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如何在人事纷扰中认清自己?5分钟新解《论语》帮你忙

 黄元章 2016-01-19


经常听到有人说,“半部《论语》治天下” ,形容《论语》博大精深;也有人说,儒家的仁义道德“吃人”,指传统道德观束缚了人们的思想。

为什么有如此大的争论呢?

到底《论语》讲了些什么?


先看《论语》的主角是怎样的人?

孔子的生活年代是公元前约500年间的春秋末期,诸侯间互相征伐,百姓生灵涂炭,孔子的平生抱负是恢复周朝当年的社会秩序。秩序指从上对下有礼(长辈对小辈),从下对上尊重(小辈对长辈),从人与人之间的尊卑次序,各就其位,从而实现人类和谐发展,百姓安居乐业,国家强盛的理想社会。同时也影响了两千多年来中国社会发展的人治制度。


正如与孔子同期的另一位伟人亚里士多德创建的逻辑学次序,从上而下表达(演绎),从下而上思考(归纳),对事物有序的理性分析。将人类的家庭,村子到城邦的演进过程的排序,用法律来约束各阶级的行为,使城邦和谐繁荣,从而开启了西方国家两千多年的法治社会。


孔子从人与人之间情感关系的角度,亚里士多德从人类生存环境的角度,进行有序的排列,从而实现人类和谐发展。


再看《论语》到底说了什么?

有人说《论语》的各篇各章之间好像都是只言片语,内容连贯性不强。其实,当我们从哲学思维布局阅读的角度,发现内在的逻辑性很强。充满诗意的语言,只让人会意,而不是明说,这和古人的委婉表达的思维模式相关。


就如在“子罕篇第九”里,孔子借用一句古诗表达他的对未来社会的期待:“唐棣之华,偏其反而。岂不尔思?室是远尔。”子曰:“未之思也,夫何远之有。”

翻译是:“ 唐棣之花啊,在风中摇摆,先开后合。难道我不想念你吗?”又说道:“这是没有真正的思念啊,如果真思念了,那还有什么遥远的呢?”

内在的意思是说:这个四分五裂的社会啊,何时能统一,让老百姓过上和谐富有的生活啊?接着又鼓励说:只要心中有“天下大同”(人类亲如一家)的梦想,实现还会远吗!

这也是《论语》这本书倡导天下大同的追求所在。




《论语》共20篇。孔子的核心思想是讲如何有次序(礼)的爱人,从而使人类和谐富足。从我们学习与成长的角度来看,让你在人事纷扰中确定自己的位置,找到人生着力点,从而内心平和(幸福)。


读懂《论语》只需六步:

有礼:

正礼

学礼:

用礼

仁礼

善礼


1.有礼让你幸福学而第1篇序言:

爱朋友:第一段;子曰:“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

表面上看,是谈学习的问题,实质是讲如果学着去分辨朋友,谁才能和你一起快乐学习的君子.如何有排序呢?孔子对朋友的排序选择是:小人夺利,君子有德,贤人仁爱。


尊长辈:第二段:有子曰:“其为人也孝弟,而好犯上者,鲜矣;

不好犯上而好作乱者,未之有也。君子务本,本立而道生。孝弟也者,其为仁之本与!”

意思是说触犯领导是没有好下场的,只有以长辈为尊才是立身之本。

对长辈的排序是:君,臣,父(兄)。


克自己:第三四段:子曰:“巧言令色,鲜矣仁!”

曾子曰:“吾日三省吾身:为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不信乎?传不习乎?”

意思是讲要克制自己急于求成的欲望,靠讨好别人的说话而不是爱别人,不是从内心的爱出发,不是君子所为。

所以要克制自己的内心的欲望,反省自己:做事是否尽心了?对朋友是否诚实呢?学的知识是否复习了呢?

对自己进取的排序是:知识,复习,探讨,讲授。


接着就从礼的规范,学礼,用礼,仁爱等展开。(只抓取每篇的核心思想的句子)



2.礼的规范:(礼:是指为人处世的顺序)

从上对下以礼2:“为政以德,譬如北辰,居其所而众星共之。”

“举直错诸枉,则民服;举枉错诸直,则民不服。”(周君)以道德教化来治理政事,就会像北极星那样,自己居于一定的方位,而群星都会环绕在它的周围。

再把正直无私的人提拔起来,把邪恶不正的人置于一旁,老百姓就会服从了。”


从下对上要忠3:君使臣,臣事君,如之何?”孔子对曰:“君使臣以礼,臣事君以忠。”

君主怎样使用臣,臣事奉君主,应当怎样呢?”孔子回答说:“君主使用臣应当以礼相待,臣侍奉君主应当以忠诚来对待”


对内(亲人)要宽容4:子曰:“事父母,几谏,谏志不从,又敬不违,劳而不怨。”孔子说:“如果父母有不对的地方,要委婉地劝说他们。见父母心里不愿听从,还是要对他们恭恭敬敬,并不违抗,替他们操劳而不怨恨。”


对外(朋友)要理解5:子谓公冶长:“可妻也,虽在缧绁之中,非其罪也!”以其子妻之。孔子评论公冶长说:“可以把女儿嫁给他,他虽然被关在牢狱里,但这并不是他的罪过呀。”于是,孔子就把自己的女儿嫁给了他。




3.礼的修炼:

修炼要有决心(忍耐)6:子曰:“贤哉回也!一箪食,一瓢饮,在陋巷,人不堪其忧,回也不改其乐。贤哉,回也!”

