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论语》中人文化思想及其现实意义

 xiongmao007 2021-03-15

《论语》是中国古代传统文化当中最璀璨的著作,含有深厚的智慧和内涵,他是我们现代人的精神导向,是我们做人、处世、学习和生活的标尺。

在思想史方面,《论语》代表了儒家的哲学成果。然而,在先秦文化中文学、历史、哲学相融合的特点,决定了我们在研究文学的发展道路当中不仅要把它当作哲学著作看待,更需要尽可能发掘其人文特色,以便其思想更完善的与时代相结合。因而,研究《论语》的人文成就是十分必要的。

本文深入解析《论语》当中的治国方略,谈到德治思想,统治者要勤政爱民,施“仁政”;论教学方式时提倡“因材施教”、“启发式教育”,其思想内容与现代生活息息相关;在处世之道中倡导“仁者爱人”的处世之道;而修身准则最本质的就是自我心灵的修缮。总的来看《论语》传递的是一种温暖的朴素的心态,它的智慧就像是一粒天堂上神圣的种子,把一种温和的态度播撒到人间。

《论语》在现实生活中的意义不是三言两语可以回答的,他的实质是指导我们怎样才能过上心灵所需的生活,在复杂的世界当中找到人生坐标,以一种朴素的,平和的心态来生活与学习。

关键词:《论语》;治国;修身;人际关系

一、绪论

(一)研究背景

近年来中国的国际地位不断提升,思想文化不断繁荣,影响着中国两千多年的儒家文化可谓是一颗璀璨的明珠,而《论语》作为儒家文化的经典,又是我国最早的语录体古籍。弘扬其思想文化,传承中华文明是时代赋予我们的历史使命,《论语》的思想汇集了治理国家、教学方式、为人处世之道以及自身的修缮,所以说《论语》中所蕴含的伟大智慧是值得我们现代人终身学习的,更应该将其传承与弘扬下去。

(二)研究目的和意义

1.研究目的

目前中国正处于经济、政治快速发展时期,物质资料极大的丰富,人民的生活水平得到了稳定的提高,但一些社会问题仍然存在,矛盾突出。金钱至上,心灵空虚,一些官员唯利是图,贪赃枉法。这就说明社会虽然繁荣发展了,但是一些朴素的做人道理却丢失了,所以我们既要从现实中找原因,同时还要寻求传统文化中的积极因素,进行反省与修正。

2.研究意义

《论语》作为自汉代以来统治中国两千多年的经典之作,蕴含深刻的人生智慧和卓越的做人理念,值得我们认真的研究与学习,它当中蕴含的智慧可以有效的指导我们树立正确的人生价值观念。

(三)国内外研究现状

《论语》作为中国古典文学当中的经典之作,它的重要性使其在中西方文化交流的进程中扮演了重要的角色,在中西方文化交流的整个历史中《论语》被翻译大约有400年的历史。国内的研究视角很广泛,《论语》的英译本涉及到语言、哲学、历史、文化等因素,而国外研究少有哲学。国内外研究都有不同的角度和不足,《论语》本身版本、注释古代文献等问题在外国的研究资料中极其缺乏,加上天然的文化差异所以研究有所缺陷,国内外研究之间缺乏交流,如果能相互借鉴必然会各有发展达到共同繁荣的局面。

(四)研究方法

(1)文献分析法:通过收集整理著作与期刊的相关文献,研究《论语》对现代的影响。

(2)对比分析法:通过对现代著作的分析以及《论语》的发展之路进行比较,总结出适应社会的人文思想。

(3)经验总结法:通过对当今时代社会风气的分析,反思人类自身在人际交往的问题,再通过学习《论语》进行总结。

二、《论语》中的治国方略

(一)“为政以德”的思想

《论语》的诞生距今有几千年的悠久历史,虽然国家的经济、政治、文化都发生了极大的转变,但是对于今天的人们来说重温国学重读《论语》具有着举足轻重的意义。它不仅对我们个人有积极的影响尤其在国家的治理上更有着权威性的治理经验。

