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妙评集锦】周子明/新干线佳作品读

 谭文峰sdqtneyj 2021-03-15

作家新干线

作者简介


周子明:1957年生人,籍贯山西省万荣县。1988年出外经商后落户侯马。近年来长居北京谋业。喜欢文学,业余时间坚持写作。

新干线佳作品读

周子明

   因为爱好文学,喜欢阅读文学作品,自加入新干线以来,我对新干线平台发表的部分作品作了点评。谭文峰老师让我把点评过的文章收集起来,发个作品点评专辑。我感到既高兴又不安。高兴的是,谭老师和新干线团队及文友们对我热情的关怀和鼓励;不安的是,我只是个一般读者,并非评论家。因为评论家不同于一般读者,他要在读者与作家和作品之间架起桥梁,不仅要帮助读者进行有益的阅读,逐步提高鉴赏水平,同时也要帮助作家总结创作得失。就我而言,还远达不到这个水平。无论是文学理论知识还是艺术修养、审美感受力,都需要虚心向各位老师学习,不敢以评论家妄称。因此只能算是读后感。现将我修改整理后的文稿按作品发表的先后次序呈现给大家,大家可根据评语对应作品,互相交流,互相探讨。

一、畅月珍/小说/补鞋匠宋婆婆(2016.9.20)

    点评:这篇作品虽短,但刻画人物的方法朴素自然,真切感人,文字简约,幽深含蓄。作品的可贵之处在于,作者把人生和社会巧妙地结合在一起,既真实地显示了社会生活的某些世相,鞭挞了丑恶,又在宋婆婆这个普通人物身上挖掘出善良的人性和一颗美丽的心灵。作品虽短,但简洁质朴,小中见大。

二、刘吉昌/散文/坚硬的砖茶(2016.9.21)

    点评:砖茶坚硬,确实不算好茶,但也确实是上世纪六七十年代晋南农民普遍喝的一种“好茶”。四四方方,厚厚的一大块,像砖一样硬,味浓,劲大,价廉。它印记着那个时代,浓缩着老一辈人苦涩的生活经历和勤劳节俭、质朴善良的传统美德。这篇散文充满着对父亲和那个时代的怀念之情,值得仔细品读。

三、刘云霞/散文/风追司马(2016.9.22)

    点评:刘云霞老师怀着崇敬和赞颂之情,驰骋文史,风追司马,笔力超凡,气贯古今,读来心潮起伏,思绪万千,令人为之震憾。军人英豪气,文界大手笔,刘云霞主席不愧是散文大家。

四、潘斗应/小说/低保申请(2016.9.24)

    点评:简洁精炼的语言,严紧沉潜的风格,短小精悍又不失深沉,抨击时弊而文韵含蓄。为青年作家点赞!

五、师郑娟/散文/旺旺和小红(2016.9.26)

   点评:师郑娟的作品,怀着对生活和大自然的热爱之情,蕴涵着一种清新的生活气息,充满着浓厚的文学味儿。读着她优美的文字,让人感受到一种率真美。在这篇小文中,两只爱犬的主人,一个温文尔雅,一个粗暴狂躁,但在失去爱犬之后,两个爱犬的主人都像失去了亲情一般表现出同样的思念和感伤。朴素、自然、清新、优美的文字,给读者留下了可想象空间......

六、孙卫东/小说/有个姑娘叫小芳(2016.9.28)

    点评:孙卫东的作品,有着一种阳刚、雄浑之气,营造出一种军人特有的豪壮与悲壮气氛。作品通过部队开赴老山前线后,小芳两次来信和寄鞋垫情节的穿插,给人以美感和力量,是一篇歌颂军民鱼水情的好作品,具有一定艺术感染。

七、闫卫星/小说/有个女兵叫柴英(2016.9.29)

    点评:两个军营兵,一对文曲星,追求文学梦,文魂牵一生。作品道出了一对军人因写作而结下的不了情,文心相通,情牵一生。

八、李需/小说/雪落雪的(2016.10.1)

    点评:这篇作品构思新颖,题旨幽婉,意境优美。一场白雪,一群白羊,通过芳子对丈夫的回忆,采用跨越时空的手法,在作者的精心连缀和组接下,记忆中的夫妻生活,像一幅幅蕴意深邃的画面,似一幕幕长短不同的镜头,富有层次地结合在一起,展现出诗一般的意境和甜蜜温馨的夫妻生活情韵。

        雪在下着,雪落雪的,飞舞的白雪使芳子沉浸在对丈夫的深切思念之中。作者并没有人为的美化芳子,而是将芳子对丈夫的深切思念通过雪的联想,抒与一种简约、朴素、自然的叙述手法来表达,这是李需老师艺术创作上的独到之处。

九、刘云霞/散文/走进丁村(2016.10.2)

    点评:走进丁村,你就走进了历史。走进历史,你就了解到中华民族从旧石器时代到新石器时代我们的祖先在茫茫原始岁月中从发展、演变到进化的全过程,了解到中国历史的发源地---丁村,是中华民族的根系宗脉,是中华民族在漫长的迷茫之后民族文化心理和精神图腾的一个强劲的原始支点。对刘云霞老师如此厚重的作品,我不敢妄评,这里,我只想说一句自己的感受:新干线有刘云霞主席的支持和参与,就有了像国家重量级刊物一样的大家风范。期待看到刘主席更多的美文。

十、王爱玲/小说/坏人王拴锁(2016.10.2)