孔子说:“颜回的品质是多么高尚啊!一碗饭,一瓢水,住在简陋的小屋里,别人都忍受不了这种穷困清苦,颜回却没有改变他好学的乐趣。颜回的品质是多么高尚啊!”


修炼要有方法7:子曰:“不愤不启,不悱不发,举一隅不以三隅反,则不复也。”

孔子说:“教导学生,直到他苦思冥想而仍领会不了的时候,再去开导他;不到他想说而说不出来的时候,不去启发他。告诉他方形的一个角,他都不能由此推知有另外三个角,那就不要再重复去教他了。”


修炼要有虚心8:曾子曰:“以能问于不能;以多问于寡;有若无,实若虚,犯而不校。昔者吾友尝从事于斯矣。”

曾子说:“自己有才能却向没有才能的人请教,自己知识多却向知识少的人请教,有学问却像没学问一样;知识很充实却好像很空虚;被人侵犯却也不计较——从前我的朋友就这样做过了。”


修炼要有方向(志向)9:子曰:“三军可夺帅也,匹夫不可夺志也。”

“唐棣之华,偏其反而。岂不尔思?室是远尔。”子曰:“未之思也,夫何远之有。”

孔子说:“一国军队,可以丧失它的主帅;一个男人却不可以丧失他自己的志向。”(有志向才会有动力)

古代有一首诗这样写道:“唐棣的花朵啊,翩翩地摇摆。我岂能不想念你吗?只是由于家住的地方太远了。”孔子说:“他还是没有真的想念,如果真的想念,有什么遥远呢?”(此处隐含孔子的志向)



4.礼的应用

用礼要灵活10:孔子于乡党,恂恂如也,似不能言者;其在宗庙朝庭,便便言,唯谨尔。

孔子在本乡的地方上显得很温和恭敬,像是不会说话的样子。但他在宗庙里、朝廷上,却很善于言辞,只是说得比较谨慎而已。


用礼要准确11:子贡问:“师与商也孰贤?”子曰:“师也过,商也不及。”曰:“然则师愈与?”子曰:“过犹不及。

子贡问孔子:“子张和子夏二人谁更好一些呢?”孔子回答说:“子张过份,子夏不足。”子贡说:“那么是子张好一些吗?”孔子说:“过分和不足是一样的。”(意思是说,要恰到好处)


用礼要克制12:颜渊问仁,子曰:“克己复礼为仁。一日克己复礼,天下归仁焉。为仁由己,而由人乎哉?”颜渊曰:“请问其目?”子曰:“非礼勿视,非礼勿听,非礼勿言,非礼勿动。”颜渊曰:“回虽不敏,请事斯语矣。”

颜渊问怎样做才是仁。孔子说:“克制自己,一切都照着礼的要求去做,这就是仁。一旦这样做了,天下的一切就都归于仁了。实行仁德,完全在于自己,难道还在于别人吗?”颜渊说:“请问实行仁的条目。”孔子说:“不合于礼的不要看,不合于礼的不要听,不合于礼的不要说,不合于礼的不要做。”颜渊说:“我虽然愚笨,也要照您的这些话去做。”


用礼要表率13:子路问政,子曰:“先之,劳之。”请益,曰:“无倦。”

子路问怎样管理政事。孔子说:“做在老百姓之前,使老百姓勤劳。”子路请求多讲一点。孔子说:“不要懈怠(要积极成为榜样)。”




5.礼升华为仁(仁:爱人之心)

仁者有勇气14:子曰:“有德者必有言,有言者不必有德。仁者必有勇,勇者不必有仁。”

子曰:“爱之,能勿劳乎?忠焉,能勿诲乎?”

孔子说:“有道德的人,一定会说话,会说话的人不一定有道德。仁人一定勇敢,勇敢的人都不一定有仁德。”

孔子说:“爱他,能不为他操劳吗?忠于他,能不对他劝告吗?”(下属指正领导的错误,要有多大的勇气!)


