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钱志亮:儿童入学必备的8种能力

 水晶苹果360 2021-03-14

导语:大班宝宝的幼小衔接怎么做?今天,学前教育 给您分享一篇文章,一定会给您很多启发的。

北师大教授钱志亮将儿童入学必备的能力为 种:

幼升小必备能力

入学必备能力

具体内容

视知觉技能

空间关系、视觉辨别、图形--背景辨别、视觉填充、物体再认等

听知觉能力

听觉辨别能力、听觉记忆能力、听觉系列化能力和听觉混合能力等

运动协调能力

大肌肉动作和精细肌肉运动能力

知觉转换能力

听觉到视觉与动觉的转换,听觉语言到动作的转换,视觉到语言或动作的转换,触觉到视觉或语言的转换;

数学准备

数数、对应、分类、排序等基本能力

语言沟通能力

正确接受理解他人言语,恰如其分地表达自己,音量适当,表达流畅,词汇丰富,口语表达能力,体态及肢体辅助语言的应用等

社会适应能力

社会适应能力包括自我效能、情绪稳定、同情分享、处理冲突、文明礼貌、自理能力、自控力、人际交往等

学习品质

学习态度、学习兴趣、学习动机、学习的意志以及学习自信心等

可以看出幼小衔接的内容,除了数学基本知识,词汇量等基本知识技能外,更多的是能力与学习品质方面的准备。面对幼儿园向小学教育环境的转变,是否具备这些基本素养,是儿童适应小学环境,顺利完成过渡的关键,也是终身教育理念下的基本要求。

当我们强调破除幼儿教育“小学化”壁垒的同时,幼小衔接工作,也切勿矫枉过正。在舆论的高压下,有些幼儿园“谈小色变”,以致连正常的幼小衔接工作都不敢理直气壮地去做了,如将“儿童快乐学习”同“知识教育”相对立,在幼儿园实施“禁教”等。幼儿园不是不教,而是以幼儿为本,尊重幼儿的学习方式和特点,科学适宜地帮助幼儿做好升学准备。

)了解小学环境,建立初步感性认识。利用周边社区资源,实现幼小联动,组织“我要上小学了”等为主题的实践活动。带领幼儿走进小学,参观了解小学的学习环境,教学方式,对即将迎来的小学生活,具有初步的感性认识,做好心理准备。

)培养幼儿独立自主的生活和交往能力。良好的生活与交往能力,能够增加幼儿的获得感,减少入学焦虑,增强自信心。幼儿园可以探索开展“书包里面有什么”等特色活动课程,有意识地培养幼儿养成收纳整理的好习惯;在社会交往方面,一日生活中教师要有目的的培养幼儿学会倾听与表达。

)培养幼儿良好的学习品质。3~6 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从政策层面提出“重视幼儿的学习品质”的要求,要求教师要“充分尊重和保护幼儿的好奇心和学习兴趣,帮助幼儿逐步养成积极主动、认真专注、不怕困难、敢于探索和尝试、乐于想象和创造等良好的学习品质。”

良好学习品质的培养不只是幼儿园大班的培养目标,而应是贯穿幼儿教育与小学教育始终,渗透到家校社会生活各方面。首先,在环境氛围上,要为幼儿创设一个具有引导性,能够促进幼儿专心活动的空间环境和心理氛围。其次,在教育方法上,教师要亲身示范,表现出自己的好奇心、主动性、坚持性、专注性、不怕困难等积极的学习品质,帮助幼儿明确学习目标,给予幼儿模仿和学习的机会,帮助幼儿形成积极的学习品质。

)做好家园共育工作,形成衔接合力。幼儿园除了做好幼小衔接工作之外,还要引导家长转变观念,组织各种形式的家长活动,如“幼小衔接”主题讲座,从普及幼儿身心发展规律入手,帮助家长建立科学的育儿观念,探究适宜的育儿方法;此外家长沙龙、家长工作坊等自助式家长交流活动,能够增进家长与家长,家长与教师(或专家)之间的沟通与交流,传递正确的育儿观念,家长之间的沟通往往更能产生共情体验,相比教师讲解更具说服力和感染力。

家庭教育是做好幼小衔接的重要助推工作

1.摆正心态,有所坚守不盲从

对待琳琅满目的兴趣班,家长既不可“蜂拥而上”,也不必“一票否决”。可以选择性地让孩子参加,破除功利性和盲从的心理壁垒,不随大流,不让兴趣班成为孩子的负担,真正了解自己孩子的兴趣和需要,才能做出最适宜的选择。

2.明确目标,树立科学的教育价值观

教育部办公厅印发的《关于开展幼儿园“小学化”专项治理工作的通知》除了对幼儿园教育内容和教学方式做出了严格的规定之外,也要求小学要坚持零起点教学,不得超前超标教学,不得组织入学招生知识能力测试。因此家长大可不必急于让孩子学习小学阶段的知识,幼儿真正衔接的难点不在于课程内容的压力。

小学低段教师普遍认为,幼升小阶段孩子很难适应,主要原因在于:部分孩子不会认真倾听老师讲课,独立思考的能力较差,也有许多孩子不能很快适应小学的作息时间等。因此孩子健康生活习惯的养成和良好学习品质的建立同样至关重要,应足够重视,把握好衔接的关键点,树立科学的教育价值观,帮助孩子做好各方面的入学准备。

3.以身作则,与孩子共同做好入学准备

父母首先要以积极地心态,与孩子共同做好面对新环境、新挑战的心理准备,多与孩子畅想新奇美好的小学生活,激发孩子对新校园的向往之情。

其次要以身作则,榜样示范,帮助孩子调整作息时间,与小学同步。同时锻炼孩子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情,如整理自己的书包,吃饭时自己照顾自己等,让孩子建立独立自主生活的胜任感。

家长还要创设开放、易于交往的环境。多带孩子参加社区活动、小朋友聚会等交往活动,培养孩子学会倾听,不打断别人说话,适时适当表达自己等,提高孩子的交往能力。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