早在两千多年前孔子在《论语》中就提到“道之以政,齐之以刑,民免而无耻。道之以德,齐之以礼,有耻且格”民免,就是说老百姓能安安定定的免去很多刑罚。但是这样以来也会有弊端,民免而无耻,只仅仅在行为上免去了刑法是不能树立他们的羞耻之心。那么可以说人的荣辱感光靠政治刑法是确立不起来的。如果能以道理德行来感化百姓,大家才会有羞耻之心,从而在根本上解决了问题,有了羞耻心百姓才真的不会做有犯法律的事情。

除此之外孔子主张治理国家应该以德为本,正如“为政以德,譬如北辰,居其所而众星共之”。明德慎行。就是说国家君主有很高的道德那么百姓就会从内心真正的敬仰,老百姓自然就会像众星拱卫北斗那样围绕着你,以君主为核心。

这样看来治理一个国家不仅需要有法律规范,统治者还要用道理、仁德来感化,让百姓有羞耻之心荣辱观念,君主才会得到百姓的拥戴,这样国家才会得以稳固。

(二)“勤政爱民”的思想

《论语》中还包含许多治理国家的智慧。子曰:“道千乘之国,敬事而信,节用而爱人,使民以时。”孔子说治理一个国家重要的是统治者要能勤于政务,认真并且严肃的对待千头万绪的工作,人民公仆首先就要以人民为本,不欺诈,用自己的实际行动来获得民心。另外,为政者一定要清正廉洁,务必精打细算,以身作则,这样德政与法制才会有正确的起点。再有就是以身作则,就像我们常说天子犯法与庶民同罪,统治者并没有什么特殊的权利和待遇。这就叫以身作则。

1.以民为本

从《论语》当中的观点可以看出,人民才是国家的根本,儒家学派的集大成者荀子更是在孔子之后对于人们的社会地位给出了具体诠释,如“得民心者得天下”。统治者对于老百姓的关怀就要像爱护婴儿一般,俗话说“水能载舟,亦能覆舟。”在亲民爱民方面清代的县令郑板桥就是个典范。他有一首诗《题画竹》生动形象地描绘了人间疾苦,在“三年清知府,十万雪花银”的清朝,官场腐败,贪污纳贿成风,但身为知县的郑板桥却始终清廉自守,勤政为民,始终把百姓疾苦挂在心上。倘若在专制统治下,权利集于一身,百姓没有任何的地位,这样的统治一实施暴政,国家必然动乱,那么低微的百姓也可能会颠覆王朝。所以说作为统治者就应该以民为本,切身的为人民考虑为百姓谋求福利,这样国家才会稳定。

2.节用爱民

在《论语》中孔子的观点是:“统治一个有规模的国家,就必须严肃认真的对待每一件事情,子曰:“道千乘之国,敬事而信”。认真的从事政务,要信任爱护属下,一切以民为本,而且要守信用,所谓“君无戏言”。这是作为统治者的基本原则,节用爱民,要爱惜财力民力,反对奢华,保证农业的顺利生产,这就启发君主做事情要谨慎,节用爱民。无论一个国家一个企业或是组织,都有借鉴的意义,难怪《论语》的光辉历史千年不散,其中的经典之道至今都是最质朴的真理。

3.富民利民

《论语》中的观点“富民利民”是爱民的具体表现之一,一个君主要想国家稳定富足得到百姓的拥护,就要把“富民利民”放在首位。“百姓足,君孰与不足?百姓不足,君孰与足?”也就是说百姓生活富足了国家就会富有了,反过来讲如果百姓生活很穷苦,那么国家难道会富有吗?