    点评:王爱玲老师这篇小小说,写的是坏人,却让读者从中感受到一股浓浓的暖意。坏人王拴锁病了,“病的快要活不成了”,村民们经常聚集在泊池边的大槐树下七嘴八舌说些解气话,发发怨气。但气话归气话,怨气归怨气,村民们最终还是自发地向王拴锁伸出了援助之手,筹集了两万多元的救命钱。那种冤冤相报的解气心理,正在改革开放的农村中逐渐泯灭。作品虽短,格调极高,是一曲歌颂农村百姓精神文明的赞歌。

十一、陈永安/小说/两个人的村庄(2016.10.4)

   点评:文学作品是一个非常个人化的创作,是属于非常个人化的行为。如果一部或一篇作品没有个人特点,就很难称得上有特色。每个作者都有他对生活的观察、思考和属于自己的写作方式。但有特色的作品一定是自发的、个人化的、个性化的。陈永安老师这个短篇,就是一篇具有个性化的作品。

         因为搞新农村建设,老村子搬上去了,老村与新村形成了上边和下边,下边的老村只住着花子妈和独居着的子贵老汉。两位老人不舍离开祖祖辈辈居住着的老村,作者用上边和下边,喻示着新旧两个时代。两位老人最后都死在了老村,一个是听到儿子被人用刀子捅死后吓死的,一个是孤伶伶地老死的。两位老人死了,老村从此空了。老村空了,却让人留恋过去的历史;新村信息发达,似乎缺少了老村的宁静,村民们在享受安逸生活的同时,却接触到社会上一些骇人听闻的血性事件,甚至就发生在他们身边。这是作者对现实生活提出或者说是绕出来的考问。

        这篇作品也有不足的地方,就像编辑张辉老师说的那样,“文字太绕了,赘文太多”。有些无关紧要的句子写的太长,读起来很不好受,似乎要先练习深呼吸才能读。这就使得一些读者读着读着就失去了兴趣。

十二、辛贵强/小说/狗狗与局长(2016.10.6)

    点评:这是一篇具有戏剧性的讽刺小说,语言诙谐、幽默、辛辣、犀利,构思巧妙,风格明快。尖锐地抨击了为官者不关心百姓疼痒、傲慢、霸气和唯我独尊的官僚作风。作者采用的是对照性的剥露手法,让人物的行为前后相互矛盾,形成对照,使作品产生了一种特有的讽刺力量和喜剧效果。

十三、赵创/小说/心祭(2016.10.7)

    点评:作品中王存保通过不正当的手段造谣中伤,将儿科主任李正直挤下台后升为主任。但在李主任和他父亲这一对亲情父子不幸离世后,升职后的王存保却终日生活在愧疚和不安的自责中。作品采用传统的叙事手法,依籍故事的骨干,成功的突入一瞬真质的内涵,发人深思。90后作家的笔触,不再是单纯地歌颂青春,已深入到对社会和人性的细微观察,才气横出,成为文学界一支不可小觑的主力,可喜可贺。

十四、赵爱玲/小说/星星的天空(2016.10.8)

    点评:这篇小说,初看,似一块不起眼的玉石;细品,却如一位质朴、自然、耐看的靓女,透着款款美韵。作者用散文化的笔法,讲述了中学英语教师星星与儿子超超之间难以融合的母子情结。叙述状物自然、淡朴,以平淡不饰之笔,透视出中学生在高负荷的学习环境中,需要拥有一个属于自己的个人小空间,家长们应多一些关心,多一份理解和宽容。小说最后以星星目睹女学生上官佳跳楼自尽的惨状,给人们画出一个惊人的感叹号:一颗新星在精神和心理压抑的氛围中陨落了!惊人的感叹号后面,似乎还伴着一个大大的问号:家长们是否应该融入孩子的星空,协助他们在空中闪烁?

十五、杨俊/小说/生计(2016.10.9)

   点评:改革开放后,随着形势的发展,大学毕业生由过去恢复高考后国家直接分配工作,变成了自谋职业自寻生路,随之而来的是国有企业的相继破产。大学毕业生由过去的香饽饽变成了“找饭吃”。这篇小说通过两个大学生求职路上的曲折和无奈,道出了两人心中的楚酸。作品语言平实、质朴,求职路上的奔波之苦,读来甚感心酸。作品提出了一个现实问题:怀揣着大学文凭的学子们,将如何适应飞速发展的新时代,如何面对漫漫的人生旅程......

十六、阿敏/散文/家有巧嘴欢乐多(2016.10.11)

   点评:家有巧嘴欢乐多,笔遇才女文韵浓。阿敏的散文,文字朴实、富有生活情趣,人与鸟结下的情缘,激起心中层层感情的涟漪.....

