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谈《黄帝内经》之“春夏养阳,秋冬养阴”

 新用户99775517 2021-03-15

​《黄帝内经.四气调神大论篇》中提出了“春夏养阳,秋冬养阴”的养生原则。原文说道:“夫四时(春夏秋冬)阴阳者,万物之根本也,所以圣人春夏养阳,秋冬养阴,以从其根,故与万物沉浮于生长之门。……故阴阳四时者万物之始终也,死生之本也。逆之则灾害生,从之则苛疾不起,是谓道。从阴阳则生,逆之则死,从之则治,逆之则乱。……”

      为什么要春夏养阳,秋冬养阴呢?很多人不是真正明白其中的道理。

        从以上原文中可以看出,其真正的含义是:人要顺应自然界阴阳消长的发展规律,亦即阳生长,阴收藏的自然规律。

       我们都知道在每年的冬至这一天,白天最短,夜间最长,阴阳消长程度,阴气达到了极点。“冬至一阳生”,从冬至这天开始,阳气就一天天逐渐的生长,阳气由地下开始向外、向上升发,以利于万物之生长,亦即:春生、夏长。直至夏至这一天,白天又最长,夜间最短,阴阳消长程度,阳气达到了极点。“夏至一阴生”,从夏至这天开始,阴气又一天天逐渐增长,阴气收敛阳气以藏于地下,有利于来年阳气(能量)的充足,保障万物之生长,亦即秋收、冬藏。再到冬至这一天,阴气至极。

        人类生存于天地自然界之中,人体的阴阳消长规律和自然界的阴阳消长规律是相顺应的。所以,人类的生存、养生,就要顺应自然界阴阳消长的规律。

        春夏之季是自然界阳气逐渐上升的季节,以助万物之生长。所以,人类也要顺应阳气生长之趋势,养阳以助阳气升发,来保障万物之生长发育,不要扼杀阳气。秋冬之季是自然界阴气逐渐增长的季节,以收藏阳气于地下,保障来年万物之生长。所以,人要顺应阴气增长的环境,养阴以助阴气收藏阳气,不要耗损阴气。正所谓:春生、夏长、秋收、冬藏之规律。

       再看《伤寒论》辨脉法中曰:“夏月盛热,欲著复衣;冬月盛寒,欲裸其身,所以然者,……五月之时,阳气在表,胃中虚冷,以阳气内微,不能胜冷,故欲著复衣;十一月之时,阳气在里,胃中烦热,以阴气内弱,不能胜热,故欲裸其身。”由此可见,春夏养阳,秋冬养阴,即俗话说的,冬吃萝卜夏吃姜,其理即明,而非虚论。所以,人们夏天尽量不吃冰镇寒凉之品;冬天尽量少吃麻辣火热之物。

       这就是为什么春夏养阳,秋冬养阴的道理。其实,每一天的子时0点和午时12点,也是阴阳消长的界限,都应该遵循上述养阴和养阳的规律。这是典型的顺应自然,天人相应的养生法则。

   ──李书涛浅悟

   2019年6月3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