关于《论语》当中治国应需爱民的思想,尽管在中国封建的社会是为了维护君主专制所提出的,但却反映的孔子要求统治者对百姓的重视,这些思想在现代社会仍然具有很高的价值,我们可以从中得到很高的启迪。作为领导者必须同群众打成一片,为人民谋取福利,这样国家才会稳定富强。

(三)“任人唯贤”的思想

无论世界上任何一个国家或集体都是由人组成,而作为组织的领导者在挑选人才的时候,是根据个人才能还是根据这个人对自己的态度来任用呢?这直接关系到整个国家集体的命运,中国古人曾说:“选贤举能”是非常有哲理的。启用那些真正有能力有贤德的人,国家集体的事业才会更加完善。

任人唯贤,这句话很容易理解,就是启用那些有能力有贤德的人。哀公问曰:“何以则民服?”孔子对曰:“举直错诸枉,则民服;举枉错诸直,则民不服。”只有让个性正直的人地位在小人之上,这样人民才会在心理上服从,否则百姓是不会臣服的。“亲贤远佞”是孔子政治理念的一贯主张,也是《论语》当中以德安国的重要思想内容,这样的一种用人思想可以说是那个时代的一大进步,古代社会当中一直沿用的都是世袭制,到了汉代才进步的启用了察举制,一直以来很大程度上的打击了贤能之士。“任人唯贤”在当今时代也是拥有很高的价值。启用贤德之人才会稳固江山。

三、《论语》中的教学思维

(一)教育的方法

1.因材施教

“因材施教”思想是我国优秀的传统教育思想,是孔子在《论语》中提出的教育方式,它开创了我国教育史上“因材施教”的先河。这要求老师全面的了解学生根据其特点进行教学,首先他认识到“知人”的重要性,所以十分重视知学生,分析每个学生的个性。其次要“观其行”是了解学生的另一途径。例如孔子言:“视其所以,观其所由,察其所安”。通过一个人简单的行为了解发觉他的品行,可谓是细致入微。

他提倡根据学生的不同个性,进行分类从而做有针对性的教学。就像《三字经》当中有一句话“性相近,习相远”就是说每个人的个性特点都是有很大差异的。也要根据其个性特点施教。另外学生各有不同的爱好,所谓“智者乐水,仁者乐山,智者动,仁者静”。孔子提倡根据其特长设立分科,使学生的特长爱好得到有所侧重的发展。

因材施教的教学方式对于现代的素质教育也是有很大的启发。这就要求老师要掌握和了解每个学生的特性,水平和心理特点。以使教学方式适用于每个学生的需求,来策划出适当的教学策略,来实现教学活动的个性化,中国教育在相当长的一段时间里抹杀了学生的个性特点,对于优等生和相对落后生无差别的对待,使优秀的学生没能有更好的提升,略微差一些的学生也无法赶上。这样就不能保证学生素质的整体提高,学生的个性特长被扼杀等悲观的现象。如今我们国家重视教育并积极的推行改革,我们应该借鉴《论语》当中孔子的教育观念,切实地注重学生的个性特点,促进其全面发展。

2.启发式教育

运用启发式教育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这是《论语》当中孔子提出的又一个重要的教育思想。他在长期的实践当中认识到,想要学生收获博大的学问,就必须依靠学生的主动性,发挥自觉思考的能力。于是他总结了“不愤不启, 不悱不发。举一隅,不以三隅反,则不复也”的论断,由此说来学生不到想要弄明白却又无法理解的时候不去启发他;不到想说清楚而又说不出来的时候,不去开导他。所以说《论语》中在教学思想上,必须要求学生认真思考,心求通但未得,这个时候才可以去启发他,只有经过思考有所领悟,但未能有适当的言辞表达,这时才可以开导他。这种启发式教育就是学习的主动性,让学生独立自主的学习,没有兴趣的灌输学习效果是不会好的,所以说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感兴趣了才会主动学习,作为学生更要勤劳,正所谓“业精于勤,荒于嬉”。光靠天资聪明而没有后天的努力,即使教育方式再先进也只是外在原因。内在的才是决定性作用。