十七、孙振超/小说/拱卒(2016.11.12)

   上部点评:一篇好作品,首先应该贴近现实,贴近时代,反映人与时代与现实的关系。在时代的大潮中是怎样生存以及人的命运人的内心世界在生活中的现状。从这一点来看,拱卒这篇作品在取材、构思、立意、布局方面很贴近现实生活。小说前半部围绕公司老板的外甥---工程处王主任,要求秀柕从工地伙房的贮藏间搬到工程处去住展开情节,老党筋和技术员军师为了不使王主任暗中给工程使绊子,决定从防御转为进攻,拱卒交锋,让秀柕跟着那位公司职员搬到了公司工程处去住,很自然的为下部埋下了伏笔。作品贴近生活,文字流畅,布局合理,有很强的可读性。

       下部点评:在当今物欲横流的经济大潮中,最难最可贵的,就是一个人能否守住自己的道德底线,不贪心,不忘本,在纸醉金迷的环境中保住自我。下部中,秀柕最终通过自我反思,毅然决然地放弃了同王主任的新加坡之行,重新回到了属于他的工地。秀杼通过在外打工,开阔了眼界,增长了经商意识,最后回到了黄牛镇的家乡热土,开办了黄牛镇天伦制衣有限公司,成为公司的总裁。作者怀着对生活对农民的热爱,塑造了秀杼这个农村新人的形象,其中也渗透着作者的审美理想。为改革开放中农民思想观念的转变和农村经济体制的转型,谱写了一曲热情的赞歌。

十八、谭文峰/小说/烽火纪事(2016.10.17)

   点评:谭老师三十多年前的这篇作品无疑堪称经典!作品用回味历史和反思历史的眼光,截取了中条山战役中的两个片段,通过“铜炮壳”和“红房子”两个故事,艺术地再现了敦子和刘河蛮这两个普通人物的爱国情怀和鲜为人知的含冤受辱的往事。读来不禁让人感慨万千。同时对谭老师这种站在历史的高度,点龙画睛以小博大的艺术创作手法深叹不已。

        这篇作品的可贵之处,是作者从“史”中看到了“诗”,可称为诗的小说,或小说的诗,一点也不过分。短短两个故事,容纳了博大的历史内涵。这种艺术创作上的探索精神,值得大家通过作品仔细品味,仔细领会。初学写作的我们,不妨把这篇作品作为范文去反复阅读,定会有所收获。

 十九、谭文峰/散文/历山看秋(2016.10.22)

   点评:虽从未去过历山,读了作品之后,却有亲临其境之感,不禁被谭老师笔下描绘的历山秋景所吸引。作品语言优美,结构严谨,不枝不曼,充满着对历山自然景观的赞美之情,寓思想性、艺术性和审美价值于一体,读来有品诗赏画之美感。

        作者先从历山秋景写起,以历山红叶如跳跃起伏的火焰,似波涛涌动的枫火的壮观景象,把读者带入了“霜叶红于二月花”的仙境;继而一步步推进,描绘出秋林涛声与枫叶相映成趣的秋雾;最后把笔触伸向了历山的最高峰——中条山的主峰舜王坪。高耸入云的舜王坪那万亩之阔的大草甸,在作者细腻的笔触中,映射出“天苍苍,野茫茫,风吹草地见牛羊”的蒙古大草原般的幻境。语境之美,意境之美,可谓诗中有画,画中有诗,诗画相映的美韵令人回味无穷。

二十、高岳/小说/五爷爷(2016.11.18)

   点评:高老师的作品,直面历史的真实,正视“文革”中曾经普遍存在于人们生活中的问题和阴暗面。采用粗线条的大框框,用白描的手法简洁地勾勒出一个结结实实的人物五爷爷。作品若能让五爷爷亲自说出论语中几句有代表性的属于自己信奉的话来,效果会更好。

二十一、胡勿珍/小说/当哥的(2016.11.23)

   点评:胡老师的小说,构思巧妙,写法新颖别致。这篇作品以随社和“脑子有点不灵干”的妹妹桃的家庭日常生活琐事组织情节,以随社媳妇小凤和桃的婆婆对桃漠不关心的态度为主线,用极具生活化、个性化的语言,塑造出随社这个能吃苦耐劳、委曲求全、以柔克刚、谦和大度又特会处理家庭矛盾的艺术形象。作品针脚细密而文笔简炼,人物个性鲜明,充满生活情趣,写的很成功,堪称力作。作品可用三个字来概括:新、短、精。可以说达到了重量级刊物的水平。

        一个短篇小说,就是作者的一种思维方式,一种情感形态,一种智慧的模样。对于优秀作品,仔细阅读和品味,就会端视出作者布局谋篇的匠心所在,就会在写作上向艺术的深度发展。希望写小说的朋友,能够抱着深阅读的态度,静下心来仔细品味这篇小说。

二十二、靳宝萍/纪实文学/我心伴你上天堂(2016.11.29)

   点评:靳老师的这篇纪实文学写的是女儿同病魔作斗争的真实故事,句句含情,催人泪下。女儿的坚强意志,靳宝萍作为母亲乐观坚强的心态,给人一种克服困难的勇气和力量,作品充满正能量。

    女儿虽然去世了,但女儿与病魔作斗争的坚强意志,女儿的爱情结晶,还有父母对女儿的骨肉亲情和大家赐予女儿的爱心与真诚的祝福,就是对女儿生命最好的延续。女儿在天堂也会报以微笑。愿靳宝萍老师幸福相伴、安康快乐!

