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论《书谱》中“执、使、转、用”的用笔技法

 法厉无边 2021-03-14

侯景雯/文

书法是汉字的书写艺术,在其发展演变的整个过程中,逐渐形成了一套系统而健全的书法技法与书学理论体系。这些技法与理论可以万法归一,适合各书体的用笔方法,也是书法学习的基本功。众所周知,笔法是书法艺术里的重中之重。执笔和运笔是书法技法的基本,不善于其法者,所书写出点画线条的形质,就很难谈得上书法的艺术美。因此,孙过庭把基本的用笔技法上升到了理论层面,是很有必要的。

在孙过庭《书谱》中有一句话,讲到书法的笔法,他说:“今撰执使转用之由,以祛未悟。”这句话中谈到书法中的执、使、转、用的用笔问题,这四个字在书法艺术上有何意义呢?孙过庭在后文论述中有所解说,高度概括,简单明了。但是,没有书法理论和不能熟练运用技法的人,可能会感到晦涩难懂,语焉不详。

“执、使、转、用”,是古代书法理论上的术语。即执笔和运笔的通称。当代的书法理论上已经很少使用。明代张绅说过,“执谓执笔,使谓运用。”“运用”在书法上也是运笔的意思。“转”,是指行笔中转折处。“用”,是指点画结构间的安排。唐代孙过庭《书谱》:“今撰执使转用之由,以祛未悟。”进一步的解释是:“执谓深浅长短之类是也;使谓纵横牵掣之类是也;转谓钩环盘纡之类是也;用谓点画向背之类是也。”在此论说执、使、用、转的用笔技法和道理,可让学书之人能够领悟:执,是说腕执笔有深浅长短一类的不同;使,就讲使锋运笔有纵横展缩一类的区别;转,是指把握使转有曲折回环一类的笔势;用,就是点画有揖让向背一类的规则。将以上的方法融会贯通,才能书写出优秀的书法作品。

论《书谱》中“执、使、转、用”的用笔技法

一、“执”为长短深浅

“执”就是执笔的技法,也指握笔姿势。说到书写实践,最先掌握的就是执笔。执笔方法是否正确,直接影响到书写效果,历代书家都很注重执笔姿势。在这里要说的是标准且通用的“拨镫法”,也就是我们说最为基础的“五指执笔法”。当然也有人说执笔无定法,苏东坡在作书时善用三指执笔法。苏东坡说:“执笔无定法,务使虚而宽。”[1]据已故书法家沙孟海先生说:“古人写毛笔字用三指执笔法是因古代人都盘腿坐在地上或双膝跪坐在地,桌子很低,悬腕书写。”笔者认为,相对而言,五指执笔法是更为标准和实用的执笔方法。唐代陆希声得笔法凡五字,“擫、押、钩、格、抵,谓之拨镫法。”[2]这五个字指出了右手五指在执笔过程中的功用。

五指的执笔方法,很大程度地发挥了右手的指尖运动特点,充分运用其功能。手指间齐心协力,稳健握笔,轻松活动,灵便自如,腕与指之间的力量汇于笔尖。古人归纳出了五指执笔法的基本要领,即:“指实、掌虚、掌竖、腕平、管直。”执笔上要松紧适度,运笔才会灵便自然,书写出的点画线条才能有力,形成的意与力才能顺畅,从而展现到纸上。不同的书体、字体和书家的执笔,形成的腕力也有微妙之不同,这种异同会带来点画线条千变万化的风格气韵。

论《书谱》中“执、使、转、用”的用笔技法

二、“使”为纵横牵掣

“使”是指控制毛笔的运笔能力,在书法里就是所谓的“运用”,运用毛笔书写线条的能力。孙过庭所说的“纵横牵掣”是表现在用笔之上,可体现出线条的提按顿挫、轻重缓急。中锋、侧锋的用笔,可以展现出笔画的质感。运笔要有节奏上的快慢变化,书写中提按,自然的运行。掌握娴熟的运笔技巧,才能纵横牵制。运笔得当与否,直接影响艺术效果。[3]运笔技法是让书法作品具有艺术审美性和重要法度的原则。

综合来说,运笔能力,收放适度,万法在握。实现这一点,要心中有度,腕底要有力,尽情书写而不逾越法则,才可谓“使”。书家利用柔软的毛笔,从而精准自如地书写,不是一蹴而就的。学书者需要耗费一生的精力去研究与追求,才能炉火纯青,随心所欲地书写,进而体现出自己的书艺审美理想。

论《书谱》中“执、使、转、用”的用笔技法

三、“转”为钩环盘纡

“转”在字典里有改变方向和位置的意思,在书法术语中也保留了原意。“转”是用笔的技法。孙过庭说的“钩环盘纡”,在书法中,多为行草书里曲线的用笔方法。在现代书法术语上也多用“转折”代述,正所谓“转以成圆,折以成方”,如此一说,可以理解为圆笔线条和方笔线条的用笔。书法的点画线条有三种形态,方笔、圆笔及方圆兼备,也就是“转”的用笔法。

孙过庭所谓的“转”实际上可以指书写一个笔画的形态,无论是“钩环”或是“盘纡”,从开始的起笔到结束的收笔,都有一个完整的快速书写过程。书写好一个点画,需要完成起笔、行笔和收笔三个基本环节,在行书和草书的字形中,也可以把它们看作一个完整的部分,即起笔到收笔的运笔过程。“转”就是点画线条的运笔路径。孙过庭的“钩环盘纡”这四个字,要深入地理解认识,不仅仅是点画的形态和运笔方位的变化,更体现出是对线条质感与字间变化的追求。

论《书谱》中“执、使、转、用”的用笔技法

四、“用”为点画向背

对于“用”的解释,这就涉及到点画线条和汉字造型问题,以及对书法字形规律上的继承和借鉴问题。如此理解,是因为“用”在汉语中有“使用”、“采用”的意思,在书法里进而引申为点画安排之意,技法之用也。孙过庭说的“点画相背”,即说明了点画的造型问题,也饱含点画线条和字间结构处理的技法。我们可知道,点画线条的造型有相背,字形结构一样也有相背的特点,这些技法更多地是从前人的经典字帖或优秀作品中学习借鉴而来。因此,对于我们学习书法最基础的就是临摹古人碑帖。

书法中点画相背的处理绝不是独立存在的,一是与书法家书写的作品整体风格有关;二是与独字中内部点画线条之间相关。更进一步来说,也和单字所处的局部章法,甚至通篇的章法、形态,都有一定的关系。这种关系在各书体上都有存在。点画线条间相与背的关系,有直接也有间接关系,有间隔的点画更能展现相背关系。

事实上,如果我们对历代经典书法家的作品大致有了解的话,不难发现,他们的作品中,都有不同程度的对前人优秀书法作品借鉴的痕迹,这也可以理解为一种“用”的形式。我们学习书法,要从古今的优秀书法作品中取其精华,学以致用到自身创作技法实践中。

综上所述,在学书过程中,临摹书法家的优秀作品是不可缺少的部分。在临习孙过庭《书谱》时,对于书法的笔法、结体及章法有了更加深入地理解,就体会到古人写字的法则。书法的笔法是执笔和运笔的方法,要借鉴前人所总结的经验与方法,与现今实际相结合,在自身技法实践书写里,得以运用。在符合社会背景与自身技法能力之上,表达自己的情感于书法作品中,才能更好地彰显书法艺术之美。

(原载于《书法导报》)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