只有学生积极主动的去学习,才是真的饱含对知识的渴求,这时要有不同的地方老师在去启发,才会记忆深刻。

(二)学习的方法

1.学与思相结合

学习是思考基础,思考是学习的深化。富兰克林说:“读书使人充实,思考使人深邃,交谈使人清醒”。学习是获取信息,思考才是真正的将知识汇入血液。

孔子在《论语》中提出“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这就表明在《论语》中教学观念是要学生学习和思考相统一的,才能学习到有益的东西并把他们变成自身品格的一部分,而不至于造成思想混乱。下半句是说只注重思考而不进行学习,思考就变成了空想、幻想,那样是很危险的。《论语》中还出现这样的名句“三人行必有我师,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就是在从善如流时也要加以思考自身的不利因素。

《论语》虽主张学与思想结合,首先反对过于谨慎的思考,每件事情通过思考在行动是谨慎的表现,但要是过度的思考就是过分的思虑,反而容易在关键处发生偏差,适得其反。另外在众多人当中一定会有我应该学习的地方,但要学会趋利避害自我反思。

2.不耻下问

“不耻下问”是学习知识的一种主要的方法。人们都尊奉孔子为圣人,然而他却认为无论是谁,也包括自己都不是出生就有学问的,所以遇到不懂的问题一定要虚心的向人请教,不论对方的身份与地位,都应该虚心学习,有这样的态度这样我们才能不断的进步。

在《论语公治长》中有这样的一句“子贡问曰:“孔文子何以谓之'文’也?”子曰:“敏而好学,不耻下问,是以谓之'文’也。”就是说不要以向比自己身份地位低微的人请教而感到耻辱。不管什么行业,学历的高低,其他人一定有自己不懂不知道的技能,如《师说》中:“闻道有先后术业有专攻”。因此我们要抛开身份地位的枷锁,不以向他人请教为耻,这样才能有所进步。

(三)学习的态度

1.乐于学习的态度

《论语》中崇尚一种乐观积极的学习态度,把学习分为“知之”、“好之”、“乐之”三个层面,其中当然是以“乐之”为最高境界,只有乐于学习的人效果才是最好的。在《论语》当中有很多关于“乐学”的句子。就像:“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对待问题懂得它的人不如喜爱它的人,喜爱它的人不如那些以它为乐的人。只有把学习当做乐趣的人才会更容易去学习,在学习方面的态度与做事情是等同的,以此为乐才能得心应手。在《论语》中开篇有这样一句“学而时习之,不亦乐乎。”努力的学习并不断复习,有了收获不也是一件高兴的事情吗?这就体现了乐学的态度。

2.实事求是的态度

实事求是的态度也是做人准则的要求,同时这样的态度同样也适用在学习当中,我们都说做人要诚实,学习也一样。《论语》中有一句“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孔子就是这样教导他的学生,一定要有老老实实的态度,知道就是知道,不知道就是不知道,这样才是聪明的,不懂就要虚心请教,不要总是虚荣心作祟,这就是不奸诈不虚伪,要有诚实的态度去学习才会学到真正的知识。

所以说对于学习首先要培养自己的学习兴趣,只有乐于去学,有喜爱的态度才能学得好。其次对于学习还要具备实事求是的精神,学会了才是真本事,不该因为面子或其他的一些因素而去不懂装懂,无论是学习还是做人方面都要有一种实事求是的精神。

四、《论语》中的人际关系

(一)仁者爱人的处世之道

孔子的“仁”是处理人际关系的根本,也是处世之道的最高道德标准。仁,最先理解的就是仁爱,欲人爱己,必先爱人。也就是说你想要别人理解关爱你,首先要学会先爱别人,《论语》中孔子丰富了人际交往的思想,深入地阐释了交往的道理。

在现代社会当中人与人之间可以说是更近了,可是心与心之间可能更远了,但无论如何,人际关系是人生存在社会当中必然要面对的问题。《论语》当中孔子曾说:“过犹不及”。意思就是说做事情做过了头就等同于没做是一样的效果。那么在当今的社会当中我们该如何把握处世和做人的原则?怎么样去把握原则当中的分寸,做事情有时不是简单的好坏之分。什么样的时间把事情做到什么程度?要拿捏好度其实不是一件容易的事。