二十三、冯浩/散文/历史迷雾的那边(2016.12.4)

   点评:冯老师这篇作品,用一种历史责任感和对抗日英雄的敬仰之情,为我们描述了他精心走访到的被淹没在历史迷雾中的几位抗日英雄鲜为人知的故事。只有一条胳膊的炮目,机智勇敢善战,竟把炮弹射进了日军大炮的炮筒内,将日军大炮炸为两半,被当地老百姓成为能人;飞虎队员荣广成,在同日军的激烈空战中不幸身亡;飞虎队员吴琪召,解放后在镇反运动中因过不了政审关,被关进监狱,含冤受辱达20年之久;而另一位幸存下来的飞虎队员骆春霆,他那不计功名,低调而传情的人生经历,更是令人心生羡慕之情。作品语言简洁、老道、自然,又极具张力,娴熟的传统叙述手法运用自如,收放有序,彰显出冯浩老师深厚扎实的文学功底。

        这篇作品,我认为把它当小说看也是可以的,因为它有人物有故事有情节。像这种作品,用一种文学形式是套不住它的,它游离于散文和小说两种形式之间,属于根据题材的性质,由作者选择出的一种更有利于表达主体的文体。冯浩老师的这篇作品,就具有这种特色。

  黄河滔滔情悠悠,巍巍中条嵌英名。在那战火连天的年代,无数的民族英雄因战争的灾难牺牲在战争的迷雾中,未能留下姓名而不为人知。历史不会忘记他们,人民不会忘记他们,他们将永远载入中华民族的光辉史册,被历史和人民铭记。

二十四、旷野/小说/堂嫂(2016.12.13)

点评:写作离不开生活,作家只有密切关注人生关注生活,才能提炼出与人生和社会有益的主题。既使写的是自己的故事,但当个人故事在某种程度上和时代生活交集的时候,这就不是一个人的故事,就是一个时代的故事。通常提到的现实主义写作,其实质就是强调关注现实。但现实主义不等于现实,现实主义写作不等于写现实。作家在表现生活中的人或事时,还要有深层次的思考与提炼,而不仅仅是愤世嫉俗的情绪。反映现实,首先要反思现实,体现出作品为现实服务的内在功能。旷野老师的这篇小说,就是一篇关注现实反思生活的好作品。作家捕捉到了生活中的盲点和痛点,但又不是简单地为某个阶层某个人群代言,而是能够体谅到现实生活中人的艰辛和自尊,这就使作品有了普遍而又典型的社会意义。作品在艺术上虽还不够完美,但这样的作品要比那些玩弄技巧卖弄才华的庸作好百倍,对读者来说,属于真正的精神食粮。

二十五、马文科/小说/翻地(2016.12.15)

点评:读完马文科的小说《翻地》,不由得就想说一句话:“作品的好坏与作者的名气无关,与作品的长短无关,勿以名气论作品。作者的写作艺术,作品的质量高低,才是决定作品成败的关键。”马文科的短篇《翻地》,语言清新、朴实、细腻、干净,让读者在享受阅读快感的同时,诱入到对人生价值观的思考。随着社会发展,经济繁荣,物质富裕,一部分人,特别是在青少年人中,价值观在发生着裂变,那种勤劳、憨厚、质朴、诚实、善良的传统美徳在慢慢褪色。作者正是洞察到这一现象,塑造出一个可敬可爱的憨厚的父亲形象。

小说写实是很难的,人物、语言、结构,都有着很强的内在规则。心里怎样想,口里怎样说,笔下如何写,如何由生活中的语言变成作品中的文字,不同的人有着不同的写法,需要作者去加工、剪裁、提炼。一篇好作品,作者的写作手法和艺术技巧就蕴藏在他的作品里,学习他最老实的办法,就是欣赏和研究作品。在欣赏和研究的同时,你的欣赏能力和审美风范,也在相应提高。有心的读者一定会发现,新干线除了发表有代表性的好作品,同时也发表一些虽然不成熟但却有着一定养份的作品,目的就是在鼓励新人,培养新人,扶持新人。这里不以年龄论辈份,不以作品认名气,只要你的作品有可取之处,就给予支持、鼓励和扶持。我也是个喜欢写作的大龄小学生,大家能在这里见面,一句话:缘份!希望与各位文友携手,互相学习,互相交流,共同长进,一起来维护和珍惜新干线这块文学净土。

二十六、刘玉栋/小说/槐花泪(2016.12.18)

点评:刘玉栋老师的短篇小说《槐花泪》,描写的是王鸿志趁升任环保局长之职,巧借为母亲乔槐花祝寿设宴敛钱收礼的故事,应该说是一个反腐倡廉的好题材。作者的写作目的也很明确。但就作品来看,对于王鸿志母亲因对儿子的做法反感最后上吊自尽的结局,有点题大而意不达之嫌。在情节细节上对儿子王志鸿的贪欲、行为和对母亲乔槐花自尽的痛点挖掘的不够深刻,结合的不大到位。母亲乔槐花的死,同王鸿志为母亲祝寿敛财的事结合起来看,表述的有点浅,不能震慑读者。

小说就是靠作者本人的生活积累和认知来虚构。小说好写,要把小说写好不好写。写作过程中,作者要通过作品来表达什么,和所关联的社会生活是一个什么关系,心中要有一个文学标准。为什么要写这个作品,应当怎么样去写,写作时一定要为作品找到一个合理、巧妙的结构方式。按传统的叙事手法,就一般水平而言,刘玉栋老师的这篇作品应当说写的不错,我这里并没有挑剔指责之意,只是从写作的角度提出自己对作品的一些看法。也许能起到“眼线”和“耳目”的作用;也许纯属瞎说,权当胡说。万望勿怪。

二十七、刘春生/小说/鸡儿叔(2016.12.19

点评:刘春生老师的短篇《鸡儿叔》,采用第一人称的写法,讲述了受众人嘲笑的“鸡鸡”极不光彩的人生故事。语言通俗、自然,幽默有趣,作品有着“山药蛋”派的遗风。刘老师用轻松的语调和惋惜之情与鸡鸡叔不光彩的人生做告别,读来让人好笑又心酸,不禁感慨多端。读过之后,你会从中悟出点什么……刘春生老师挚爱文学,年逾七旬还在执着地坚持写作,这种精神令人感动和敬佩!