仁者有远见15:子曰:“人无远虑,必有近忧。”

子曰:“君子求诸己,小人求诸人。”

孔子说:“人没有长远的考虑,一定会有眼前的忧患。”

要看到长远的未来,坚定的内心,自己一步一步走,乞求别人是会给自己将来带来麻烦的。


仁者有宽心(快乐)16:孔子曰:“益者三友,损者三友。友直、友谅、友多闻,益矣;

益者三乐,损者三乐。乐节礼乐、乐道人之善、乐多贤友,益矣;

邦君之妻,君称之曰夫人,夫人自称曰小童;邦人称之曰君夫人,称诸异邦曰寡小君;异邦人称之亦曰君夫人。

孔子说:“有益的交友有三种:同正直的人交友,同诚信的人交友,同见闻广博的人交友,这是有益的。

“有益的喜好有三种:以礼乐调节自己为喜好,以称道别人的好处为喜好,以有许多贤德之友为喜好,这是有益的。

国君的妻子,国君称她为夫人,夫人自称为小童,国人称她为君夫人;对他国人则称她为寡小君,他国人也称她为君夫人。(有好的朋友,有益的爱好,为人谦虚。这是因为心胸宽阔)


仁者要识人17:子曰:“色厉而内荏,譬诸小人,其犹穿窬之盗也与?”

子曰:“唯女子与小人为难养也,近之则不孙,远之则怨。”

子曰:“巧言令色,鲜矣仁。”(从别人言辞中去识人)

孔子说:“外表严厉而内心虚弱,以小人作比喻,就像是挖墙洞的小偷吧?”

“只有女子和小人是难以教养的,亲近他们,他们就会无礼,疏远他们,他们就会怨恨。”(并非贬低女性,而是要分辨君子与小人)


仁者要爱国(爱百姓)18:微子去之,箕子为之奴,比干谏而死。孔子曰:“殷有三仁焉。”

齐景公待孔子曰:“若季氏,则吾不能。”以季、孟之间待之,曰:“吾老矣,不能用也。”孔子行。

微子离开了纣王,箕子做了他的奴隶,比干被杀死了。孔子说:“这是殷朝的三位仁人啊!”(赞美为国献身的人)

齐国人赠送了一些歌女给鲁国,季桓子接受了,三天不上朝。孔子于是离开了。(抛弃爱色不爱百姓的君主)




6.在行动中完善礼。总结:

学礼要行动19:

子张曰:“士见危致命,见得思义,祭思敬,丧思哀,其可已矣。”

子张曰:“执德不弘,信道不笃,焉能为有?焉能为亡?”

子夏曰:“百工居肆以成其事,君子学以致其道。”

子张说:“士遇见危险时能献出自己的生命,看见有利可得时能考虑是否符合义的要求,祭祀时能想到是否严肃恭敬,居丧的时候想到自己是否哀伤,这样就可以了。”

子张说:“实行德而不能发扬光大,信仰道而不忠实坚定,(这样的人)怎么能说有,又怎么说他没有?”

“各行业的工匠要整天在作坊里完成自己分内的工作,君子要以终身学习达到实现道的目的。”


学礼要不断完善20。孔子曰:“不知命,无以为君子也;不知礼,无以立也;不知言,无以知人也。”

孔子说:“不懂得天命(自然规律),就不能做君子;不知道礼仪,就不能立身处世;不善于分辨别人的话语,就不能真正了解他。”(做到这些,需要不断进取和完善)




人生的困扰主要是三方面:

1.不知道这辈子未来要追求什么,感到空虚;

2.选择朋友,或者和朋友关系不好时,感觉迷茫与无助;

3.与家人的情感交流或领导沟通出现障碍时,深感痛苦!


而《论语》告诉我们:

人生梦想,是建立在知识或者过去的经验中,而不是空想。来自于有步骤的学习:首先是举一反三的学习知识;接着是温故而知新,从经验中发现新体会;再与朋友探讨交流,碰撞出思想(梦想)火花。


怎样的朋友值得交往呢?分为三级:小人,君子,贤人。

小人不用正当手段夺利,是不可交的,因为不能为你带来生命的意义,还可能造成未来的灾难;

君子是指有德(德:本心自然,善良的人)之人,这样的人是可以相互学习的。

贤人是指有爱心,也有能力帮助别人的人,可以为友为师。


与长辈(领导)沟通:尊敬-忠诚-劝谏

当长辈在地位上受到尊敬,情感上看到了你对他的忠诚,再给领导提意见或劝告,一般都会获得好的沟通效果。


掌握了人与人关系的管理,确定了人生的定位,能统治自己的人,当然管理别人就不困难。内心也就平和与幸福。


如果有人认为孔子的仁义道德主张束博了现代人的思想行为,那是因为你没走出历史的思想。就如你手上拿着苹果手机,去笑话三十年前大哥大手机像砖块一样沉重,要知道,当年的大哥大比现在的手机珍贵多了。


当你从孔子的追求(人类一家亲)的角度去体会《论语》的每一章节,你会为他的良苦用心而感动的流泪!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