直击主题:为什么往往不言技击之人动起手来游刃有余,反而整天一门心思追求技击的人却望拳兴叹。其实这个道理很简单,我现在就为大家简单的分析一下。其实我也是一个比较“崇尚”技击的人,但是为什么我现在针对技击的文章却越来越少?这是因为我每每有所长进之时就越发感觉技击其实“简单无奇”、“淡而无味”。同时我也慢慢的了解到,为什么有些成名的大师,只谈养生和练功,总说技击是末技、是小事尔。 技击的训练是很系统的,它包括很多:身形、手法、步法、知觉、对练、功力、意念、招法、劲法、应激反应、下意识反应、尺度、远近,等等。分成大类可以分为:法系、功系、和体系。练习一种拳法,首先要了解它的体系,它的理论内涵。只有了解它,才能去修炼它。才能够进一步修炼功系,功力训练是拳法的根本所在,没有功力也就等于什么都没有。其次才是法系训练,训练的是方法、手法,腿法等等的变数。因为实战中的对手不是石碑、或者木桩,他是会反抗、躲避和还击的,这个时候就需要学习各种招法、手法等多种变化。这些体系之中的种种功都要一一练过,才能达到真正的实战应用。否则便是妄想。 按照上面所说的,就是一个真正的武术家所经历的,当按照这个过程达到一定高度的时候,练习者往往忽略了武术技击,完全沉迷在挑战自我的境界上,而对简单的打打杀杀根本不放在眼里。但只要是拳法,练到最后必定能够实战,这是肯定的,除非是你在练拳之初就不想用它来实战,这样的人另当别论。 那么,为什么一心钻研技击的人反而达不到预期的效果呢? 这个问题我们要剖析:一门心思痴迷于技击的人,往往都不注重套路以及基本功的训练。一说到站桩就咧嘴,一谈到套路就皱眉。他们只追求实用的手法,快速的出击,认为只要通过长时间的实战对练就可以达到巅峰。并且通过自己的思考便可以创立一个新兴的格斗技法。这简直就是痴人说梦!熟能生巧,这是没错的,但是简单的击打训练,就能让你成为一个伟大的技击家吗?你的训练中缺少了实战中很多的环节,真正的实战,不单单是攻防两项这么简单。实战技击是一个混合体,它包括:击杀、格挡、化解、回击、压制、束缚、发放、致残、等等,而非一打、一闪、一拦、这种简单的“小学文化”。 我看到网络上有很多新兴的实战体系,我肯定的说98%以上都是在传授断打技法,断劲、断手、断势,什么都断,没有连贯性,没有目的性,完全是简单的出手和防御。没有套路做基础,你的身形是散的;没有功法做基础,你的杀伤力等于零;没有师兄弟之间的对练(例如:太极拳中的推手、散手对练等),你就没有自由多变的手法。想想看,什么都没有你可能成为一个武术家吗?很多人都认为李小龙可以自创格斗术、王乡斋可以成立大成拳,他们不用套路来束缚自己,讲究简单实用。为什么我们不可以?要我说你们就是不可以!为什么?我告诉你!听我说完了,你想骂街再骂不迟! 首先:李小龙,他是有武功底子的,随其父自幼练习太极拳,后经其父介绍学习内家功夫,而后拜入叶问门下专习咏春拳。难道你以为叶问一上来就教他打架吗?不可能!站桩、套路、黏手,都是按部就班一步一步走过来的。之后的截拳道也只是他对实战经验的一个诠释罢了!它的实战天赋归功于多年来的武功底子,以及他终日苦练的基本功夫。至于实战打法,只是个人的自由发挥而已。而不是一种全新的训练体系。这也就是为什么李小龙的弟子,没有超越他的原因。李小龙所练过的、所经历的,对他的徒弟而言只是个传奇。李小龙在外国的武官最初也是教授咏春拳套路的,最早跟随李小龙的木村是接受训练比较全面的,而李小龙的诸多著作中也并非排斥传统套路的训练,李小龙还是比较注重招法路数的混合搭配的。只是后人歪曲了他的初衷。 再说王乡斋,他是一位大家,这无可质疑。为什么他的意拳功夫这么高,却跟李小龙截拳道一样的下场呢?原因也是上面说的,王乡斋练的是形意拳,以形意拳为本源,他走遍大江南北以武会友,学用之间,身上已经有多家技法了,他所学过的拳法、功法,多不可数。最后通过自己的感悟,把形意拳的形字去掉,称之为意拳。意思是形容自己的功夫已经达到了无形无相的境界,但是后来有徒弟推名为“大成拳”因王乡斋不好推辞,才有了现在的大成拳。后来的学生们练习所谓的大成拳体系,而不去考虑自己师傅以前都练过什么,经历过什么,你说这样练,就算练到死,估计也超越不了自己的老师。 通过以上的两个例子,可以看出,想做一名真正的武术家、技击家,你就要按照前人的路,按部就班的去训练,并且要比自己的师傅当年付出的还要多,你才有成功的可能。否则免谈! 一定要记住,有的时候,师傅出于好心,给你一条笔直的路,让你去走,希望你尽快成才。但是往往适得其反,笔直的路有的时候也会变成弯路,那条笔直的路永远都是师傅走的,而你想走就要自己去开辟!从师傅那里了解到,师傅当年是如何将一条弯路走直的,方法掌握了,那么你就必须要自己走一下,笔直的大路不会自己飞到你的面前,你要知道在你面前的永远都是一条坎坷弯路,只是有的人走得出来,而有的人却不敢走,甚至有的人在这条路上徘徊了一生也未能走出这条弯路!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