二十八、薛文法/小说/智能手机(2016.12.23)

点评:薛文法老师的这个短篇,讲述了父母离异后的儿童姚雨晨,因失去了父母的亲情关爱和呵护,给孩子在生活和童真的心灵上造成伤害的故事。作品揭示出一个主题:家庭的稳定,夫妻的和谐,是保证儿童快乐成长的基本环境。家庭、学校、社会,要共同关注儿童的教育,给孩子营造一个和谐、快乐的生长环境。应该说,作品写的不错。

 我看过薛文法老师过去发表的几篇作品,只是因为忙没有去点评。对薛老师的作品和写作水平我是认可的。但拿作品的文学内涵来对应作者,我认为这个短篇从故事到主题挖掘的还不够深,表述的有点浅。因为对薛老师来说,面对作品,不是写的问题,而是怎样把作品写得更好的问题。就这个题材来说,可以挖掘出更多更好更感人的故事,只有挖出深度和亮点,就会感动读者打湿读者的眼睛。这就牵扯到谭文峰老师讲到的“视点”。视点,就是作者在生活中观察到的问题,面对观察到的问题,应当如何去写,从什么角度来写比较好,如何去编排故事会更感人,情节如何设定,哪一点最能打动读者,视点独特,才能写出深意和新意,突出作品的亮点。这个题材真的不错,薛老师若能再打磨,会是一篇有趣而耐人寻味的好作品。

二十九、靳宝萍/散文/2016.因为有你(2016.12.30)

点评:靳宝萍同志是一位性情直率,真诚善良,心胸开阔,有爱心,懂得感恩的人。同时她也是一位有着坚强的生活信念和毅力的人。她的散文《2016,因为有你》,言真意切,充满真情,说的都是心里话。她是在谭文峰老师和新干线团队的关心、扶植和培养下,正在走向成熟的作者。与靳宝萍一样爱好文学喜欢写作的新人,像含饱欲放的春蕾,正在新干线的扶持培养下一步步走向成熟。新干线是文学爱好者的引擎和标杆,是文友们互相学习互相交流写作重要场所;是发现新人、培养新人、推出新人的重要平台;是文学爱好者的园丁。她赏名花,爱大花,专浇无名之花。在此,我借靳宝萍同志的一句话: 2016,因为有你!感谢谭文峰老师!感谢新干线团队的编辑老师们!

三十、郭庆娟/小说/三十五大于四十二(2016.12.31)

点评:大千世界,物欲横流,百态丛生,都于一个钱字联系在一起。有的人有钱,却“穷”得舍不得花,买件东西讨价还价,漫天杀价,恨不得把人家东西白拿走;有的人沒钱,却穷得大方,宁是不肯沾人便宜。郭庆娟的小说《三十五大于四十二》,构思巧妙,人物、情节设计合理。一件衣服,同样价格,两个顾客,采用对比的手法,衬托出两个一穷一富的妇女对待金钱不同的人生观。篇幅极短,两个人物却塑造得活龙活现。初学写作,能写出这样的作品,值得祝贺!

三十一、群英荟萃*精彩纷呈*寄语2017(2017.1.2)

点评:元旦到来之际,来自四面八方的寄语和祝福纷纷涌向新干线,有来自省市作协、文联的主席、副主席,有《山西文学》的主编、副主编,有垣曲县委县政府和政协的主要领导及新干线家人的老师和文友。仅仅成立五个月的新干线,以其芬芳诱人的风姿迎得社会各界如此多人的关注和赞誉,委实令人欣喜。这一切,得益于新干线团队的编辑老师们和群主辛勤的付出与无私的奉献,更得益于新干线的发起人谭文峰老师在山西乃至全国文坛的知名度和影响力。谭文峰老师那温厚儒雅、谦和大度、淡泊名利、甘做伯乐提携新人的精神和风度,深得人们的钦佩和敬慕,有着足够的吸引力和凝聚力。在此,我借着新年的喜气和大家的吉言,向谭文峰老师和新干线团队的全体成员及家人们表示深深地感谢! 新干线为文学爱好者打开了一扇通向成功的大门,在新的一年里,祝新干线越办越好,迎得社会各界更广泛的关注和支持!

三十二、冯浩/小说/视野里,有一颗大白杨(2017.1.3)