《论语》的处世原则不是一味地让人去忍让失去原则。一直的用仁爱之心去宽容一切,孔子的学生问他:“以德报怨何如”在我们认知里这样的胸襟在论语、儒家思想当中是应该得到赞赏的,可是孔子却反问学生一句,子曰:“何以报德”如果一个人对你不好你却要对别人好,那么对你好的人你拿什么去回报呢?所以《论语》教我们要以直报怨,以德报德。做事情要讲究分寸,我们没有那么多精力去对全世界好,而是要报答对我们有恩的人,其他的就用一颗正直的心去面对。

(二)与朋友相处之道

1.乐于与朋友相处

生活中每个人都涉及到人际关系,谁都会有几个朋友。在人际交往当中一个人必须做到乐友。孔子曾说:“知之者不如好知者,好知者不如乐之者”,这就话落实到交朋友上就是与朋友相处,不如爱好和朋友交往,爱好和朋友交往,不如以与朋友交往为乐趣。做一个喜欢交朋友的人,这样才会付出真心,正如:“人之相识,贵在相知,人之相知,贵在知心。只有你真心去付出,推心置腹才会交到良友。

在《学而第一》中,子曰:“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意思就是说:“有朋友从远方过来看你,不也是一件非常高兴的事情。也就是说一个人只有乐意去交朋友,有这样一种积极的态度,才能真正交到知心朋友,首先在态度上应该是积极的。

孔子认为,交朋友要交优秀的人,有德有才的人。子曰:“君子不重则不威,学则不固,主忠信,无友不如己者,过则勿惮改。”只有这样见到贤德的与之看齐才是交到了好的朋友。

2.对待朋友的态度

在对待朋友的态度上,朋友的错误思想行为,应该做到忠告而善道。孔子认为对朋友要“忠告而善道”,同时也要知道适可而止不能对朋友过分苛求,这样就是适得其反,不但诱导不成,反而可能还会自取其辱,影响朋友之间的关系遭到朋友的冷淡。

忠告而善道,对于我们在交朋友和与友相处是非常重要的。可以说,这是一种劝人的艺术。作为朋友,他的缺点与不足自然应该及时地给予告诫和改正。然而好心并不一定能成好事,在于人都有一种反抗的心理,最好的方式就是先肯定朋友的长处和优势,然后在朋友高兴的时候适度的浇一点冷水。这样一来朋友也比较好接受。区区一个“道”字,蕴含着丰富的处世艺术。如果在多次劝说之下都没有效果,那就应该适可而止,否则便会遭到朋友的怪罪甚至是做不了朋友。

诚实守信是作为处理朋友关系的道德标准,孔子曾说:“五日三省吾身,为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不信乎?传不习乎?就是说我每天的多次反省自己为人是否做到的忠义,与朋友交往是不是做到了诚信,每天学到的东西有没有做到好好的复习,这句话就足够说明与朋友交往,诚信是至关重要的。

《人性的弱点》当中还提到:“设身处地去为别人着想,而不是用责难的方式;尽量的去想他们为什么要这样去做。这比起批评责怪要有益的多,而且让人心生善意、忍耐和仁义。

综上来看,无论我们与什么样的朋友相处,做事情首先要把握个度,其次就是要少说多做,谨言慎行,诚恳的对待朋友并经常的自我反省,这样在交朋友中就会受到欢迎与尊重。

五、《论语》中的修身准则

(一)修德与修智

1.换位思考的道德品质

做人要有一些优秀的品质,就像能站在他人的立场思考问题,早在几千年前孔子在《论语》中提出:“己所不欲,勿施于人”的做人原则,意思是自己所不喜欢的不能承受的,就不要去强加给别人。这条原则被认为是道德的底线,是最起码的道德标准。同样的思想孟子也有这样的一个故事:远古时期,人们受到大水侵害之苦,这时候大禹挺身而出,率领大家经过很多年的努力,疏通了河道使洪水得到了整治,从此名扬千古。但偏偏就有人对大禹不服气,这个人叫白圭。他跟孟子谈起大禹治水的时候说:要是让我来治水一定比大禹做得更好。只要我把堤坝筑好,让洪水流入别的国家这岂不是更省事,节省人力物力,更节省时间。孟子听后说:你这不是损人利己吗?治水为了什么?为了百姓呀!你这样救了一方百姓,又害了一方百姓,又有什么意义呢?

