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太极拳:以有形练无形,先有为而后无为

 tjboyue 2021-03-15

形者,形象也,有形之象也。有形之物,必有其象。而人之身体乃为有形有象之形体,有人之形方可谈精神之修炼。拳谚云:“外练筋骨皮,内练精气神。”故而,外形之修炼,乃为太极拳修炼之非常重要之部分,形之修炼是其他修炼之基础也。

《道言浅近说》中说:“无为之后,继以有为。有为之后,复返无为。”可见太极拳从无为而始,经有为之法,而复归无为之境,从简至繁,从繁至简。拳道形体之修炼正是从无为开始,简单起手经有为繁杂,而复至无为简单而已。

练太极拳时,形体有动有静,有虚有实,动静阖辟,虚实转环是其最重要之点,总归要自然而然,方谓得其要旨。

外示安逸,内固精神。未动之先,谓静;未静之前,谓动。此静指盘架开始之前,准备盘架时的预备姿势,平心静气站立,全身调配舒适,以便开始走架,走架前和走架开始后,均要求形体外示安逸,内固精神。此要求贯穿拳架静动始终。不但走架行功如此,在平时日常生活之中,皆保持此种状态,可得拳外之功,不练而练也。

静态时。拳架行功之前,要做好准备,乃为静功。

静功要求外观为:

中正自然,松顺圆满,神定气闲,意归丹田。

中者,人身中轴线要和人身重力线吻合。

正者,符合中之谓也。不俯不仰,不偏不倚,立身中正,浩然正气之立,无有任何矫揉造作之象,凛然不可欺,含威而不露,全身自然潇洒,随意站立,全无行拳装腔作势之嫌。

松者,皮肤毛发、肌肉筋腱、筋膜腠理、五脏六腑全要放松,不着力,以能克服重力而维持身形即可。形要松,意要松,身心全要松。

顺者,主要骨架要顺,从顶至脚,都要符合生理之要求,顺生理,摆顺骨架,其肌肤腠理,四肢百骸,无不顺随。

圆满者,前后左右、四面八方、全身上下均要圆满,做到腹内松静气腾然。

神定气闲,主要指心安理得,无有杂念,抛却其他事宜,心定而神安,专心准备练拳。气闲指要呼吸自然,不要憋气,不思不想如何呼吸,只是顺其自然而已。

意归丹田,意能归丹田,气自沉丹田,气沉则神固。因丹田乃重心部位,气沉而重心稳固,自有稳如泰山之感。

动态时的要求:

轻灵匀活,柔软缓慢,连绵不断,虚实转环。

轻者,重之反也。轻则快,轻虚实变换则灵,轻则缥缈无定,若行云流水,悄若无声。

灵则敏捷迅速,如捕鼠之狸猫,离弦之矢。

匀活,乃走架另一要求,即要一势接一势,一动接一动,势势要匀,动动要匀,如藕断丝连,纺花抽线。

柔软,松而至柔,松而至软,柔软乃柔弱之性,如水之无形,既柔软又刚猛,方能无坚不摧。

缓慢者,不急之谓也。慢工出细活,缓而不散乱,一圈连一圈,圈圈都走到,正因为缓慢,肌肉随圈慢慢走紧时转者松,松转又有紧,不断克服紧,全在缓慢功。

连绵不断,走架不能有丝毫停顿处,如环无端,意长劲远,交手之时,因有连绵之功,劲长无端,彼走不脱,我劲紧跟,敌迫我走,敌短我长,敌追不上,乃为连绵不断之功矣。

虚实转环,虚实变化全在圈中,上下左右皆然,前进后退如是,闪展腾挪,纵横跳跃,劲走螺旋,虚实要转环,此是真窍要。

练形之目的是,疏通经络、鼓荡筋膜。

经络在筋膜下,经络在肌肉中,在体液中循环,在筋膜下勃动,经络如渠道,筋膜连肌肉,神经来指挥,骨骼来伸缩,节节要贯串,气在经络行,内劲方传递。一势接一势,全凭内气转。能循环无端,气血周流,久之行功,自能达应物自然之境矣。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