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厚土敛火常法温脾暖肾补气涩精

 九龙池dn5pzqmi 2021-03-15
厚土敛火
常法
温脾暖肾补气涩精--之四君子汤加益智仁、干姜。
胃火炽盛,灼伤血脉--之清胃散
夹阴伤/夹郁火--景岳之玉女煎/钱乙之泻黄散。
厚土敛火法
1. 中焦虚寒--“得冷久泻”“饮食少思,大便不实,手足逆冷,肚腹作痛”-舌淡面白,体瘦,食少,大便干,脉象沉细无力-虚劳
方取--小建中汤加党参、黄芪、当归
--或温补脾胃--之理中汤加减,以厚土敛火。
2.东垣《脾胃论》:脾胃气衰,元气不足,而心火独盛,心火者阴火也,起于下焦,其系系于心--
火盛则随心系而上炎于舌(心开窍于舌,脾开窍于口)心火上炎-口腔、舌质糜烂-或口有臭味,或便干、寐艰,舌红,苔黄-火热郁伏。
方取--党参,炒白术,茯苓,甘草,当归,生地黄,熟地黄,肉桂,细辛,玄参,合欢皮,青皮,砂仁,黄柏,夏枯草,柴胡。
3.脾胃不足,营气化生不足,营血不足,心神失养,心火亢盛,火非阳明实火,虚火上浮,以阴火论治,酌加清肝柔肝之味。
治则--
中土脾虚,虚火上浮,故予以补土伏火治之。
方取--补中益气汤炒党参、炙升麻、炒白术、炙甘草健脾益气,合木香、豆蔻理气助运;小茴香温胃化湿;佐鸡内金、山药、白扁豆健脾和中;当归补血;黄柏、知母、凌霄花凉血祛风、清热泻阴火;酌加三七活血不留瘀。方用甘温之剂,使阴火无援不能上乘,虚火自清。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