就是做人要站在他人的立场考虑问题。自己盼望获得什么的生活就应该知道别人也希望获得怎样的生活;自己不想别人怎样对待自己也就不要那样的去对待别人。总之,从自己的内心出发,去理解他人,尊重他人。

其实“己所不欲,勿施于人”与我们所说的换位思考意思是等同的,都是一种为人着想的理念,当你不希望这样的事情发生在自己身上的时候也要想到别人是否也是同样的想法。自己所不喜欢的事情,不喜欢听到的话语都不要强加到别人的身上,这是做人的高贵品质,也是尊重他人的最好表现。这是《论语》早在千年前教会我们做人的道理。

2.言行统一的高尚品德

能做到言行同一,是作为个人修养很的高道德标准。首先“君子不重,则不威”就是说作为君子你的言行举止要达到一个标准。要庄重有威严,主要体现在语言、仪表和行动方面。做到庄重威严是给人的第一印象,在这样的一个忙碌而又繁华的社会当中能做到这一点是尤为重要的。正如近几年的国内外各大媒体报道中许多中国的游客们到了外国,言行会有不文明的情况出现,就像是随地吐痰、插队买票、大声喧哗等等。这些看似平常的小事情绝不是一次次偶然的过失,而是我们平时养成的一种行为习惯。这就使得中国人在“世界最不文明旅游者”排榜上榜上有名。这就导致了一个大问题:这古老的历史文明古国因其子民的道德修养而声名狼藉,道德素质低下成为了我们自己给自己贴上的标签。可能会因为这样世界不再关注我们博大精深的中华文化,不在欣赏我们的民族传统与人文气质,不在重视我们的商业头脑。一个人最细枝末节之处最能体现一个人的道德修养,所以无论是在国家还是个人身上都是同样的道理,要想获得认可得到尊重,规范我们的言行举止是至关重要的。

了解一个人是我们与人交往中的重要部分,也是对他人最好的尊重,而要去真正的了解一个人并不是件易事,孔子说:“不了解说话的艺术,就无法真正了解别人,这句话说明言语是了解一个人至关重要的条件。但是,同时孔子同样说过:“有言者,不必有德。”意思是说能说的人不一定有良好的品德。这句话又指出言辞并不是唯一了解人的条件。因此,孔子又说:“今吾于人也,听其言而观其行。”就是说想知道一个人的品性不仅要看他说了什么,更重要的是要看他做了什么,言行是不是同一。所以说提高自身修养一定不能光说好听的,要把实际行动落实在言语之上,这就是高尚品德的一种体现。

要提高道德修养还需要有良好的环境,人作为社会的一个重要的组成部分,是不可能独立于外的。那么外界环境对道德修养必定是有影响的。“性相近,习相远”人本性是善良的。这就说明外界环境对人生存发展是有着至关重要的影响,就像三人行必有我师,我们就要加以选择做到从善如流,这样我们的道德修养才能有所提升。

(二)君子之道

读《论语》我们不难发现,做人标准最常出现的两个字“君子”。即使是今天我们同样希望别人夸赞自己是君子,或是与君子打交道,但是怎么样才算得上是一个君子呢?