点评:冯浩老师的小说,语言诙谐、幽默、风趣,在传统的叙事风格上土洋结合,寓洋于土,给人一种沧桑而又新鲜之感。这是一篇描写农村题材的作品,作者谙熟农村生活,作品中的人物,都是生活在作者自己身边最熟悉不过的普普通通的农民。作品通过平凡的日常生活,在普通的小人物身上,探求在时代的变迁和生活的演变过程中,给人们带来的一些值得思考的社会问题。可以看出,这是冯浩老师经过深思熟虑后写出的一篇具有深刻现实意义的力作。作品中被村人称为屎蛋的主人公李为人,既叫人好笑,又叫人敬佩,同时又叫人为他好生慨叹。好笑的是,屎蛋虽然乐于助人,却因文化程度有限,不善于交际,居然不懂和妻子孔雀做房事;敬佩的是,在屎蛋身上始终保持着那种乐于奉献不计报酬的“为人民服务”的本色;慨叹的是,屎蛋在帮人的同时,他的这一本色却被人们漠视甚至嘲笑。而屎蛋又因文化上的缺陷,最终难以融入时代的变化节奏。故事的亮点在最后,屎蛋媳妇孔雀,由于忍受不了性寂寞,与那名男子在大白杨树下相遇后,两人春心相吸,在玉米地做了甜蜜的交欢。交欢之后,两人在呼呼大睡中,被一台庞大的割草机所呑噬。两人的性福是甜蜜的,但却是不道德不能见光的,最终酿成了一场生命悲剧。作品中的那棵大白杨,就象征着农村,象征着屎蛋的村庄,它用那挺拔的身姿和轮廓,俯瞰着大地,俯瞰着时代的变迁和变化着的农村中一幕幕人生悲喜剧。这些悲喜剧,值得人们静下心来去思考。我想,这应该是刘浩老师言而不说,蕴涵在文字和故事背后的深意。

三十三、谭文峰/小说创作漫谈(2017.1.5)

点评:看了谭老师的《小说创作漫谈》,回头又沉心静气地读了谭老师几篇经典作品,我终于从迷惘中走了出来,对谭老师的《小说创作漫谈》有了更深的理解。谭老师之所以能写出那么好的作品,我认为就是:认识生活有高度,挖掘题材有深度,艺术创新有亮度。 谭老师是一个有使命感的作家,他的作品都有着很强的社会效应。他在漫谈里讲道: “写什么比怎么写更重要。技巧和所谓的艺术,在一部作品中,永远都是最后考虑的问题,也是最小的问题。”他把写什么放在了首位,也就是把生活放在了首位。写什么当然是指写生活了,对于生活中发生的事情,他有着非同一般人的敏锐洞察力,能透过生活的表面,透视出背后隐藏的问题。他的作品之所以能得到读者、文坛和评论家常期广泛的关注,便可想而知了。谭老师的《小说创作漫谈》,是经验之谈,是真经。我从中悟出了六个字:生活,知识,技巧。其中生活是首位,只有洞察到生活表面背后隐而未现的东西,作品才会有高度、有深度、有亮度,才能产生社会效应,受到读者和社会的关注。向谭老师表示深深地感谢!

三十四、毕星星/散文/战斗英雄南野回乡(2017.1.11)

点评:毕星星老师的散文,语言凝炼,挥洒自如,用极具个性化、口语化的语言,把虎娃,也就是南野这个战斗英雄的一生,揉进了抗日战争、解放战争、朝鲜战争和“文革”、改革开这放几个不同的历史时期,来重点描写他回乡后异于常人、不讲任何规矩的真实的人生故事。一个在战场上英勇善战、出生入死、屡立战功的战斗英雄,因难戒女色,两次入狱达二十年之久。在不同的历史时期,他的头上有着战斗英雄、强奸犯、坏分子等贬褒各异的称谓。因为他一生不讲任何规矩,也因为不同的时代因素和社会制度,造成了他光彩和不光彩的两面人生。他曾经是屡立战功的战斗英雄,他不屑于那些沒有功绩的军人,他为他的英雄功绩感到骄傲。但他又有着自私和贪恋女色的一面。直到晚年,他一直花心未改,频频出入于歌厅酒店。每当看到官场大面积腐败,官员私家钱财暴库,他就会发出由衷的感叹: “嗨,生不逢时,生不逢时啊!我那些问题,放到现在,算个什么?” 南野到底是个什么人呢? 这是一篇悲歌英雄的失落,渴求人性的复归和反思历史的厚重之作,作品深厚的社会含义令人深思。

三十五、卢月强/散文/说麻雀(2017.1.12)

点评:这篇散文文字优美、清爽,语言练达老成,读来琅琅上口,直把个麻雀写得赛比小精灵。写的不错。

三十六、张行健/散文/洗羊涧南沟(2017.1.13)

点评:张行健老师的散文《洗羊涧南沟》,写的是12岁的张姓少年跟随三叔去涧南沟给羊群洗澡的一次生活经历。前半部分通过去涧南沟的路上,描写了虎山和涧南沟之间的自然美景;后半部分,通过张姓少年所见、所做、所感,与前半部分相互应,描绘出张姓少年在给羊洗澡的过程中,人与羊之间那种默契、和谐、富有诗情画意般的独特的小天地。在这个小天地里,作者不仅细腻地表现了家乡山水的自然景色之美,而且通过山、水、羊和人与大自然的和谐相处,反映出纯朴的劳动人民美好善良的感情世界。作品采用洒脱自如的散文笔法和散点透视的传统绘画手法,纵笔驰骋,随意舒卷,看似散散漫漫,但整体气象却和谐统一。尽管它的整个格调是给人以平实清淡之感,但是浓后之淡,是寓绚丽与素朴之中,蕴蓄非常厚重。作者采用的语言也是为这个统一格调服务的。叙事状物,自然,淡朴,总是以平淡不饰之笔写真挚不隐之情。感觉似有沈从文先生的风格,“于真挚中见性情,于朴素中见光彩”。

三十七、卢强/小说/套狼崽(2017.1.14)

