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文言文的学习方法,穆老师之前讲过很多,不论是问答、图文,还是视频,都有详细讲解,感兴趣的同学可以前去查看。 文言文学习,既要死记硬背,又要讲究方法和技巧的,只有双管齐下,才能学好文言文。 穆老师今天再从“试题角度”出发,倒推文言文学习方法,希望对有需要的同学有所帮助。 一、实词学习,背诵+理解+迁移+积累 背诵课本上的实词解释,并能将其迁移到课外,顺利解决课外文言文实词含义。 比如部编版七年级下册有《陋室铭》这篇文章,文章中有这样一句话:“斯是陋室,惟吾德馨。” 这里的“斯”,是“这”的意思。 当我们做到课外文言文阅读《汉阴老父》中的实词解释时,发现也有“斯”。 这个时候,我们就要学会知识迁移,将平时所学应用到考场中,试题也就迎刃而解。 当然,我们平时也要注重实词积累,积累途径有哪些呢? 1、课本; 2、试题; 3、学习资料; 4、典著上; 如《世说新语》、《古文观止》、《二十四史》等。 5、老师总结或学校印发资料; 6、网络搜集; 二、虚词学习,背诵+理解+迁移+积累 关于虚词意义及用法,学习方法同上述实词,穆老师就不再详细赘述。 穆老师需要说明的是,中考文言虚词常考查到的不过十余种,你平时多去记忆和理解,就问题不大。 三、特殊句式,理解+识记+语法 特殊句式比较复杂,需要考生苦下功夫去攻克。 特殊句式,主要包括被动句、倒装句、省略句和判断句。 其中以倒装句(宾语前置、定语后置、状语后置、主谓倒装)难度最大,还需要同学们掌握基本的语法知识,否则难以学好。 比如“忌不自信”,它就是典型的宾语前置,正确语序是“忌不信自”。 四、句子翻译,技巧+实练 文言句子,就是由实词和虚词组成,但由于古今语法有别,故而还要掌握特殊句式。 除此之外,我们还要掌握翻译技巧,如“留、删、换、调、补、贯”。 五、文言断句,技巧+实训 若在古代,那是“小孩”的事情,但在今天,却是令中学生感到头疼的事情。 我想,最主要原因是语言环境不同了。 那么,我们该如何断句呢?我们先看个试题,如下:(限断三处) 少 而 不 勤 无 如 之 何 矣 长 而 善 忘 庶 几 以 此 补 之 。 【老穆解析】 “矣”是语气助词,一般用在句尾,所以“矣”后面要断一处。 “庶几”,表示希望的语气词,意思是“或许可以”,一般用在开头位置,所以“庶几”前面也断一处。 根据目前的划分位置及句意理解,还有一处必在“矣”的前面。 “少而不勤”很好理解,”勤无”没有这样的词语。故而“勤”后面也断一处,自此,断句任务完成。 接下来,穆老师为大家整理了断句入手角度,如下图,希望同学们能够认真学习。 六、其它学习文言文方法 1、经常阅读文言著作,提高语感; 2、背诵课本文言文,提高语感; 3、逐字逐句翻译文言文,提高理解能力; 4、平时敢于用“文言句子”说话,还可以在作文中大胆应用。 5、勤做笔记,及时整理错题和相关知识点,并定期复习。 【结束语】 文言文学习,真的没什么捷径,需要同学们苦下功夫。 当然,也要注重方法和技巧,不能只去死记硬背。 凡是单靠死记硬背学习文言文的学生,文言文大都学不好。 朋友们,你们对此有何看法?欢迎大家在下方评论区留言!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