在《论语》一书中对君子的界定是分一个层次的,首先得一个标准是君子都是那些内心满足,自我修缮从而显示出一种从容的气质,所以说君子的力量来源于自己的内心,有那么一种与人不争,对人恭敬的气度。在孔子看来一个人“内省不疚,夫何忧何惧。这就是君子。他在教导学生的时候曾说:“君子的标准要做到三点,叫做“仁者不忧,智者不惑,勇者不惧。”一个人生存在世间百态当中,没有那么多的忧愁思虑,这一切都是因为你内心的豁达,因为内心的宽厚,就会忽略很多细节,不去计较。第二就是要做到智者不惑,不惑就是应该不疑惑,人生的道路中要面临的选择很多,如果自身内心当中有判断有定力,那么就不会被外界的纷扰与世俗的眼光所影响,这就是一个智者。最后就是一个君子是勇者不惧,当所有的问题磨难都迎面而来的时候,能够勇敢的面对,不去逃避,是坦然与从容的。所以说《论语》教我们做人不是说要流芳百世,一个君子就是要堂堂正正。

每个人内心对自己要求苛责一点,对别人就会宽容一点。站在别人的立场去考虑问题,所以君子从来都不会抱怨,不悲悯感伤,不怨天尤人。其实这样的道理很简单,但是让我们做到这就非常的不容易。在这样的一个物质社会及其丰富的今天,我们的选择多了,所以我们是幸福的,每个人都很聪明。可是我们缺少什么呢?是在浮华的选择当中坚定的恒心,不会觉得社会的不公,不妒忌他人,只凭着自己的那股子的韧劲,这就接近了君子的标准。

(三)心灵之道

《论语》的精华之一就是教导我们心灵的力量是无穷的,人活一辈子,谁能没一点遗憾呢?《论语》又是怎样探讨人生遗憾的,首先面对遗憾不要矛盾纠结其中一直的想不通,要化解遗憾的首要前提就是承认他的存在。其次就是尽可能地作出努力去补足这个遗憾。子夏曰:“君子敬而无失,与人恭而有礼”。“敬”是内心的端庄,内心端正所表现出来的态度,使得大家都对你产生尊重之感,那么再去做事情尽可能少一些失误。另外与别人共事的时候要恭而有礼,真正对人有一份尊重,如果你能做到,那就会四海之内皆兄弟了,这是劝告司马牛的话,所以说一个真正的君子这要内心恭而有礼怎么会没有朋友呢?

用不同的心态去面对生活,就会带来不同的生活质量,勇敢的去解决缺憾,而勇敢有什么界定呢?当然不可逞匹夫之勇《论语》中“君子义以为上,君子有勇而无义为乱,小人有勇而无义为盗,也就是说没有道德约束的勇敢会造成最大的灾害,关于君子之用苏轼在《留侯论》中论述“天下有大勇者,卒然临之而不惊,无故加之而不怒,此其挟持者甚大,而其智甚远也”。什么是真正的勇敢,就是理性的制约下内心的自信与镇定。

结 论

《论语》作为四书之首影响着中国两千多年的封建社会的制度以及文化,哪怕是现代社会当中的求学、交际、做人等领域都深受其影响。证明了古代圣贤的思想在今天仍然对社会对我们都具有指导意义。

此次对《论语》的深入探究,涉及到治理国家、为人处世以及教育学习、自身修养各方面,让我懂得了它为什么引领了中国两千多年的文化思潮。其中所蕴含的智慧和做人的修为是很难达到的。

对于我们当代人构建和谐社会,树立良好的人际关系提供了一份教导。教导我们要以一种平和的心态修缮自身,并通过不断虚心的学习树立正确的人生价值观念。《论语》的价值无论是在任何时期、任何地区始终具有不可摧毁的价值。《论语》如今在国外的影响力也极大地增强,掀起的“儒学热”等思潮。但由于地域文化的差异和文学涵养程度的不同,国外的研究与学习依然在比较浅显的程度。那从现在开始希望中外文化能相互借鉴,相互交流。在《论语》儒家文化这一方面能创造出新的生机,把它内含本身的智慧透彻的深入学习。

通过此次对《论语》的深入研究让我懂得历史的演变实质也是文化演变的过程,文化思潮要与时代相适应,以助于政治的巩固,经济的繁荣。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