点评:顽皮是孩子的天性,两个童真可爱的孩子,不知狼性之恶,童胆包天,钻入狼窝,欲掏走狼崽,与狼共舞。虽未能得手,却也吓跑了母狼。可谓“初生顽童不怕狼”。卢强老师的小说,充满童趣,引人发笑。笑过之后,不禁让读者回忆起各自的童年趣话。那时不仅有狼,还有许多现在频临灭绝或已灭绝的动物与人相伴,每个人都与之留有一段难忘而有趣的童年故事。这篇小说在快感中勾起读者的回忆与思考。

三十八、周永胜/散文/名字(2017.1.14)

点评: 周永胜老师的散文《名字》,从男到女,从古到今,天南地北,侃侃而谈。侃的有趣,侃的幽默,侃的够味。由名字侃到人,侃到藏克家先生的诗,侃到生命的意义。名字对人来说,无非就是个符号。但作为符号的名字,都想寄于一个美好吉祥的寓意。从古至今,概莫能外。可以说,名字中也蕴涵着一种传统文化。为什么就沒有人叫张a、李b、王X?因为沒有文化品位。但有一个好名字并不等于有一个好人品、好徳性。名字起得再好,本人有才无徳,或有财无徳;或求才不求徳,或求财不求徳,再好的名字也一文不值,遭人唾弃。周永胜老师的散文《名字》,侃出了名字的实质意义,侃出了人生的价值。

三十九、刘静/小说/谁可相依(2017.1.16)

点评:刘静的这篇作品,是一篇以家暴为题材的小说。故事的主人公柳叶,为了维护家庭,为了孩子能拥有一个双亲疼爱的和谐稳定的家庭环境,含屈受辱遭婆婆歧视和丈夫家暴达十二年之久,最终在忍无可忍的情况下不得不做出离婚的选择。作品具有很强的教育意义:家庭的和谐,只有夫妻之间互相理解,互相包容,互相关爱,才是保证婚姻和家庭稳定的基础。小说的名字也起得很好。

这里,我想拿一个高标准来分析作品,并沒有丝毫责备刘静的意思,因为初写小说,刘静能写出这样的水平,应该说是很不错了。我只是写作的角度发表一点自己的浅见。

这篇作品只是以柳叶遭家暴为主,从表面形式上讲述了婆婆的蛮横、丈夫的粗暴和柳叶委曲求全的谦让。但对于造成家暴背后的原因揭示的还不够深刻。一个人的蛮横和粗暴,是有其个人因素和自身根源的,这个因素和根源,因人而异,它是造成家暴的主要起因,在这个起因的背后,或因畸形的心理所致,或因封建迷信的残余影响所致,或因沾染了某种恶习不能自拔导致家庭矛盾所致等等,不一而足。只有深刻揭示出这些造成家暴背后的原因,以它为切入点去组织情节来对应柳叶每次所遭遇的家暴,比单纯叙述柳叶遭家暴的形式,作品的社会效果和教育意义会更强更好。

作家只有观察到表面现象背后所隐藏的问题,就能使作品具有一定的份量和力度。这就是谭文峰老师讲的“一个作家必须具有敏锐的观察力与深度思考的能力”、“有高于普通人对事物的认知,才能写出新意”、“写什么比怎么写更重要”(引自谭文峰老师《小说创作漫谈》)。谭老师二十年前写的《仲夏的秋》,当时打工潮刚兴起,留守妇女刚出现,他就“敏锐地看到这个现象带给妇女和家庭的困扰,看到了生存压力与情感需求的矛盾,金钱与人性的深层矛盾,以及这些矛盾引发的深层社会问题”(引自谭文峰老师《小说创作漫谈》)。因此作品至今受到关注和评论界的热议。

我并不是要拿刘静的作品与谭老师的作品相比较,任何作家都不可能一步就跨越高峰。刘静能写出这样的作品已实属不易。我之所以拿谭老师的作品来对照,只是想说明一点,作家只有观察到生活表面现象背后所隐藏的问题,作品就有了份量,有了力度。既使不出名的作家,只要能写出这样的作品,既便不成熟,也能给人一个起步就迅跑的感觉。

最后,向刘静推出佳作表示祝贺!

四十、刘云霞/散文/过年(2017.1.17)

点评:难忘儿时年味浓, 苦中有乐忆乡情。 春节到了,刘云霞老师又给新干线送来一篇年味十足的散文《过年》,有亲情,有乡情,字里行间充满着昔日年味的情趣和浓浓的民间乡土文化底蕴。耐嚼,耐品。

四十一、毕丽青/小说/爱在遥咫间(2017.1.17)

点评:毕丽青的小说,写法新颖,依藉蒋航与苏晓蓉开车去婚姻办离婚,来回往返途中苏晓蓉心理、情绪上的变化展开情节。在往返途中,苏晓蓉接到朋友规劝和安慰的电话后,经过一番激烈的思想斗争,最终放弃了离婚的念想,与蒋航重归于好。小说循着外象的经营,依着事件进展的弧度,成功地突入一瞬的蜕变,将一对握手言和的夫妻形象展现在读者面前。这是一首离婚变奏曲,和谐的音律给人以美的享受。

四十二、李建华/小说/今年流行“乞丐”服(2017.1.19)

点评:李建华老师的这篇作品,是一篇很好的讽刺小说,作品好就好在以小见大,触及到一些令人深思的社会弊病,尖锐地抨击了现实生活中一些不良积习。作品并不以解颐为目的,而主要是启人进行深入的思考。作者采用插科打诨的写作手法,具有强烈的喜剧情趣,使作品产生一种特有的讽刺力量与喜剧效果。

