这在西大桥头及原娘娘庙、头道街臭水坑等都有所见。
       每到春天化冻后的旱季,人们自发地把门前的阳沟驾(用)铁锨挖出汚泥培到沟帮子上,即疏浚阳沟,不用号召和敦促,也见民风淳朴。
       1945年8月16日,苏军进入赤峰。盘踞赤峰12年的日军已提前溃逃,苏军将司令部驻在三道街西屯望火楼下的大院里,有重兵把守,建暸望及探照灯高台,还把两辆坦克停在门口,有双岗守门。
       有五、六个秘密留下来的日军狂徒藏匿在现步行街路西四道街和伍道街之间的日本饭馆“三鸽料理店”密室中,边喝酒边唱,悲鸣哀嚎。晚九点时,几个狂热的军国主义分子穿上军装,全副武装,头上缠涂有红疙瘩的白布条子持枪在阳沟里或爬或走影身向北运动,再向西拐弯匐行沟中接近苏军司令部,趁警卫不备突刺致两位苏军警卫牺牲。此情况当即为巡逻苏军察觉边射击边冲出来,探照灯照射,坦克手也用机关枪扫射。
       苏军皆持转盘冲锋枪射击,几个日本鬼子以单发三八式枪还击,转瞬间皆饮多弹毙命。
       曾住后幢楼的刘士凯老人回忆说:
      “ 我当时小,听见一阵激烈的枪声,家里大人都很害怕,不知发生了什么事情。第二天早上我跑到事发处,亲眼看到了阳沟里穿着黄军装的日本人尸体,身上很多子弹洞……”
       现如今阳沟已成年轻人没听过的词语,在城里怕永远也看不到了,什么时候消失的也很模糊了,大约在上世纪六、七十年代罢。想来也不是全部一起倏然消失的,而是随着各条街道的泊油化、水泥化、地砖化、铺石化而逐渐消失的。
       记得我念高中参加劳动时(大约在1962年)把昭乌达路道西盟医院正门(当时正门朝东)前的路面由北向南挖下四米深、二米半宽的大沟,把一人直径的水泥管子铺设下去。老师和技术人员都说这是地下排汚水管道,现在回想,那便是赤峰街併除阳沟,实施地下排水排汚的发端罢。
       写排汚臭阳沟的事恐为高雅文人所不屑,然本人隶属社会下层,以低角度看城市巨变亦属正常,权当呓语罢!

万壑松风——本名孙国辉 退休前曾供职市政协文史资料部门,热心学习赤峰近现代史料和摄影,曾出版《赤峰摄影史》及举办肖像摄影艺术个展,文学作品曾被国家及外省报刋选用。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