四十三、史光荣/散文/大澡堂(2017.1.19)

点评:史光荣老师的散文,颇有点“忆苦思甜”的味道。过去那个简陋的职工大澡堂,是当地人洗澡唯一的去处,作品通过对过去大澡堂那种热闹而开心的众生像的描写,勾起读者一种怀旧感,这种怀旧感里,充溢着一种精神快乐。面对物质生活日益丰富的当下,你是否还能怀有一颗平静的心态,保持物质匮乏年代的那种精神快乐?史光荣老师热爱生活,经常有诗歌、散文、随笔发表于群里和平台,作品富含哲理,给读者留下深刻的记忆。

四十四、孙爱晶/小说/窗外(2017.1.21)

点评:这篇小说写的很成功,这首先得力于她精巧的构思。作者沒有铺排浓烈的辞采和可有可无多余的情节,也沒有设置猎奇的场面,只是透过白露的目光,撷取了窗外一个擦油烟机男人的几个小小的生活场景,将艺术描写的焦点定准在人物身上。特别是最后通过擦油烟机男人与妻子站在寒风里说着笑着吃着热红薯和夫妻二人“干着活时仍在不时地说笑着”的精细入微的场景描写,映射出白露内心情感的变化,喻示出白露内心幸福观的嬗变。作品写的确实不错:短,巧,妙。

四十五、辛贵强/散文/北方的冬天(2016.12.29)

点评:“北方的雪,风猛,雪大,寒冷。 那风,要刮就刮个横扫千军,摧枯拉朽。那雪,要下就下个飞琼泻玉,天地皆白。那冷,要冷就冷个冰封三尺,地冻如铁。” 这是辛贵强老师这篇散文开头的一段话。语言酣畅淋漓,带着色彩,带着音律,带着节奏,带着大雪飞的意象,带着凛冽北风刺骨的味道,就象发射逻辑语言的“导弹基地”,直往外射,一下子就把我震慑住了,让我知道了辛老师的厉害。

 全文共分五节,环环相扣,层层深入,接下来便讲到冬雪的好处:瑞雪兆丰年;无雪的危害:季节反常,该冷不冷,该下雪不下雪,造成暖冬,反易生病。接着讲到儿时雪天的童趣,父亲雪天的童趣,老年人雪天围着火炉数着“九九歌”的情趣。以至联想到古人“燕山雪花大如席”的佳句,联想到伟人“沁园春”那首豪情霸气的壮丽诗篇,联想到人类祖先在寒冷严酷的环境下发明火种的源头。好一个辛老师,我不知道他还能联想到哪里去。读完辛老师这篇散文,他的想象力也感染了我。是的,北方的冬天就得有风,就得下雪,就得冷,该冷不冷该下雪不下,违反了自然规律自然法则,那还是冬天吗?读了辛老师的这篇作品,你会体悟到文字背后蕴含的深义。

四十六、刘春生小说《枣花》(2017.1.24)

点评:枣花,一个活泼开朗的山村姑娘,透着纯净、清爽、靓丽的青春气息,她那天真无邪的爱情,系着一颗洁白的心灵,倾注着对恋人的思念和向往。由于命运的捉弄,她没能同心上人走到一起。她把对恋人的眷恋之情,寄托于一支“白毛女”牌钢笔,随身相伴。那是恋人送给她的礼物,仅仅长不盈尺的一支小小钢笔,如此微小的物件,被她视为最心爱最珍贵的东西,成为她生命和情感的依托,陪伴她走完短暂的人生,到死都还保留在身边。刘春生老师的《枣花》,写的是枣花姑娘青春期的恋情美,对恋人至死不变的爱心,是真情真爱,是健康的人性。美,人性,是任何时候都需要的。

刘老师退休后才开始写作,就《枣花》和他前面发表的《鸡儿叔》来看,仅这两个短篇,已显示出他成熟的叙事技巧和写作风格,标志着他的写作已进入成熟期。通过作品可以看出,刘春生老师有着一定的阅读积累和写作基础,也有着一定的生活阅历和写作潜力。相信在新的一年里,刘老师会给新干线带来更好的作品。向刘春生老师问好!祝刘老师新年快乐,写作愉快!

四十七、康永兰《我的土地我的家》观后感(2017.1.24)

点评:康永兰对谭文峰老师的电视剧《我的土地我的家》写的观后感很仔细,感触很深刻,有自己对剧情对人物对主题的独到见解。她写的很细,对剧情和人物都进行了详细的分析。特别是对几个主要人物前后思想的转变,作了详细的剖析。她是用心在领会这部电视剧的写作手法、人物形象的刻化及电视剧所产生的社会效应。

我是个看作品很仔细的人,没想到康永兰比我更细更认真。这种精神令我佩服和尊敬。为康永兰点赞!

(责任编辑:师郑娟)


作家新干线】推广团队
本刊主编谭文峰 
小说编审:张 辉 微信号:zhanghui750525  
诗歌编审姚 哲 微信号:8913480
散文编审杨志强 微信号:yzq13734283479
图文编审姚普俊 微信号: yqwyzfq
发刊制作师郑娟 微信号:szj872668752
小说投稿1263482922@qq.com
诗歌投稿8913480@qq.com
散文投稿1549429346@qq.com

(关注ID:zgzjxgx)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